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具体情景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关键 :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些,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新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重点强调:相同数位对齐,计算过程中数位要对齐。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计算,并讲算理
14×21
2、课件演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提问:(1)、运行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运行20圈需要多长时间?
生列式计算,师板书。
(3)、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所需要的时间,你会计算吗?
3、 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 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2、估算结果
① 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生进行估算。
② 汇报估算方法。
③得出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比2000分多,比2500分少。
3、具体计算。
师:114×21到底等于多少呢?你会计算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一:
114×20=2280(利用复习题中的旧知)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二:
114×21
=114×7×3(把21看成7×3)
=798×3
=2394
解决方法三:
1 1 4
× 2 1
1 1 4………114×1
2 2 8…………114×20
2 3 9 4
本节课的重难点,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重点说明:每一步的算理。
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 试一试。
135×45= 54×312=
408×25= 47×210=
三、 课堂活动。
森林医生(课本32页)“练一练”的第4题。
四、 巩固练习。
1、 出示幻灯。(4题)
2、 312×25= 437×28= 208×24= 26×137=
3、 应用题(实物投影出示)
五、全课小结: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