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语文3.12湖心亭看雪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上语文3.12湖心亭看雪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3 11: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是春雨的亲姊妹吆,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殷秀梅
《我爱你塞北的雪》歌曲)
粉妆玉砌的世界,是上帝馈赠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摄影师田泽霖作品)
瑞雪兆丰年,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
与天同乐,雪中嬉戏那是童年最美的记忆。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当代著名国画家王成喜作品欣赏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翻译重点语句,把握文意。
(1分钟)
12.湖心亭看雪(古代散文·山水游记)
张岱
gēng
ráo
cuì
sōng
hàng
dàng
gèng
zhān
挐(
)一小舟
拥毳(
)衣炉火
雾凇(
)
沆(
)砀(
)
铺毡(
)对坐
更(
)有此人
更(
)定矣
朗读课文,注意红色字的读音,然后熟读课文。
强(
)饮三大白而别
qiǎng
自学检测一(3分钟)
(10分钟)
筛查过滤课下注释,联系前后文揣摩文意,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意思。
(15分钟)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是日,更定矣


3、独往湖心亭看雪


4、雾凇沆砀


5、惟长堤一痕

)(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8、客此


9、及下船



消失
止,停
独自
白气弥漫的样子
只有
痕迹
哪能

尽力
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
等到
词语解释
酒杯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二、句子翻译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参考译文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惊讶)
5分钟
1、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与生俱来
B、更定矣/俄顷风定云墨色
C、惟长堤一痕/上下一白
D、湖中人鸟声俱绝/沿溯阻绝
2、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鳏寡孤独
B、莫说相公痴/莫名其妙
C、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
D、天与云与山与水/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C
都;一起
一;全
消失;断
独自;老而无子的人
不要;没有人
和;欣赏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白描的手法;
3、体会作者的情感。
(1分钟)
1、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六要素整合法)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结合课本插图,仔细体会其妙处。
自学指导与检测一(5分钟)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结合课本插图,仔细体会其妙处。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写法抓住景物的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勾勒出雪融西湖,山水茫茫的景色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白描画家王叔晖《西厢记》(连环画)
值得万代品味的经典爱情故事《西厢记》
10分钟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的”痴”(痴迷于山水)表现在哪些地方?(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2、“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强调“绝”有什么作用?
①从听觉的角度,侧面写出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②与“独”相照应,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有何作用?
4、
“拉余同饮”
“强饮三大白而别”两句中“拉”和“强”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①映衬环境幽静、空旷,
②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强”
:喜悦和豪爽心情;
“拉”表现客人的热情和喜悦,写出了“天涯遇知己”之乐。
1、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写作者的”痴”
你觉其内涵是什么?有什么用意?
(2)用意:
包含了对作者“痴”
的赞赏;
衬托了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
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1)①痴情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②痴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趣;
③痴情于偶遇知音之乐。
2、“崇祯五年”,“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现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
张岱(1597-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寓居杭州。
明朝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他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
全景:上下一白。
空旷、寂静
近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喜—知己之乐
痴—醉情自然
写景
(白描)
湖心亭看雪
痴人
山水之乐
知音之乐
闲情雅致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偶遇知音之乐和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时也有对故国的怀念。
抒情
孤傲、超凡脱俗
总结
1、正面写雪大的句子是:________,侧面表现冬雪
寒冷静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
、总写雪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雪中景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用课文原句填空:
当堂训练(10分钟)
4、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D
D
D
侧面烘托
5、选出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B、本文将叙事与写景相融,使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人的雅趣相互映衬。
C、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自相矛盾。
D、”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森然寒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