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感受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异同。
2、结合圆的认识,初步感受如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描述、刻画一个图形。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通过各种渠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要点及注意问题,并能利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圆的探究纸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生:汽车、轮船、飞机、自行车等等
师:出示情景图,这些交通工具你都看见过吗?有什么发现?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不管是古代近代的还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们车轮都是—------?那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轮子都设计成圆形的呢?”
师:那请你来猜想一下为什么轮子都设计成圆呢?
生:减少和地面的摩擦吧?我想与圆形的特点有关系吧?跑的快...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就像自行车的车架设计成三角形一样,车轮设计成圆形也有它的道理。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索: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创造圆,初步感受圆。
1、初步感知画圆:
师:要想认识圆,首要是能画出圆形。课前老师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寻找不同的画圆的方法,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画圆的工具,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选择不同的工具来画一个圆好吗?
师:那位同学能起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圆的?预设:硬币、一条线和笔、圆规。
生1:我是用硬币画圆的。我是把硬币放纸上,用笔围着它的外面画一圈就画出一个圆。
生2:我是用绳和铅笔花圆的。把绳子的一段端系铅笔上,另一端固定在纸上,把系铅笔的一端旋转一周就能画出一个圆。
生3:我是用圆规画圆的。打开圆规的两条腿,将圆规带尖的固定在纸上,捏住圆规的头,另一端旋转一周就画好一个圆。
师:这位同学演示的太好了,哪位同学能够再起来说一下圆规画圆都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呢?
生: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用带针尖的一端固定在纸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讲圆规略微倾斜一点,另一端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太到位了,那你能用圆规自己尝试画几个圆吗?展示学生作品,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圆画的不算完美,问题出在哪里?(生:1、针尖没有固定好,画圆的过程中移动了。2、纸没有按好,带铅笔的一端偏移了。3、圆规头握的太紧,用力不均匀不流畅,出现断层。)好同学交流一下经验。(首先是分开两脚脚尖,定好距离,把有尖的一只脚固定在纸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2、认识圆的各部分:
师: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画的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略)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生:因为针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
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地方?生:(略)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两脚叉开的大小不一样。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
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3、自学圆各部分名称:
师:其实,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像这些能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部分,也有各自的名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三页的知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1号纸。一会老师检查同学们自学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你都知道了那些知识?学生交流(预设:圆心o、半径r、直径d。)
生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决定圆位置的这一点称为圆心,用字母o表示。
生2:我知道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称为半径,也就是从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用字母r表示。
生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4、进一步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
师: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不是像其它图形那样,它们之间也有规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的圆形,你们可以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相信你会有不少收获。在这里老师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整理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下来,到时候一起来交流好吗。(课堂交流)
生1:通过对折我们组发现圆有无数条直径,而且对折以后两边都相等,说明圆是对称图形。
生2:通过画一画,我们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生3:通过测量,我们组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都相等,所有半径都相等。同时我们发现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
生4:我们组是在圆里画了几条不同的圆,其中只有一条是通过圆心,也就是直径,经过测量我们这发现在圆里,直径是最长的。
5、你们的研究真是太精彩了,让老师感到自豪。其实,你们的这些发现,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
生:半径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完全一致。
师:更何况,发现要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消息,同学们的内心会有什么感觉?
生:特别的自豪。
生:特别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师:其实,不仅是墨子,在我国古代很多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其中,在《周髀算经》中就有这样一个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什么意思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
师:让我们再回到课前,你能有刚学到的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吗?
(欣赏设计成正方形车轮视频)体会:轮子设计成圆形,运行起来比较平稳。车轮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播放小丑视频)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圆形,接下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请同学们打开2号作业纸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扩展提高。
1、判断:
2、填一填:
3、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圆,而圆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无处不在,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与圆有关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感受圆的魅力吧。
四、课堂小结:
师:看了这组图片后,同学们是否感受到圆的魅力,所以,希腊数学家才称圆为“完美的图形”,也有人说:正是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的美丽。回家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圆
的
认
识
圆的位置
圆的大小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