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七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授课时间:2011 月 日 学案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执笔: 审核: 审批: 印数: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预见〗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难点: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知识链接〗1、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2、路程、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学习流程〗自主学习:问题1:前面学过有关方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方程吗 答: 叫做方程。问题2: 判断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①;( ) ②3+4=7;( ) ③;( )④;( ) ⑤;( ) ⑥ ;( )问题3: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①用一根长为48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cm,列方程得: 。②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则女生数为 ,男生数为 ,依题意得方程: 。③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解:设小明买了本,列方程得: 。小结:象上面问题3的①、②、③中列出的方程,它们都含 有 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即方程的一边或两边含有未知数)归纳:问题3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判断下列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打“√”,不是打“×”:①=4;( ) ② ;( )③; ( )④;( ) ⑤; ( ) ⑥3+4=7;( ) 问题4:如何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如方程=4中,=?方程中的呢?请用小学所学过的逆运算尝试解决上面的问题。**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例 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的解。 解:当x=2时, 左边= = ,右边= = ,∵左边 右边(填=或≠) ∴x=2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 当x=时,左边= = , 右边= = ,∵左边 右边(填=或≠)∴x=6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达标测评:1、x=2是下列方程( )的解:A), B),C)), D)2、在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B)C) D)3、在 2+1=3, 4+x=1, y2-2y=3x, x2-2x+1 中,一元一次方程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1)如果关于x的方程—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2)已知方程—+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3)已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5.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各条件列出方程。(1)某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4。(2)某数的一半与3的和等于这个数与2的差。(3)某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数的2倍的和等于9。(4)某数与3的和的一半比某数的2倍小5。6.(1)x=1000和x=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 (2)检验2和是否为方程的解?7.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1)一名射击运动员,两次射击的平均成绩为6.5环,其中第二次的成绩为9环,问第一次射击的成绩是多少环?(2)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3)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米,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米,几年后树高为5米?三、自主反思: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备注(此栏为教师复备、学生补充笔记及师生教学反思用)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