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 :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第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H3; B、(NH4)2SO4; C、Cl2; D、CH3COOH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
B.1L1mol/L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A ;
C.在25℃、1.01×105Pa的条件下,2.24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A ;
D.22 g CO2 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2 O含有相同分子数
3.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4. 除去NaCl中含有的Ca2+、Mg2+、SO42-、HCO3-等离子,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①Na2CO3 ②BaCl2 ③NaOH ④HCl。加入试剂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5. 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水银 水 硫酸 烧碱 胆矾
B 黄铜 KClO3 盐酸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磷酸 NH3·H2O 食盐
D H2 Fe3O4 HNO3 纯碱 小苏打
6.下列事实或现象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冷却后,用一束光照射,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B.明矾可以用来净水
C.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有色玻璃
D.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7. 若某氖原子的质量是ag,C-12的原子质量是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b/a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NA) 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W/a
8. 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C
A.Na+、K+、OH-、Cl- B.Na+、Cu2+ 、SO42-、NO3-
C.Mg2+、Na+、SO42-、Cl- D.Ba2+、HCO3-、NO3-、K+
9.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其中Na2SO3被氧化为Na2SO4 。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2 D.2︰3
10. 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21 g/L,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体积比为
A.1:1 B.1:4 C.4:1 D.1:2
11.实验中需要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2CO3 ·10H2O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100.7g B、1000mL,286 g C、500mL,286g D、1000mL,212g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Ca2++2ClO-+H2O+SO2=CaSO3↓+2HClO
B、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C、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
D、稀硫酸跟氢氧化钡溶液:H++SO42-+Ba2++OH-=BaSO 4↓+H2O
13.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4. 下列试剂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A、漂白粉必须密封保存 B、新制的氯水用棕色瓶保存
C、液溴用一层水封盖再密封保存 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15. 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 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19.2gCu,反应中转移1.8mol电子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是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有哪些金属元素;
C.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可表示为:
D.实验室中制得的CO2气体中常混有HCl气体,一般可让其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来除去。
17. 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18.用玻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19.在标准状况下,将wg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A.
B.
C.
D.
20. 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A、B中分别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 mol/L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 mol/L
D.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21.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当有8mol电子发生转移时,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A、6:1 B、1:5 C、5:1 D、1:6
22. 现有下列反应式,据两式判断,下列各组离子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1)2Fe3++2I— 2Fe2++I2 (2)Br2+2Fe2+ 2Fe3++2Br—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23. 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核素-30P,开创了
人造核素的先河。其发生的变化可表示:27Al+4He → 30P+1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
B.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30P和 31P 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D.在30P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24.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瓶壁有黑点和白色粉末,不能说明
A.二氧化碳显氧化性 B.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
C.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 D.助燃和不助燃是相对的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投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有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二、填空(共40分)
26.(6分)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水银 ④蔗糖 ⑤冰醋酸 ⑥KNO3溶液⑦CO2 ⑧CaCO3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7. (3分)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电子层结构如图 所示,其中:
(1)某电中性微粒一般不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其质量数是40,这种微粒符号是___ 。
(2)某微粒氧化性甚弱,但得到电子后还原性强且这种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这种微粒符号是 。
(3)某微粒具有还原性,且这种微粒失去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这种微粒符号是 。
28.(共12分)海水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2%。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
(1)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又称为“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得的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可以制得漂白粉,方程式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漂白粉用水化开,把需要杀菌消毒的器件放置其中,等待一定时间后,便可达到目的,漂白粉的漂白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
(2)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用来制取纯缄,其简要过程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X,后通入气体Y,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Z和滤液W,将晶体Z灼烧即可制得纯碱。则气体X应是 ;滤液W的主要成分是 ;(均填化学式)
(3)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氯碱工业产品及氯化钠循环治理含二氧化硫废气并回收二氧化硫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试写出④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6分)(1)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 500mL的实验中, 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mL,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2)某同学称量mgNaOH固体配制V m L 4mol/L的NaOH溶液,下面是该同学配制过程的示意图,其操作中错误的是(填操作序号) 。
30.(5分)有A、B、C、D、E五种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NaHCO3、K2CO3、NaOH、HCl、Ca(HCO3)2溶液。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进行如下实验:①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②B与C或D混合均有气体产生;③D与A或E混合均有沉淀生成。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推知: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31.(8分)在下面的装置中,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的净化装置, E是硬质玻璃管其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
试回答:
(1)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C瓶中装有
(3)E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方程式为
(4)写出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计算(共10分)
32.(6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1)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2)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_。
33.(4分)把NaHCO3和Na2CO3·10H2O的混合物6.56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知其中Na+的浓度为0.5mol/L。如果将6.56g这种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求恒重时的质量。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答卷
一、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共40分)
26.(6分)
(1) (2) (3)
27. (3分) (1)__ _ (2) (3)
28.(12分)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 ;
制漂白粉的方程式 ;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的方程式 ;
(2) X应是 ;滤液W的主要成分是 ;
(3)④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9.(6分)(1) mL,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2)错误的是 。
30.(5分)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31 (8分)
(1)
(2)C瓶中装有
(3)E中的现象为 ;
反应的方程式为
(4)离子方程式
三、计算(共10分)
32.(6分)
(1)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2)氯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_。
33.(4分)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A 6D 7C 8C 9B 10B 11B 12C 13C 14D 15B
16B 17D 18B 19A 20C 21C 22B 23A 24C 25B
26 (1) ③⑥ (2) ④⑦ (3) ①②⑧
27(1)4018Ar (2)K+ (3)S2-
28(1)2NaCl+2H2O ==== 2NaOH+H2↑+Cl2↑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X是NaHCO3 W的主要成分是NH4Cl、NaHCO3
(3)HSO3-+H+===SO2↑+H2O
29(1)13.6mL;偏低;(2)①④⑤
30 A NaOH B HCl C NaHCO3 D Ca(HCO3)2 E K2CO3
31(1)MnO2+4HCl===MnCl2+Cl2↑+2H2O
(2) 饱和NaCl溶液
(3)棕(红)色烟 2Fe+3Cl2===2FeCl3
(4) Cl2+2OH-==Cl-+ClO-+H2O
32(1)0.25 mol (2)3:2
33 2.6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