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76~77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里最大能填几?
30×( )<95 50×( )<180
2.在○里填上“>”或“<”。
36×4○138 44×5○230
3.计算下面各题。
93÷20 199÷30 112÷3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76页例3。
(1)出示教材第76页例3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找出信息。
(2)出示第(1)题: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多少个?
①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讲解思路。
②根据学生汇报列式:84÷21=
③组织学生独立试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试商方法。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把21看作20试商。
本环节中,要引导学生说一说试商方法。
师:为什么把21看作20试商?(因为21接近20,看作整十数试商比较简便。)
(3)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
(4)出示第(2)题: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教师指名回答。
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430÷62=
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中讨论:如何试商?试商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④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订正时让板演学生说一说试商的过程。
2.教学教材第77页例4。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列式。
(3)学生独立试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并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说一说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3.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般怎样来试商?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知识运用
1.完成教材第77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板书设计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的试商方法来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教材中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个购书的情境,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这个购书的情境,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发现教学信息并提出教学问题。学生发现教学信息是“21本《作文选》付了84元”,提出了“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教学问题,并很快列出84除以21的算式。学生发现除数不是整十数,这时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先独立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自己探索出试商方法。在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归纳的试商方法,我及时指出试除得到的初商4是否合适,必须通过检验。于是我让学生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学生运用自己探索出的试商方法,完成得十分迅速,而且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记得以前教学笔算除法时,总是一味地教学生如何试商,教师动手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做例题。其实,学生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的,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教师只要发挥好引导、合作的作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