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热与能综合测试卷(A)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将一壶水从室温烧开,需吸收热量约 ( )
A .8×102焦 B .8×103焦 C .8×104焦 D.8×105焦
汽油机工作过程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在下列各物理量中,表示物质特性的是 ( )
A.热量 B.比热容 C.温度 D.质量
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 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是为了比较 ( )
A.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B.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升高温度不同。
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一块铝和一杯水,它们吸收相等热量之后,把铝块投入水中,那么 ( )
A.热量由水传给铝块 B.热量由铝块传给水
C.水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观察温度,体温计却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
夏天,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一天内气温变化要大,这是因为 ( )
A.沿海地区水的比热容比内陆地区砂石的比热容大
B.沿海地区水含有的热量比内陆地区砂石含的热量多
C.沿海地区水含有的热量比内陆地区砂石含的热量少
D.沿海地区水的传热能力比砂石弱
用分子运动论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
A.扩散现象表明物体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1,乙的比热容是甲的1/3,若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 ( )
A. 1:9 B. 3:1 C. 9:1 D. 1:3
二、作图题 (2题,每题3分,共6分)
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温度为-4?C时,请用笔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
某同学用完好的温度计正确测量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请在温度计上标出沸水的示数。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三、填空题 (7题,共32分)
物体的 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
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 ℃,测量范围为 ℃。
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大量分子在做 _________________。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____________ 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____________,把酒精烧掉一半,剩余酒精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J/(kg·℃).
温度/°C
时间/min
甲
乙
第18题图
已知c铝>c铁>c铜,将质量相等的铝、铁、铜三种金属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的温度升高得最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的热量最多.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可知c甲 _____ c乙。(填>、<或=)
保温桶内装有质量50千克、温度95℃的热水,过了一段时间后,桶内水的温度降为85℃,那么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焦,水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四、实验题 (4题,共18分)
如图是一种错误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方法,因为___________,所以测量结果比液体的实际温度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的液面_________。
用三只液体温度计分别测量三种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分别如下图甲、乙、丙所示,则三种液体温度分别是:图甲_________;图乙_________;图丙_________。
甲
丙
乙
第21题图
第20题图
用两只相同的玻璃杯,装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黄砂,将它们同时放在阳光下晒,经过一段时间后,黄砂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在这个小实验中,用两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同时放在阳光下晒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黄砂和水吸收 (忽略水和黄砂在热传递方面的差异)。从这个实验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 。由此引入了表示物质的这一方面特性的物理量 。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人100克和20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 m1=100克
时 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 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 m2=200克
时 间(分)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温 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8
①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③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五、计算题(4题,共24分)
质量为2kg,温度为15℃的水,当吸收了1.68×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
??(1)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_____能。
??(2)有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最多装水为160千克。装一半水后,若水温由20℃升高到70℃,水箱里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C水=4.2×103J/(kg·℃)]
质量是500克的铝壶里盛有2.5千克的水,把这壶水从20℃加热到100℃,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铝=0.88×103 J/(kg.℃)]
一块质量为100克的铁块,放入火炉里烧相当长的时间后,把它立即投入温度为20℃,质量为200克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是75℃,若不计量热器等热量的损失,试求火炉温度是多少?(铁的比热C铁=0.45×103J/(千克·℃)
第五章 热与能综合测试卷(A)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C 6.B 7.B 8.A 9.C 10.A
二、作图题
11. 12.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三、填空题
13.冷热程度 温度计 热胀冷缩 14.0.1 35~42 15.扩散 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 16. 每千克的酒精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2.4×103焦 2.4×103 17.铜 铝 18.< 19. 2.1×106 增加
四、实验题
20.温度计的玻璃泡 高 相平 21.18℃ 16℃ 18℃ 22.相同的热量 不同的热量比热容 23.①相同 ②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 ③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④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物体的质量之比相同。
五、计算题
24. △t=Q/cm=1.68×105焦/4.2×103焦/(千克·℃)2千克=20℃ t=t0+△t=20℃+15℃= 35℃ 25.内 Q=cm△t=4.2×103焦/(千克·℃)80千克(70℃-20℃)=1.68×107焦 26 .Q1=c1m1△t=0.88×103焦/(千克·℃)0.5千克(100℃-20℃)=3.52×104 焦 Q2=c2m2△t=4.2×103焦/(千克·℃)2.5千克(100℃-20℃)=84×104焦 Q=Q1+Q2=3.52×104 焦+84×104焦=8.735×105 焦 27. Q=c1m1△t=4.2×103焦/(千克·℃)0.2千克(75℃-20℃)=4.2×104 焦 △t=Q/cm=4.2×104焦/0.45×103焦/(千克·℃)0.1千克=933.3℃ t0=t+△t=933.3℃+75℃= 35℃ 1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