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或解释。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培养数据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与单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现在已经是12月份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到明年,慢慢就会到春天、夏天……说到夏天,我就想起我们学校上学期五年级做夏季校服时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想不想听一听? 上学期做夏季校服时,是由学校统计数据交给厂家的,因此,老师就想请一位同学去调查数据。马小虎同学十分的积极,看!小虎不仅调查了数据,还把数据制成了图。
(出示统计图)
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什么图?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结构:标题、
日期、直条、纵轴、横轴、刻度、班级。
师:它的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
刻度上每一大格代表什么?
每个直条及上面的数据代表什么?
(该环节引导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
单的复习,同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做铺垫)
师:如果小虎把这幅图交给服装厂,大家觉得好不好?
引导学生说出不好,因为夏季校服是分男女的,此时只统计全班人数是不够的。
小虎一想,是啊,就这样给厂家不就闹出笑话啦。于是,小虎又带着第二次的成果来了。看!
(出示统计图)
师:这幅统计图做的棒不棒?
如果学生说棒,则慢慢加以引导:从图中你
可以看出没班男生和女生各要做多少套校服
吗?
师:不能看出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此时,
我们只需给它加一个标注,我们就能很方便
地看出来了。这个标注就是图例。图例可以区
分不同颜色直条所代表的意义。
(出示最终图)
单、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
(同时出示小虎的第一幅和最后一幅的统计图)
师:同学们观察这2个统计图,他们有什么相同之
处和不同之处?
生:它们均有标题、日期……
师:如果我们把第一个统计图叫做单式条形统计图,则第二个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复式条形统计图又有何区别呢?
生答,教师出示课件。
师: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发现,在遇到像男女这样两个统计项目时,我们更需要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析统计图
课件出示例2图: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设置为缺少图例的反图)
师:这个图完整吗?
学生很容易能看出缺少图例,教师课件出示图例
师:浅蓝色和深蓝色分别代表什么?
生:北京市和桂林市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并回答。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吗?
出示表格,学生独立完成。再反馈填写结果。
出示问题:
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因为在第二季度时,两种直条高矮最接近。
(引导学生通过直条的长短来判断)
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生:北京市一三季度,因为它们直条高矮悬殊最大。桂林市也是一三。
(引导学生看同种颜色的直条并会比较)
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学生讨论,引导其看出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平均气温缓慢上升,而到第四季度则快速下降。(培养学生对趋势的分析)
追问:为什么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温度上升,而到第四季度下降,第三季度最高?
试一试,画统计图
我们认识完复式条形统计图后,你想不想也做一名小小统计师,来画一画呢?
出示兴趣小组统计表
师: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师:在画统计图之前,大家回忆一下,刚刚的统计图,我们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思考,可能会说出要有图例等,教师引导其认识到画图时应注意:两直条要靠拢,每组中间间隔一列,直条也要在对应组的上面。
师:那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画时,可以先画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交流结果。
师: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可以先画顶线,再画边框,然后涂色(强调在涂色时,为了更方便,我们可以一直条用空白色表示,另一条可用斜线表示),最后标数字,同时可以检验我们画图的准确性。(课件演示电脑组直条画法)
剩余的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在书上完成。
练习巩固
书113页第三题
①出示五年级一班同学本学期借阅图书情况数据。
根据数据,完成统计图。
师:图中图例已经给我们了,还缺少什么?(日期)
学生独立完成。
②若不分上班学期和下半学期,统计图应该如何画呢?
学生思考且相互交流,教师引导:不分上下学期也就是这一学期,那我们还需要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吗?不用我们该怎么画?
(引导学生说出用单式条形统计图,并且每个直条表示每种书本学期借阅的总量)
学生操作,并反馈结果
③回答问题
这两幅图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回答。
五年一班有40人,上半学期、下半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
本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
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强化方法,落化计算。
某商场第一季度冰箱、取暖器销售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问:这幅图完美吗?
生:不完美,缺少图例。
师:这家商场真粗心,制作统计图时,忘了标注图例,那你能不能帮他添上吗?这里的蓝色和黄色分别代表什么呢
同桌可以思考交流一下,蓝代表冰箱,黄色代表取暖器。
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一、二、三月是冬天,天冷,因此取暖器的销售量高,并且随着天气的转暖,销售量在下降。
如果你是商场的老板,在4月以后,你会多进哪种货物呢?
生:冰箱,因为冬天过去,慢慢就会变热,进入夏天,取暖器销售就会下降,冰箱销售就会增加。
总结
今天的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