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3 11:2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邓稼先》
【学习目标】
1.学习精读,揣摩、品味独立成段语句的含义和妙处。
2.了解邓稼先的成就,感受他伟大的襟怀,学习其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崇高品格。
3.了解本文将邓稼先放在一百多年的历史来写、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弄清本文作者的大手笔表现在哪里,概括邓稼先的性格特点,把握本文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经过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胜利!然而,有很多的先烈却不为人知。“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对祖国、对民族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邓稼先》。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热泪盈眶( ) 可歌可泣 ( )
鞠躬尽瘁( ) 彷徨( )

殷红( ) 鲜红( )
殷切( ) 鲜为人知( )
读一读
1.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2.很少有人知道。 ( )
3.小心谨慎,贡献全部力量。( )
4.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
5.每家每户都明白。( )
6.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
7.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
根据意思写成语
二、速读文章,概括内容
速读全文,勾画体现作者纪念亡友深情、对邓稼先评价性的语句。结合各部分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温馨提示:本文约3000字,用时7分钟左右。)
全文共六个部分,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成功地领导设计、研制并爆炸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通过对比,表现了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心胸宽阔的气质。
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三、再读文章,感受人物魅力
1.文中杨振宁这样写道:“——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邓稼先的性格和品质是怎样的?再读文章,结合关键语句(段)说一说:
通过 (句段),我读到了一个 的邓稼先。
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将两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三、再读文章,感受人物魅力
(1)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①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②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2)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三、再读文章,感受人物魅力
3.方法总结:
(1)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句话就是一个段落,简洁凝练,铿锵有力。阅读这类文章要通过反复诵读这样的关键语句(段)的句子,体会语句(段)的表现力,把握人物的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2)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布置作业
1.自主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部分。
2.积累字词、抄写动人的句子。
3.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整理自己的感想。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为他(她)写一篇小传。
谢谢同学们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