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并理解算理;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
2、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总结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和发现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百数表及相关材料、学号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会数数吗?那么我们从1数到10,很简单是吗?
现在老师想加大难度,敢挑战吗?
请听清游戏规则。
数到2的倍数说“好”,
数到5的倍数说“玩”。
准备,开始。
现在数这10个数还觉得简单吗?
2、师:看来数数也不这么简单了,怎样找到2的倍数和5的倍数呢?咱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2、5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我们先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好不好?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会了5个5个的数,我们来数一遍100以内的好吗?
课件出示百数表
(1)让同学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
(2)观察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3)猜想是不是对于100以外的数也成立呢?
(4)在小组里举几个大的数字,验证一下。
(5)总结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师: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找到了5的倍数的特征。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的?我们先……然后……接着……最后……
列举(筛选)——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课件出示)
三、自主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1、自主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研究出了5的倍数的特征,还找到了一套研究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行不行啊?
2.展示交流。
师:2的倍数的特征你找到了吗?你研究的结果是自己欣赏,还是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谁愿意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啊?
师: 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生: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2、4、6、8、0。
四、通晓算理。
1、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
课件出示小青蛙过河。(通过跳到2的倍数的荷叶过河)
师:你怎么判断的这么快啊?你是怎么判断的啊?
生:只看这个数的个位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2的倍数。
师:哦,是吗?十位用不用看?
生:不用看。
师: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看个位?其他数位要不要看?比如判断314是不是2的倍数十位上和百位上的数用不用看呢?
(启发学生讲算理)
算理:
师:314的十位上是几?它表示什么?
生:一个十。
师:一个十就是十个一(把一捆小棒打开)每两根分一份,分五次正好分完,这说明什么?(10是2的倍数)
师:一个十是2的倍数,2个十呢?3个十呢?5个十、……这就是说十位上无论是几它表示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像这样想下去百位上的数要不要看?为什么呢?(启发学生讲出其中的算理)
2、理解5的倍数的算理。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也知道了为什么只看个位。那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也是只看个位,其中的道理你能想清楚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五、应用
1、游戏。
师:我们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好不好?
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学号纸,再次看看自己的学号是多少,记清自己的学号。听老师的口令:
(1)在练习中学习偶数和奇数。
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问几个学生为什么站起来,说明原因后再报出
学号)
师:现在站起来的同学他们学号都是什么数?
生:2的倍数。
师:不错,它们都是2的倍数,像这些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也叫双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也叫单数。
请同学们确认一下自已的学号是偶数还是奇数。
现在站起来的同学学号全部都是什么数?坐着的同学呢?
有没有一个数既不是偶数也不是奇数的?
生:没有。
师:这就是说一个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板书:自然数:偶数奇数
(2)在练习中体验2、5的倍数的特征。
现在站起来的同学他们的学号都是偶数,也就是2的倍数,请坐。
再次看看自己的学号,听老师的口令。是5的倍数的请起立。
师:你的学号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
师:有哪些同学站了两次啊?为什么站起来两次啊?
总结: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2、破解密码。
老师获得了一个密码箱,你能帮老师破解密码吗?
第一位:最小的5的倍数。
第二位:最小的奇数。
第三位:最大的一位奇数。
第四位:是2的倍数的最大的一位数
第五位:比最小的奇数大1。
第六位:不知道,但我的密码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六.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