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任务分析 
课 题 
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教材简析 
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探索加减混合算式的算法。 
数学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 
问题解决:开放思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方法。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 
难点:学会观察顺序,能有序描述图案 
核心 
概念培养 
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组织形式 
创设情境 
学生: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学生:愿意。 
学生速算出答案 
教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教师: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家看屏幕,这里有6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2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教师出示速算题: 
3+5= 5-2= 3+2+3= 8-8= 3+2+4= 4+6= 
问答 
自主探究 
观察主题图 
学生:湖里有6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天鹅? 
学生:把原来的6只和飞来的3只合并起来列式是6+3。 
学生:再减去2只。 
学生:从原来6只加上3只的总数里减去2只。 
学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学生齐读课题 
小组讨论 
完成课堂活动3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完成练习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例3 
教师:这时天空中又有几只天鹅飞过,看现在的场面,你能叙述出来,并提出一个问题吗? 
显示例3的主题图,把小鸟换成天鹅 
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该怎么办呢? 
(教师板书6+3,再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 
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教师:从几只里减去2只? 
教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教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加减混合运算) 
研究6+3-2的算法 
教师:那么6+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3 
4.课堂练习 
练习七第3—7题 
自学、互学 
交流展示 
交流汇报 
学生讨论后汇报:先算6+3=9,再算9-2=7。 
学生观察,集体交流 
学生:湖里有6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学生:列式为6-2+3 
学生汇报 
学生:记住第一步的得数 
学生:我们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与连加、连减相同。 
讨论:6+3-2的算法 
教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6+3=9,再算9-2=7。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2.出示主题图 
教师:第二天,这几只美丽的天鹅又飞到了这个美丽的湖边,它们发生了怎样的状况呢?(出现连续的视频画面)谁来说一说?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教师:谁来列式? 
(教师板书) 
教师: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 
教师: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互学、展学 
总结归纳 
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学会了加减混合,而且帮助小猴解决了这么多难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问答 
板 
书 
设 
计 
加、减混合运算 
 6 - 2 + 3 = 
 6 + 3 - 2 = 
练 
习 
设 
计 
完成试一试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