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3 13:3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课时
板书课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2、能说出用凑十法计算算式的过程,会在算式下面注出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课前小研究
【预设问题】:
1、为什么要凑成10?
2、为什么把6分成2和4?
【学生的课堂质疑摘录】
1、
2、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交流小研究,各自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8+6=( )”,边摆边说给同桌听,看谁能让同桌听得清楚明白。
学生汇报小研究。
请小组选一种方法跟大家分享。
预设1:摆小棒,从6里拿走两根,和8凑成一捆10根。预设2:凑十法。见8想2,把6分成2和4,8加2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
预设3:计数器,先摆8个,再摆6个。拿掉10个一换成1个十。(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摆一次)
预设:4:数一数,从1数到14。
预设5:接着数,在8后面接着数6个数:9、10、11、12、13、14。
优化计算方法,规范格式。
小朋友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我最喜欢凑十法,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呢?凑十法比较简便易计算。谁可以用凑十法再说一遍呢?
学生说凑十法的过程,教师用板书写出来。
8 + 6 = 14
2 4
10
同桌之间用凑十法再说一遍,点名两个同学说,全班再说一遍。
二、巩固练习。
教学建议或课堂实录: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计算方法?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6=( )
凑十法:
摆小棒 计数器:满十进一
8 + 6 = 14 8 + 6 = 14
2 4 4 4
10 10
数一数
接着数

教学后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广泛地运用,并且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教科书主要分为3个模块,考虑到9加几和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整合,9、8、7、6加几作为一部分,5、4、3、2加几则主要是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将新知迁移为旧知。本节课从例题的挑选到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学生要经历的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基本思维过程。并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凑十”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学生通过拆小数,引发思考自发得出也可以拆大数,因本节课为初始课,只是让学生知道有两种拆数的方法,在后续的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去感受拆小数凑大数会更加简便。
从这节课来说,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上课时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积极交流,踊跃发言;学生的发言表达流畅,思路清晰;台下的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提问,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把难点突破了。因此这节课学生的表现非常棒,但本人对学生的引导和时间的把控上处理还不是很好,这是我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小研究
班级:一年( )班 姓名: 学号:
自学课本P89-92,会的说给同学听,不会的请你做个记号,准备与同学交流。
二、用你自己的方法计算8+6=( )。(提示:可以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
我的方法一: 我的方法二:



我的方法三: 我还有其他方法:
说一说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