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一单元的准备课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大小这一内容,对同样多,多,少有了初步的感知。本节课 主要通过猴子分水果这一童话来引出学习内容。再次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同时。认识新的符号>”“<”和“=”,会用这几个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比大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比较”数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符号感匮乏,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发现,但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好习惯还没有养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猴图片3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2个。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编个组数,可以现编,12345678组,不要移动黑板,)
静息,表扬那一组…
看看哪些小朋友眼睛最亮、反应最快,能快速地说出老师手指表示出来的数, 1,2,3,4,5,。真不错,看来小朋友们学得很好。
一、激趣引入
师:(用手势来表示)我们已经学习了12345这几个数字宝宝。
生:12345 …
师:能倒着数吗?
师:3的后面是谁呢?(点名)
生:3的后面是4.
(真能干…)
师: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朋友,看看哪些同学能学得更好呀!
二、探究新知
师: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花果山的美猴王正在和它的好朋友享用水果宴呢?
师:小朋友们来看看,美猴王都准备了哪些水果?
生1::桃子,还有梨子
生2:香蕉
师:哪个能干的小朋友来数一数有几只猴?几个桃子?几个梨?几根香蕉?可以先数自己最喜欢的。
生:我最喜欢猴子,3只猴子,3个桃子,4个梨,2根香蕉。
(引导孩子们有序的说出来)
师:猴子们最喜欢吃桃子了,那我们现在来帮帮美猴王分桃子吧!
(一)认识等于号,以 “分桃子” 为例
师:小朋友们,数数桃有几个,3个桃子,有几只猴子呢?3只猴子,1只猴子吃1个桃,(小圆点一一对应)桃子没有多余的,猴子也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猴子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
师:桃子有几个,3个(板书),猴子有几只,3只(板书3)。他们的数量一样多,现在呢,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 = )
师:跟着老师读一读,(教读)等号,等号,等号。
三等于三,三等于三
生:跟读(三等于三,三等于三)
师:5和5可以用我们的新朋友来表示吗?
生:可以,读作—— 五等于五。
师:小朋友们,来看看谁能说一说等号长什么样呢?
生1:短短的,对得整整齐齐的,还像我们的筷子一样,对吧!还像过马路时要走的斑马线(人行道)。
生:真棒,说得真好,来给他掌声,嘿,嘿,你真棒。
师:那现在老师用手来比比我们的这位新朋友。
(比手势,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比一比:
同时用右手比等号。等号,小手放下,再来,等号,)
示范写 = ,板书 =(教清楚,等于号在横中线的上面和下面各一条短线)
(PPT上得要讲清楚,描一描)。
(二)认识大于号,以 “分香蕉”为例
师:现在,美猴王又想吃香蕉了,数数有几根香蕉呢?我们有3只猴子,1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吃完了,可还有1只猴子没吃到呢?
师:猴子几只,3只,用3表示,香蕉几根,2根,用2表示,猴子的只数比香蕉的根数数量要多些,3比2大。该怎样来表示呢?又多了一位新朋友。(板书 > 和 大于号)
师:跟着老师一起认识一下,教读三遍:大于号,大于号,大于号。
师:连起来读作:三大于二(教读:三大于二)
师:哪位聪明的小朋友来说说我们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呢?看看像什么?
(请孩子来说。)
生:
生:像小鸟正在唱歌的嘴一样,张得大大的。对,大于号就是两条短短的斜线朝左张着的。就像这样对不对(师:比手势大于号,大于号)还像我们同学照相喜欢用的剪刀手。
师:看看,嘴张得大大的这边对着大的数— “3”尖尖的那边对着小的数—“2”我们就浓缩成一句话:“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并且板书在黑板上)
教孩子们写,大于号写在日字格里,一定也要写漂亮。
(用PPT上,一笔写起,注意细节。)
这时候又来了一只猴子宝宝,他呢,也想吃香蕉,你觉得他能不能够吃到呢,4只猴,2根香蕉,所以4比2大,用什么表示呢,大于号。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位朋友了,你能用手势来比比吗?和老师来比一比大于号怎么表示,大于号,大于号。
(比一次)等号 大于号
(三)认识小于号,以“分梨子”为例
师:刚才小朋友玩得真好呀,老师这儿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跟你们玩呢!想不想认识它呀!看看图中,刚刚猴子吃了桃,吃了香蕉,还有什么没有吃到呀!(全班一起大声告诉老师)
生:一起“梨”
师:对,赶快数一数有几个梨呀?
师:4个梨,我们有几只猴子呢?3只猴子,1个猴子吃1个梨,1个猴子一个梨,梨吃完了吗?
师:没有,说明什么多了,梨多了,谁少了,猴子少了,猴子几只,3只,用3表示(板书3)。梨几个,4个,用4表示(板书4)。
师:谁小了,谁大了,3小了,4大了,怎样表示3小于4呢?(让孩子们自己体会)
师:看看开口要对着大数4,尖尖要对着小数3。
师:这时候我们有位新朋友又来了哟,(板书 小于号 )你看看这个符号它的名字叫小于号。那同学们读一读(教读,小于号):
生:小于号,小于号,小于号。
师:我们连起来读,就是3小于4,观察一下,这个符号的尖尖指着几呀!
3.开口对着几呀!4,对不对。( 板书 3 < 4 )
(真聪明,能够用大于符号的方法来表示小于号,你真能干!)
师:用你们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但是和刚才学的符号 谁有点相似。大于号。
师:小朋友们来看看,那它刚好和大于符号它们怎么样呀,
生:相反的。
师:嗯,真不错,观察得真仔细。
…
4和5来比较一下,中间该写什么号?
我们就像他这么做,(比手势)尖尖在左边,开口朝右边了。(再巩固一下)
写的时候,和我们的大于号 “>” 刚刚是恰好相反的。(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板书,教孩子们书写。(用上PPT,孩子们更清楚)
三、巩固深化
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位新朋友。
等号,大于号,小于号。(我自己的手不能晃动)同学们再用手势来告诉老师,等号怎么做的,大于号怎么做的,小于号怎么做的。
(互动环节):
师:老师说,你们比。
大于号,等号,小于号。
等号,大于号,小于号。
师:现在老师来比,你们来认哟,这个什么号,这个什么号(做手势)
师:有没有两个同学要来给我们表演一下的呀!
这些都是咱们数学王国里很重要的符号。
师:一个同学做,一个说,一大组的来也行。
师:都会了,来看看,谁最能干,一下能告诉我。
四、实践应用——应用符号比大小
小猫2只,小老鼠2只,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呀(直接用手势告诉),来再看看海豚和小球,2和3用什么符号连接呀,再看玉米和小熊。
5和2能用哪个符号来表示,能把它写在书上吗?
5和2,3和3,2和4.这3道题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能够到的地方,
五、总结评价—回顾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用法及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点名讲,老师做补充)
师:看数学书上,我们学习的内容在哪里呀,第17页的比大小。
看看3只猴子,3个桃子她们的数量是同样多的,所以用等于号,3只猴子两只香蕉,猴子比香蕉的数量要多,所以3大于2,用的什么符号,大于号。
(真厉害!)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
2.秘密武器: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来请同学们看看这里的做一做,看着图会填了吗?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比大小
3 = 3 3 > 2 3 < 4
等号 大于号 小于号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教学反思】:
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符号的渗透没有达到标准。没有教学经验是我的一大短板;教姿太张扬,不太稳得住,信心不够;教学语言不够规范,一紧张就容易卡住。对孩子们的有序说的训练不够,没有领会到编者的意图。存在口头禅这些现象,一定改掉!我一定多花时间和精力在教材的研读和听课上。向其他老师多学习,争取快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