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2020~2021学年
末考试·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湿地质心向西南移动;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湿地破碎,斑块化加剧等。(4分
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
分
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得更
27.(1)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为地下空间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地层多为高强度基岩,土层厚度较小,地下作
件相对安全;山地地形为主便于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
扩展商业区建筑内部空间容量;大量地下空间屋顶可以成为观景平台,利于发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
平地面积等。(4分
等设施转移到
到释放,会创
多的绿地、更
住体验;地表交通运输效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提供更加便
舒适的购物娱乐环境。(4分
1)线路分布较均衡;呈网格状;以南宁等中心城
周辐射等。(3分
)山地多,平原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条件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桥隧多,施工困难;工期长,投
资大,后期养护费用高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
融人周边经济圈,实现
利
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脱贫扶贫
和小康社会等。(6分
黑龙江的中南部地区;水稻主要
东北部地势低平地区;春小麦主
分布在黑龙江的
垂直差异明显,积温差
林蔬菜种类多;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蔬菜种植地域广阔;市场潜力大
)寒潮引发的低温冻害;旱涝灾害;土壤肥力下
碱亻
试卷参考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l.本试卷分选择題和非选择題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題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国地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冬季运动会以冰雪项目为主,下表为我国连续三届冬运会金牌榜前8名代表队及所获得的
金牌数目。据此完成1~3题。
名
第1名第2名「第3名
第4名
第5名
第6名
第7名
第8名
届次
第10届恰尔3长春市13解放军8通化市5伊本市七台河市齐亦怜东市佳木斯市
第11届哈尔滨24解放军19长春市18齐齐哈尔市11七台河市?伊春市5大庆市3通化市2
第12届哈尔滨45长春市29解放军23吉林市19七台河市8齐齐哈尔市?抚顺市3白山市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金牌数较南方地区遥遥领先的主要原因是
A.日温差大
B.降雪较多
C.光照充足
D.大风日数多
2.西北地区冬季运动项目相对落后,除气候外主要是因为
A.经济落后
B.人口稀少
交通不便
D.农忙时间长
3.与东北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开展的冬季运动项目
A.以场馆为主
B.规模较大
C.运营时间长
D.成本更低
河沙是天然石块在河水的冲击摩擦下形成的细小沙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
混凝土的制备。鄱阳湖渔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大量采沙船在该地区作业,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威胁鄱阳湖渔业的发展。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鄱阳湖地区过度釆沙的直接影响有
①改变鱼类生存的水环境②侵占耕地,加剧人地矛盾③破坏湖底结构,影响行洪安全
④导致滑坡、泥石流频发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③
【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212413D
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合理措施有
①调整捕捞方式②修建引水排水设施③划定鱼类保护区④加强监测执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乌伦古湖(又称福海)位于阿尔泰山南坡山麓地区,由于湖泊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萎縮
湖泊底部大量沉积着黏土和粉砂。1969年当地修建了¨引頷济海”工程,198年又进行扩建,使
领尔齐斯河成为乌伦古湖的主要水源,下图为乌伦古湖及”引济海”工程的位置示意图。据此
完成6~7题
45N
6.乌伦古湖底部大量沉积着黏土和粉砂,主要得益于
A.流水沉积
B.冰川堆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侵蚀
7.1988年后,湖水盐度最高的是
A.①
B
D.④
以秦岭一大巴山为主体的我国南北过渡带,是许多河流的源头,被称为“中央水塔”。研究发
现,1975~2015年汉江源区和渭河源区的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且渭河源区减少趋势更加显著
渭河源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高于汉江源区。下图为秦岭一大巴山区域位置示意图。据此
完成8~9题。
I14E
36N
∽河流
5秦岭-大巴山边界
江河源区
8.1975~2015年,汉江源区和渭河源区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于
A.工业用水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流域面积缩小
D.降水逐年减少
渭河源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高于汉江源区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较多
B.植被丰富
C.地下水少
D.蒸发较大
【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
2124l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