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下3.9.2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复习(二)同步课件(9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三下3.9.2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复习(二)同步课件(9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6 08:55:50

文档简介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教科版科学三下3.9.2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复习二
判断题
光源的作用是发出光,屏的作用是遮挡光线。(

2.光源离遮光物越近,物体的影子就会越小。(

3.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

4.在模拟制作环形山的实验中,我们用细沙模拟月球表面。(

5.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我们不需要节约使用。(

6.月球和太阳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很有必要去研究它们。(

7.现代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单项选择题
8.一天上午9点,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4米,那么上午8点时大树的影子(

A.小于4米
B.等于4米
C.大于4米
9.月球表面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这些比较亮的地方主要是(
)A.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B.
地势比较低的地方
C.
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
10.以下关于月球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是有水
B.月球跟地球一样,充满生机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
答案解析:
F
解析:屏的作用是接收影子。
F
解析: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遮挡物和屏的距离也会影响影子的大小。所以应该这样说:在遮挡物和屏的距离一定时,光源离物体越远,影子越小。
T
解析:正确。
4.T
解析:正确。
5.
F
解析: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我们要节约使用,水资源会越来越少。
6.
T
解析:正确。
7.
T
解析:正确。
8.
C
解析:太阳造成的影子,上午是由长变短,故早上八点的影子比早上九点的影子要长。
9.
A
解析:月亮上也有高原和盆地,高原亮,洼地暗,故地势高的地方比较亮。
10.
C
解析: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故不适宜生物生存,没有生机。(共9张PPT)
新编教科版科学三年级
课程编号:TS2012010104J32030902CXF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授课老师:米米老师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复习(二)
2.
灯光照射下,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不动,手势不变不断向墙面靠近,墙上的手影会(
)。
A.变小
?B.变大
???
?C.不变
1.如图,先后用手电筒在甲、乙、丙三个位置照射同一款铅笔,(
)在墙面上形成的影子最大。
A.

B.

C.

A
A
达标检测
快问快答
知识点:当屏和光源位置保持不变,遮挡物距离光源越近,距离屏幕越远,形成的影子就越大,遮挡物距离光源越远,距离屏幕越近,形成的影子就越小。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3.
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A
B
达标检测
快问快答
知识点:自身会发光发热的太阳是恒星;围绕恒星转动的地球是行星;围绕行星转动的月球是卫星。
7.在研究太阳和月球的体积大小时,我们采用(
)的方法。
A.
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抽样实验
5.日晷是我国古代(
)的仪器。
A.
指示方向
B.测量时间
C.称量物体重量
B
B
达标检测
快问快答
知识点: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制作日晷排序:(1)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2)对准方向、平放纸板。(3)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4)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在研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一些实验中,我们采取的大多是模拟实验。
6.制作日晷的步骤。(1)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2)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3)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4)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正确步骤:(
)→

)→(
)→(

2
4
1
3
(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_______(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达标检测
实验探究
下午
8.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
(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
达标检测
实验探究
8.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
(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
(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
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____厘米。
12
(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
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_________
(填短或长)
达标检测
实验探究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
(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
知识点: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影子上午长,中午短,下午长,会由长变短,再变长。
8.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复习小结
知识点:当屏和光源位置保持不变,遮挡物距离光源越近,距离屏幕越远,形成的影子就越大,遮挡物距离光源越远,距离屏幕越近,形成的影子就越小。
知识点:自身会发光发热的太阳是恒星;围绕恒星转动的地球是行星;围绕行星转动的月球是卫星。
知识点: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制作日晷排序:(1)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2)对准方向、平放纸板。(3)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4)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在研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一些实验中,我们采取的大多是模拟实验。
知识点: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影子上午长,中午短,下午长,会由长变短,再变长。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