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
A.
劳动力丰富
B.
交通便利
C.
高新技术发达
D.
矿产资源丰富
关于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口密度很大,本地粮食消费量大
B.
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C.
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
农业科技水平高
我国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宁夏平原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最发达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东北三省包括的省(区)是(?
?
)
A.
黑、晋、辽三省
B.
鲁、辽、黑三省
C.
黑、吉、辽三省
D.
黑、冀、辽三省
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B.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全年温和多雨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湿地位于下图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白山黑水”指的是(
)
A.
大兴安岭、松花江
B.
长白山脉、松花江
C.
大兴安岭、黑龙江
D.
长白山脉、黑龙江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B.
资源丰富
C.
气候冷湿,
无霜期短
D.
河流无结冰期
中国和朝鲜的界河是(
)
A.
鸭绿江、乌苏里江
B.
黑龙江、图们江
C.
鸭绿江、黑龙江
D.
鸭绿江、图们江
下列工业城市不在辽宁省的是(
)
A.
沈阳
B.
长春
C.
大连
D.
鞍山
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原因是(
)
A.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B.
管理不善,效率低
C.
已经被发达国家超越
D.
交通落后
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的重工业基地是(
)
A.
京津唐地区
B.
珠江三角洲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东北三省
下列不属于东北工业特色的是()
A.
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
发展历史悠久
C.
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D.
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生产的“东北大米”成为超市里市民的抢手货。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
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
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市场
B.
森林资源
C.
科技
D.
矿产资源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C.
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B.
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高粱和玉米
C.
该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
自南向北分别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寒温带
国家决定停止开垦“北大荒”,其目的是(?
?
)
A.
保护湿地
B.
保护耕地
C.
发展畜牧业
D.
植树造林
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豆、高粱、谷子是该地区主要农业产品
B.
春小麦是该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
C.
东北人口众多,农业商品率较低,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D.
该地区地形平坦、热量充足,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____________省,东部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________________省,濒临的海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海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海。
(3)陆上邻国: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C____________________省,写出一项该省在我国的自然地理之最。
(5)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降水量差不多,为什么东北地区比较湿润?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入冬以来,国内疫情出现多点零星冒头。截至2021年1月5日,全国有1个高风险地区在河北省。48个中风险地区,其32个在辽宁省,6个在黑龙江省、7个在北京市、3个在河北省。
材料二:东北地区地形、城市分布图
(1)新冠疫情中风险地区个数最多的省是图中的________省(填字母)
(2)远离新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②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③外出戴口罩④勤洗手⑤与人交谈保持距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由图1可知,其发展有利的条件有________资源丰富。
(4)由图2可知,东北地区的城市大多沿_________分布。
(5)下列关于描述东北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表结构山环水绕,中部平原
B.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甜菜、大豆
C.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满族
D.中部和南部平原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疏
(6)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竞争力下降。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议不可行的是()
A.尽最大限度地开采煤、铁、石油资源
B.发展观光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C.改进技术,更新设备
D.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
读中国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其东侧为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
(2)拥有“天然百湖之城”之称的大庆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
(3)下面气候资料图与东北地区气候类型特点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据图简要说明该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是__________平原,它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地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
(2)简述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某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位于__________省,简述湿地的主要功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这是其发展重工业的重要依托。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解题关键。
【解答】
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科技水平高。同时,地广人稀,农作物单产和商品率比较高,本地粮食消费少;东北平原开发历史比较早;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
???????故选A。
4.【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甲处为辽东丘陵,丁处为小兴安岭,乙处为长白山地,
丙处为东北平原。根据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原则,丙处利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种植业,
成为农业发达地区之一。
???????故选C。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范围,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有关东北三省的范围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是解答此题关键。
【解答】
东北三省包括的省(区)是黑龙江(简称黑)、吉林省(简称吉)、辽宁省(简称辽),C对,ABD错。
故选C。
6.【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地处中温带,纬度较高,且距冬季风源地近,因此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选A。
7.【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三江平原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而成,
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故选A。
8.【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白山”指的是长白山脉,
“黑水”指的是黑龙江。故选D。
9.【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冬季严寒,河流结冰期长。D项“河流无结冰期”错误,故选D。
10.【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河流、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长春为吉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
不在辽宁省。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东北三省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建成最早、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经过长期开发,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成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工业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东北地区工业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发展历史悠久,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都是东北地区工业的特色,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迅猛。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解: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这是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
故选:D。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
考查季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6.【答案】D
【解析】解: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故选:D。
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石油、煤、铁等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工业影响因素,要理解记忆。
17.【答案】A
【解析】解:东北地区主要指的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该地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本区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本区重点发展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我国起步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依据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来解答此题。
考查部分地区的地理特点,逐一分析解答。
18.【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境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地理知识,旨在看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握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A.东北地区南临渤海、黄海,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故A正确。
B.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等,故B错误。
C.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C错误。
D.东北地区自南向北分别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寒温带最少,故D错误。
故选A。
1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国家停止开垦“北大荒”的目的,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北大荒”的地理环境特点是解题关键。
【解答】
“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与俄罗斯相邻。其中,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建国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这里到处是良田沃野,阡陌纵横。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好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
故选A。
20.【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解:谷子主要种植在黄土高原地区,故A错误;春小麦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B正确;东北地区人口较少,农业商品粮较高;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好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故C错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故D错误。
故选:B。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特点,牢记即可。
21.【答案】(1)吉林?
长白山脉?
?东北—西南
(2)
辽宁?
渤?
黄
(3)俄罗斯?
朝鲜
(4)黑龙江?
?我国地理位置最北的省级行政区域
(或我国地理位置最东的、纬度位置最高的、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冬季最冷的省级行政区域,任选一项,合理即可)。
???????(5)东北地区比华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所以在降水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东北地区要比华北地区湿润。(6)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
?坡度大与降水较多有关,坡度大可以有效地避免雨水、雪在屋顶保存;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与气温较低有关,较厚的墙体和较小的窗户有利于室内保温。
【解析】【试题解析】
(1)A为吉林省,该省东部有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长白山脉。
(2)B是辽宁省,西南濒临渤海,东南濒临黄海。
(3)读图可知,我国的陆上邻国①为俄罗斯,②为朝鲜。
(4)C是黑龙江省,可从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其自然地理之最。
(5)东北地区比华北地区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量少,所以东北地区比较湿润。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从东北地区的气候(气温、降水)方面分析这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2.【答案】(1)A?????????????????????
(2)C????
?
?
?
(3)?矿产(或煤、铁、石油)???????
(4)铁路???????????????
(5)?C?????????????????????
(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省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省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新冠疫情中风险地区个数最多的省是图中的A辽宁省。
(2)远离新冠,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与人交谈保持距离。故选C。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由图1可知,其发展有利的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
(4)由图2可知,东北地区的城市大多沿铁路分布。
(5)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山环水绕,中部平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甜菜、大豆,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中部和南部平原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疏,故选C。
(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议有发展观光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改进技术,更新设备、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等,不能尽最大限度地开采煤、铁、石油资源。???????故选A。
23.【答案】(1)大兴安岭?
?东北
(2)中温带?
?半湿润区
???????(3)B?
?东北地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试题解析】
(1)结合地图可知,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2)从气候上看,大庆市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区。
(3)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夏季温暖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24.【答案】(1)
松嫩?
?
甜菜?
?
(2)
地势平坦,
土地集中连片,
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
(3)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农作物生长期缩短,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下降。?
(4)黑龙江?
?
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试题解析】
(1)松花江和嫩江冲积形成的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2)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春播推迟,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会造成农作物产量减少、质量下降。
(4)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湿地具有强大的环境效益。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