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件(共30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件(共30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03 16:47:34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章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人教版(2019)
高地
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区域案例,理解生态退化的表现、原因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结合实例,了解生态修复的类型及重要的生态修复工程。
3.结合材料,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在蚂蚁森林里种植的虚拟“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2019年9月19日,中国“蚂蚁森林”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截至2020年5月底,“蚂蚁森林”的参与者己超5.5
亿,累计种植和养护真树超过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相当于2.5个新加坡。
蚂蚁森林
一是因为绿色发展理念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谨记和践行的;
二是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愿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想一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参与到“蚂蚁森林“环保行为中来?
森林破坏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的原因及表现
土地荒漠化
2.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示例
2.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早、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
什么是涵养水源?
“涵养水源”是指通过扩大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森林的截流作用和下渗作用,从而增加降低河流的强度,增加地下水的水量,通过恢复植被、建设水源涵养区达到控制土壤沙化、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表现在多个方面,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蓄水功能、调节径流功能、森林削洪抗旱功能和森林净化水质等。?
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黄河水土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中国土地荒漠化沙化状况仍严重
3.应对生态退化问题的措施
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黄土高原的水力侵蚀、西北地区的风力侵蚀、青藏高原的冻融侵蚀等。
活动
分析我国的土壤侵蚀问题
土壤侵蚀是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突出表现。图示显示了我国土壤侵蚀的分布情况。
中国土壤侵蚀分布
(1)说出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
(2)你所在省区存在哪类土壤侵蚀问题?强度如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3)结合所在省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建议。
陕北;水土流失;重度;流水侵蚀;土壤肥力下降.......
陕北;植树造林。
二、实施生态修复
1.生态修复的概念
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生态修复的类型
自然恢复
人工修复
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
退牧还草
矿山生态修复
案例
“林都”伊春的觉醒
位于小兴安岭的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红松故乡”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由于长期忽视森林生态价值及自然更新规律,不合理采伐超过了森林最大更新能力,伊春市原始红松林遭到严重破坏,仅残存于丰林等自然保护区内。由于森林资源大量减少,森林生态系統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功能下降严重,区域内早涝、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伊春林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所属林区的17个林业局中有12个无林可采,影响国家木材资源安全。林区4.9万人需要转岗安置,工资、养老保险、医疗费等拖欠现象一度十分严重,社会稳定面临考验。
伊春是我国森林生态退化和资源枯竭的缩影。直到我国采取“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伊春等林区森林退化问题才得到有效抑制。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伊春经历了从限伐到全面禁伐的过程,采取了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林场撤并和生态移民等生态修复措施。伊春的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大幅提高,森林涵养水源、防治土壤侵蚀、改善大气质量等生态效益日益显著。伊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多种措施,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了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我国森林退化问题。但我国木材进口规模还速扩大,国家木材资源安全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面临新的挑战。
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所以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和恢复植被,把植被保护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
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3.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中,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深受国内外瞩目。
五千多种热带动植物云集在西双版纳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叹为观止。
“独木成林”、"花中之王”、”空中花园”、婀娜的孔雀等等,都是大自然在西双版纳上精心绘制的美丽画卷,是不出国门就可以完全领略的热带气息。
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4.自然保护区的划分
按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5.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50处,约覆盖我国陆地面积的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3个。
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保护了300
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最贵的黄花梨树,近40名保安24小时保护
(3)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是中国设施条件较好的一座保存野生植物遗传种质的种子资源库。该库按国际同类库标准建设,设有-18℃、+4℃、+15℃等种子和微繁体保存库。
种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面积300平方米,建有包括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主要研究手段和实验设施,以研究热带植物种子贮藏生理和植物抗逆生理为主,可相应从事有关水分生理研究、激素和酶学研究、DNA操作以及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等的研究。
该库对云南热区及邻近东南亚国家500多种野生植物及地方性传统稻种资源、传统蔬菜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类型进行了收集、入库和微机资料系统的建立,已保存这些种质材料4100余份;对60多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野生植物开展了微繁保存研究,建立组织培养保存系2000多份(株)。
(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案例: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始建于1958年的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属小兴安岭山地丘陵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区。丰林自然保护区保存着东北地区仅存的完整原始红松林,是亚欧大陆东北亚地区北温带特有的最古老、最丰富、生物最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中有鸟、兽、鱼、昆虫以及两栖类等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近150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10种
保护区在其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分别执行相应的保护标准,并采取绝对保护、生态监测与研究、母树林管理维护、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对红松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
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存了完整原始红松林,为东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天然物种资源基因库;改善了其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等调节服务能力。
丰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生态监测与研究工作,为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促进了森林资源整体恢复进程。
想一想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何作用?
(一)
生态建设示范作用
(二)科学研究指导作用
(三)科普宣传教育作用
(四)生态监测预警作用


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
500—5
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总面积约17万公顷,其湿地沼泽面积曾达3
000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该保护区不仅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课堂练习
若尔盖湿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思考:
(1)说明若尔盖湿地成为黑颈鹤保护区的原因。
(2)简析若尔盖湿地的成因。
(3)简述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
地面积广阔,食物来源丰富,有利于黑颈鹤的生长、繁殖;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少,对黑颈鹤干扰小;国家政策的支持。
地势高,气候寒冷湿润;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排水不畅;谷地宽阔,河曲发育,湖泊众多;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表经常处于过湿状态。
为鸟类提供理想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储存水分,特别是为黄河及长江上游支流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课堂同步测试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基础训练
1.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刀鱼与河豚、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刀鱼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近年来刀鱼产量逐年下降,濒临灭绝。据此完成2-3题。
2.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全球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②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 ③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长江 ④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
①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增养 ②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③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④长江中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完成4-5各题。
4.1937—2008年,该区域(  )
A.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
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C.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
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
5.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人口数量的变化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下图)是我国四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完成6-7题。
6.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7.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是(  )
A.修筑梯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8.(综合思维)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能力提升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示自然保护区的地势特征为(  )
A.由南向北倾斜
B.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C.由东向西倾斜
D.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10.该自然保护区的山地可能位于(  )
A.南岭
B.太行山脉  C.天山山脉
D.大兴安岭
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回答11-12题。
11.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2.下列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B.拉萨大部分采用太阳能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其他能源非常缺乏
C.青藏高原农业特色是绿洲农业
D.青藏高原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2017年7月7日,我国青海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这片“净土”将得到更好保护。
材料二 下图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简图。
(1)请简要说明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
(2)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却成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天堂。试分析其原因。
(3)请简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众多冰川和湖泊的生态价值。
参考答案
1.B
减少资源开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B
过度捕捞使长江的刀鱼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尤其是长江水污染使刀鱼的生长环境恶化,因此长江刀鱼越来越少。
3.A
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可控制人们的捕捞活动,促进刀鱼的生长繁殖;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人工增养,可加快刀鱼的繁殖。
4.C
荒漠化面积和放牧强度都大致增加到10倍左右,故A项错误、C项正确;耕地面积扩大的幅度小于人口增加幅度,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小,B项错误;人口密度增加到4倍左右,即人口总数约翻了两番,D项错误。
5.D考查荒漠化形成的根本原因。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加是导致该区域荒漠化的原因,而这些又是由人口增加引起的。
6.D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一般不会受到洪水泛滥的影响。A、B、C三项是四处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7.A山区因地形崎岖,不应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应以发展林业生产为主。
8.提示:(1)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
(2)观点一:大力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在地势低平、气候较湿润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
(或观点二:不适合植树造林。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不适合栽培。)
9.B 从图中可判断出该山地西北为山地灌木草地,向东南过渡为常绿灌木林、常绿针阔混交林,说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B正确。
10.A 由图可看出该自然保护区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位于南岭,A正确;太行山和大兴安岭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天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基带为温带荒漠和草原。
11.C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④长江、⑤黄河、③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C。
12.A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A对;拉萨大部分采用太阳能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资源丰富,并非是其他资源缺乏,B错;青藏高原特色农业为河谷农业,C错;青藏高原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D错。故选A。
13.第(1)题,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与自然环境恶劣,人类无法定居,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有关。第(2)题,可可西里夏季水草丰富,食物充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天敌较少;政策保护;藏羚羊适应能力强。第(3)题,冰川和湖泊具有调节局地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涵养水源、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
[答案] (1)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的条件下,人类无法定居,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极小,所以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2)夏季水草丰富,食物充足;天敌较少;远离人类居住区,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国家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藏羚羊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环境。
(3)调节局地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空间;是水资源的重要储蓄地,为保护区内动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高地第三章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教学设计
课题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单元
第二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区域案例,理解生态退化的表现、原因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结合实例,了解生态修复的类型及重要的生态修复工程。3.结合材料,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
重点
生态退化的表现、原因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
难点
生态退化国家安全的影响和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在蚂蚁森林里种植的虚拟“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2019年9月19日,中国“蚂蚁森林”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截至2020年5月底,“蚂蚁森林”的参与者己超5.5
亿,累计种植和养护真树超过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相当于2.5个新加坡。想一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参与到“蚂蚁森林“环保行为中来?一是因为绿色发展理念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谨记和践行的;二是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愿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参与到“蚂蚁森林“环保行为中来?
导出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我们未来怎么治理。
讲授新课
(承接)同学们,你们参加蚂蚁森林这个公益活动吗?面对我国生态退化我们将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生态退化的原因及表现(图片导入)工业化进程图;人口快速增长图;森林破坏图;土壤侵蚀图;土地荒漠化图;物种灭绝图。2.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早、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图片导入)涵养水源图什么是涵养水源?“涵养水源”是指通过扩大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森林的截流作用和下渗作用,从而增加降低河流的强度,增加地下水的水量,通过恢复植被、建设水源涵养区达到控制土壤沙化、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表现在多个方面,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蓄水功能、调节径流功能、森林削洪抗旱功能和森林净化水质等。
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图片导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图片导入)黄河水土流失影响农业生产图和中国土地荒漠化沙化状况仍严重图3.应对生态退化问题的措施
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图片导入)中国土壤侵蚀分布图
活动
分析我国的土壤侵蚀问题土壤侵蚀是我国生态退化问题的突出表现。图示显示了我国土壤侵蚀的分布情况。(1).
说出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
(2).你所在省区存在哪类土壤侵蚀问题?强度如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3).结合所在省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建议。黄土高原的水力侵蚀、西北地区的风力侵蚀、青藏高原的冻融侵蚀等;陕北;水土流失;重度;流水侵蚀;土壤肥力下降.......;陕北;植树造林。二、实施生态修复1.生态修复的概念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图片导入)水的自净能力图和生态修复图2.生态修复的类型(图片导入)自然恢复图和人工修复图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图片导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图、退耕还林(草)图、退牧还草图、矿山生态修复图。
案例
“林都”伊春的觉醒
位于小兴安岭的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红松故乡”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由于长期忽视森林生态价值及自然更新规律,不合理采伐超过了森林最大更新能力,伊春市原始红松林遭到严重破坏,仅残存于丰林等自然保护区内。由于森林资源大量减少,森林生态系統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功能下降严重,区域内早涝、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伊春林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所属林区的17个林业局中有12个无林可采,影响国家木材资源安全。林区4.9万人需要转岗安置,工资、养老保险、医疗费等拖欠现象一度十分严重,社会稳定面临考验。伊春是我国森林生态退化和资源枯竭的缩影。直到我国采取“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伊春等林区森林退化问题才得到有效抑制。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伊春经历了从限伐到全面禁伐的过程,采取了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林场撤并和生态移民等生态修复措施。伊春的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大幅提高,森林涵养水源、防治土壤侵蚀、改善大气质量等生态效益日益显著。伊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多种措施,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了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天保”工程等森林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我国森林退化问题。但我国木材进口规模还速扩大,国家木材资源安全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面临新的挑战。思考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所以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和恢复植被,把植被保护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三、建立自然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图片导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和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图2.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图片导入)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图;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图;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图。3.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在自然保护区中,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
(图片导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图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深受国内外瞩目。
五千多种热带动植物云集在西双版纳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叹为观止。
“独木成林”、"花中之王”、”空中花园”、婀娜的孔雀等等,都是大自然在西双版纳上精心绘制的美丽画卷,是不出国门就可以完全领略的热带气息。
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图片导入)生态系统治理前后对比图4.自然保护区的划分按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图片导入)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图。5.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图片导入)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表。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50处,约覆盖我国陆地面积的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3个。
(图片导入)我国自然保护区图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保护了300
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图片导入)植被的生态系统图和防风固沙图(2)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图片导入)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图(3)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图片导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图
该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有工作总面积450平方米,由种质贮藏库和种子生物学实验室两部分构成。
种质贮藏库库体面积为144平方米,种质材料总容量约150000份,是中国设施条件较好的一座保存野生植物遗传种质的种质资源库。该库按国际同类库标准建设,设有-18℃、+4℃、+15℃等种子和微繁体保存库,建立有进行超低温保存实验研究的液氮生产器和相应的超低温贮藏设备,配备有较完整的种子含水量处理和种质生命力检测的实验条件。
种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面积300平方米,建有包括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主要研究手段和实验设施,以研究热带植物种质贮藏生理和植物抗逆生理为主,可相应从事有关水分生理研究、激素和酶学研究、DNA操作以及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等的研究。
该库对云南热区及邻近东南亚国家500多种野生植物及地方性传统稻种资源、传统蔬菜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类型进行了收集、入库和微机资料系统的建立,已保存这些种质材料4100余份;对60多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野生植物开展了微繁保存研究,建立组织培养保存系2000多份(株)。(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图片导入)生态文明图
案例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始建于1958年的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属小兴安岭山地丘陵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区。丰林自然保护区保存着东北地区仅存的完整原始红松林,是亚欧大陆东北亚地区北温带特有的最古老、最丰富、生物最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中有鸟、兽、鱼、昆虫以及两栖类等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近150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10种
保护区在其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分别执行相应的保护标准,并采取绝对保护、生态监测与研究、母树林管理维护、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对红松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存了完整原始红松林,为东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天然物种资源基因库;改善了其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等调节服务能力。
丰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生态监测与研究工作,为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促进了森林资源整体恢复进程。想一想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何作用?生态建设示范作用(二)科学研究指导作用(三)科普宣传教育作用(四)生态监测预警作用
让学生思考:生态退化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思考: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得出:应对生态退化问题的措施让学生思考回答:生态修复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回答:生态修复的类型让学生思考回答:我国生态修复工程让学生思考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让学生思考回答: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回答: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让学生思考回答: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措施让学生思考回答:自然保护区的划分让学生思考回答: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让学生思考引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让学生思回答: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何作用?
让学生结合图文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学会分析教材的案例
课堂小结
板书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生态退化的原因及表现2.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应对生态退化问题的措施二、实施生态修复1.生态修复的概念2.生态修复的类型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三、建立自然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2.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3.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措施4.自然保护区的划分5.我国的自然保护区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