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四宇宙探秘寒假预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按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B.
电子?
原子核?
原子
C.
原子?
核原子?
电子
D.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C.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D.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C.
电子、原子、新冠病毒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D.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几个分子组成的
B.
冬天大雪纷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
宇宙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
D.
汤姆生发现了质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空间尺度的数量级,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A.
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B.
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C.
原子核、夸克、分子、原子、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D.
夸克、原子核、分子、原子、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
新型冠状病毒??分子??原子核??电子
B.
分子??新型冠状病毒??原子核??电子
C.
分子??原子核??新型冠状病毒??电子
D.
新型冠状病毒??分子??电子??原子核
“夸父计划”是我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由于2012年将是太阳活动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计划在这个时间内发射.下列有关太阳及太阳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B.
太阳活动将诱发台风和火山爆发
C.
太阳活动时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可能出现极光
D.
太阳活动将可能使无线电短波通信短暂中断
下列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A.
夸克
B.
分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核???电子
B.
分子?????原子核???电子
C.
分子????原子核?????电子
D.
分子????原子核???电子???
二、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
“原子核、电子、原子”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D.
“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小明在学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且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D.
质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
下列有关宇宙和粒子的物理学史中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电子
B.
盖耳曼发现了夸克
C.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D.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年是长度单位
B.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C.
地球绕太阳旋转是由于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D.
地球上的物体即使速度再大也飞不出地球
三、填空题
请依据下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千米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已知卫星个数个
0
1
2
绕日周期年约
1
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
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______。
三颗行星中,在______上“年”比“日”短。
科学家______创立了“日心说”;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在不断地______靠近、远离我们,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证据;宇宙探索中常用的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光年是______的单位,质子、中子、电子中不带电的是______,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他提出的时空观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大发明家______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创造专利。
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采用了一些特殊长度做单位例如,人们将光在真空中一年经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是一个______单位,等于______m,宇宙是有起源的、______的和演化的。
四、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8题.
2015年12月17日,我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天,正式启程寻找宇宙中的“幽灵”--“暗物质”.
同学们可能习惯认为,宇宙主要是由可见的发光恒星和少量的其他不发光星体如行星构成.但是天文科学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得知,构成宇宙的成分远比这些多.首先,宇宙中在遥远的星系之间的广大区域存在着看不见也很难探测出来的星系际气体,这些看不见的星系际气体的质量大约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10倍其次,宇宙中还存在别样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微子和黑洞,估计这类物质的质量总和大约是所有恒星系含行星质量总和的三分之一.
可能你觉得这些已经够玄了,但是还有更多更玄的.科学家已经得知,宇宙中还有另外一种物质,它们不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或任何现在已知的别种粒子如中微子构成的.虽然有科学家提出过几种假设,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种物质的组成.它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因此它不能因发光像恒星那样或反射光像行星那样或吸收光像星系际气体那样从而被人发现,也没有人在实验室检测到它.但是由于它对星系中星体有引力效应,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而且知道它的含量很多.这种所谓“暗物质”的总质量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大约60倍关于“暗物质”是什么?没有哪种已知的物质形式能够说明它,科学家认为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必定很弱,否则现在它应当已被我们发现了.不论它是什么,它就在我们周围.也许每秒钟有几十个“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身体,而不在你的身体上留下任何效应.
“暗物质”已经激发了在宇宙射线中和高能物理实验的许多探测工作.我国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器--“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在今后的3年太空工作中,“悟空”将通过高空间分辨、宽能谱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有望在宇宙射线起源和伽马射线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时,火箭点火后搭载着探测卫星加速上升,在此阶段: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依据本文的描述,宇宙中暗物质的总质量大约是星系际气体的______倍.
你认为暗物质之所以称为“暗”是因为:______.
通过本文的描述你觉得天文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星系际气体的?答: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A、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电子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故A正确;
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C、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C错误;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电子比中子要小一些,故D错误。
故选:A。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宇宙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很大,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地球是太阳系中一员;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微观世界、物体的运动,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微观尺度的大小,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根据原子、原子核、电子半径的大小分析。
【解答】
由题意可知,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则原子的半径大于原子核的半径,原子核的半径大于电子的半径,所以从大小到小的排列是原子、原子核、电子,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间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和宇宙结构等内容,是一道学科综合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宇宙没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的时候,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我们能够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A.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B.破镜不能重圆,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故B错误;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
D.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解: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但恒星不是绝对不动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
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故B正确;
C、新冠病毒属于微生物,它是由分子组成,因此新冠病毒的尺度是最大的;原子由原子核和和核外电子构成,故原子大于电子,故C错误;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D错误。
故选:B。
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病毒属于微生物,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宏观世界与微观结构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A、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而不是几个分子,故A错误;
B、大雪纷飞也是可以看到的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宇宙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现代研究表明,宇宙没有中心,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故C正确;
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而不是质子。这一发现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而不是揭示了原子核可再分,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不停运动和变化的,宇宙没有中心;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本题考查了人们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
6.【答案】B
【解析】解: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中,按照空间尺度的数量级,从小到大排列的是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故选:B。
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存在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物质尺度的了解,属于基础的考查,比较简单。
7.【答案】A
【解析】解:“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原子的直径约为,其中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所以微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电子。
故选:A。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微观结构及其尺度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太阳大气的结构可知,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A正确;
B、台风和火山爆发是地球内部热能活动的结果,不是太阳活动诱发的,故B错误;
C、太阳活动时形成太阳风,或使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故C正确;
D、太阳活动可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故可能使无线电短波通信短暂中断,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对太阳及太阳活动的了解,可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记忆性知识,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能做出准确判断.
9.【答案】A
【解析】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比原子核大;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比质子大;而夸克则是比中子更小的微粒,在这几种微粒中夸克是最小的。
故选: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
本题考查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0.【答案】A
【解析】解: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物体,因此它的尺度最大,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在中间像太阳一样,电子则在原子核周围,围着他运动,就像太阳周围的行星一样,原子核大于电子。所以正确的排列是:、分子、原子核、电子。
故选:A。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
本题考查宏观和微观物质的尺度大小,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
11.【答案】ABD
【解析】解:ABC、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故A、B正确,C不正确;
D、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地球最小,太阳系次之,银河系最大。故D正确。
故选:ABD。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
宇宙由很多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的一个星系,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地球处在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此题考查了微观结构与宏观世界的组成及尺度,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2.【答案】BC
【解析】解: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没有中心。故A错误;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转动。故C正确;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所以质子比原子尺度小得多。故D错误。
故选:BC。
宇宙浩瀚无边,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行星,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此题考查了宏观宇宙、微观世界基础知识及分子动理论的应用,包含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
13.【答案】BC
【解析】解:A、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故A错误;
B、盖尔曼发现了夸克。故B正确;
C、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故C正确;
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所谓的“地心说”。故D错误。
故选:BC。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理学家成就及物理学史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14.【答案】AC
【解析】解:A、天文学中因天体之间的距离大,一般用光一年内通过的路程即光年作为长度单位;1光年;故正确.
B、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故错误.
C、万有引力是太阳和地球等天体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没有万有引力天体将无法相互吸引形成天体系统,而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也将不会出现.万有引力同时也使地球和其他天体按照它们自身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转.故正确.
D、第一宇宙速度指的是最小发射速度并不是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简而言,第一速度是离开地面稳定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速度是离开地球作用范围的最小发射速度.地球上的物体要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故错误.
故选AC.
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用“日心说”否定了托罗密的“地心说”.
所有物质之间存在的相互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所谓宇宙速度就是从地球表面发射飞行器,飞行器环绕太阳、脱离地球和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此题考查了一些天体知识和物理学识,是人们对宇宙不断探索而产生的物理知识,要有所了解.
15.【答案】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金星
【解析】解:由表中2、3行数据可知,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由表中5、6行数据可知,金星的一年相当于地球的年,一天相当于地球的243天,所以在金星上“年”比“日”短。
故答案为: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金星。
根据表格中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年”比“日”短行星。
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比较简单。
16.【答案】哥白尼;远离;长度
【解析】解:
16世纪初期,以哥白尼为代表的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既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后来科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运动;
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指的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故答案为:哥白尼;远离;长度。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红移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
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此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光年的含义,检验的是我们对物理常识的积累,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宇宙?
长度?
中子?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解:根据宏观与微观的基本知识可知: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宇宙;光年是长度的单位,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质子、中子、电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答案为:宇宙;长度;中子;吸引轻小物体。
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此题考查宏观的尺度与微观的结构,以及光年的含义和带电体的性质,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8.【答案】爱因斯坦?
爱迪生
【解析】解: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他提出的时空观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
故答案为:爱因斯坦;爱迪生。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贡献的掌握分析答题。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19.【答案】长度?
?
膨胀
【解析】解:
由题知,光在真空中一年经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则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则1光年;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处于不断地膨胀演化中。
故答案为:长度;;膨胀。
光年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等于光在真空中一年经过的距离;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传播速度、光年以及宇宙的了解,平时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20.【答案】变大;6;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解析】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升空时,高度不断增加,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暗物质”的总质量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大约60倍,看不见的星系际气体的质量大约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10倍,所以说宇宙中暗物质的总质量大约是星系际气体的6倍;
暗物质之所以称为“暗”是因为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
天文科学家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故答案为:变大;;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暗物质”的总质量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大约60倍,看不见的星系际气体的质量大约是全部恒星系和发光气体质量总和的10倍,据此解答即可;
暗物质之所以称为“暗”是因为它同寻常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现有的物质形式无法说明它.
天文科学家观察通过星系际气体的光,通过了解光被吸收的情况从而发现星系际气体.
本题考查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此题比较新颖,属于中等题.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