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荆州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3 15:39:00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D(“人们的共识”理解不当,这是文章提出的警示,而非人们共识。)。
2.A(“韧性城市”早已有之,非疫情危机下出现。材料一第二段说“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并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
3.D(这是临时性应急措施,“韧性城市”建设应“从应急化走向常态化”。)
4.①科学合理利用新兴技术,多维度提升城市韧性;
②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的风险防控理念;
③不搞形式,真正抓好“韧性城市”显性工程建设与隐形内涵建设。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得分)
5.①首先提出“韧性城市”这一概念,明确“韧性城市”的内涵。(2分)
②然后从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新兴技术对于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作用。(3分)
③最后展望了“韧性城市”建设的前景,并作出相关提醒。(1分)(意思对即可)
6、B【解析】被寄养的原因是家庭败落,而不是姊妹情深,而且大姨对被寄养也是成人以后才不满,而不是“一直很不满”。
7、D【解析】“新的希望”有误,不管是旧院由“气派”而至“矮小,狭仄”,还是姥姥的年迈衰老,以及旧院所承载的乡村回忆的“远去了,再也寻觅不到了”,都难以体现“新的希望”。文章更多的是表达了“我”淡淡的哀愁。
8、①第一次叙写中枣树茂密繁华,果实累累,表现了家人当时的天伦之乐,抒发了我童年旧院美好生活的无限回忆。
②第二次叙写中枣树依然茂盛,开花结果,但家人对枣树的态度已有不同了,生活、人情己发生了变化,抒发了我对童年远去的哀伤感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语言的诗性美。文中的语言清新优美,如对旧院枣树的描写、对姥姥等亲人的情
感抒发,文笔细腻,语言优美,是诗化的语言。
②意境的诗性美。文章写旧院的各种风物,如描写枣树、阳光等环境,叙写琐碎的日常,构造出宁静又美好的诗的意境。
③情感的诗性美。作者在回忆中有快乐与伤感,有对时光流变与世事沧桑的感叹,表达了丰厚深沉的情感,表现了留恋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愫,极富感染力。
④题材的诗性美。乡村、故乡都是诗歌的传统取材,本文取材于乡村生活,有着自带的诗性美。(每点2分,任答对3点得
6分;分析时不可脱离文本基本内容。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斟酌给分。)
10.D。在基本读懂语句大意基础上,可借助排除法答题。“右”做“于”的宾语,位置安排在武宗右边,可排除A与C两项。
根据“世庙”表示“专祀”地点,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与C两项。正确的标点为:今乃与祖宗诸帝并列,设位于武宗右,揆诸古典,终为未协。臣以为献皇祔会太庙,不免递迁。若专祀世庙,则亿世不改。
11.A
。应是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举人应考会试并通过成为贡士,才能参加殿试。
12.D。“王治因此事得到提升”理解不当,两者之间无直接因果联系。
13.(1)(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中的寡妇落泪。(补出省略成分,使动,“嫠妇”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事情办完后,弹劾宦官赵廷玉、马尹侵吞国家财物的罪行,诏令司礼监负责查问。(“竣”,“干没”,“按问”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皇帝不同意抚恤。(1分)因为皇帝说马从谦所犯罪行,如同儿子辱骂父亲,大逆不道,所以最终不同意抚恤。(2分,只引用原文“帝谓从谦所犯,比子骂父律,终不允”得1分。)
参考译文:王治,字本道,是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考取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吏科给事中。敌寇屡次骚扰边关,边防大臣大都隐瞒不奏报;稍获小胜,文官就冒领军功。王治请求按照临阵斩寇俘敌数量,按等差记录将士们的功勋;文官和镇中主帅不亲身参战搏击的只赏赐不记功。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隆庆元年,王治与御史王好问一道核实内府年度开支。宦官崔敏请求终止此事,被给事中张宪臣弹劾。获圣旨:“诏书所记载的,从嘉靖四十一年开始,听从王治等人详细核查。诏书没有提及的,予以终止。”王治等人极力争辩,没有得到同意。事情办完后,弹劾宦官赵廷玉、马尹干侵吞国家财物的罪行,诏令司礼监负责查问。不久王治上疏陈述事情:“确定宗庙的礼仪以便彰显圣上的孝道。献皇虽然贵为天子的父亲,却没有登基做皇帝;虽然亲为武宗的叔叔,但曾经尊奉武宗。现在却与各祖宗先帝并列,位置安排在武宗右边,从古代典章制度推断,终究没有与此相符的。我认为献皇附祭于太庙,未免有僭越之嫌。如果专门在世庙中祭祀,就永世不作更改,请求皇帝下令朝廷大臣广作评议,务必要使此事办得妥当。”
又说:“谨慎退朝之后生活的礼仪,以澄清教化之源。皇帝深居禁宫,左右奸佞之人就会窥伺时机百般讨好,或者用宴饮声乐引诱您,或者用游戏骑射吸引您。近处看损耗精神,因此滋生疾病;长久看就妨害政事,因此滋生危害与祸乱。近来众人议论纷纷,称陛下宴饮消闲的举动,并非帝王所适宜的。我私下里替陛下忧虑。”同时请求皇帝勤于朝政、亲近辅佐者。奏疏呈入宫中,皇帝答复知道了。王治升迁为吏科都给事中。弹劾蓟辽总督都御史刘焘、南京督储都御史曾于拱不称职,曾于拱于是被罢免官职。山西与蓟镇同时受敌寇侵扰,王治归罪于兵部尚书郭乾、侍郎迟凤翔,与同官欧阳一敬等人弹劾他们。皇帝下诏书罢免了郭乾,将迟凤翔贬职为
三秩视事。朝廷有关部门商议抚恤光禄少卿马从谦。皇帝不同意,王治上疏争辩。皇帝说马从谦所犯罪行,如同儿子辱骂父亲,最终不同意抚恤。王治又奏请追封何瑭谥号,为夏言昭雪平反,并且申诉说大理寺卿朱廷立、詹瀚共同罗织罪名制造了夏言的冤案,应该追夺他们的官职。皇帝都答复同意。第二年,左右大臣中有人称南海为胜景之地,皇帝即将前往。王治率领同僚劝阻,皇帝全都不听。到了目的地眼见一片低湿荒凉苍莽之地,皇帝非常懊悔。王治不久被提
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寺,晋升太仆卿。奔父母丧事归乡,直至去世。
15.C。“家书难达”是实写。
16.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
②虚实结合,想象奇特。颈联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实写的是远离故乡,
书信难达。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地表达了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③乐景反衬哀情。尾联想象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可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
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以乐景反衬哀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
风景之中。
④对比。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
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⑤视听结合。孤灯清寒,孤雁哀鸣,视听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
(每点2
分,答对其中的3点6分。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
参考注释:良伴:好朋友。
凝情:凝神沉思。
悄然:忧伤的样子,这里是忧郁的意思。寒灯:昏冷的灯火。这里指倚在寒灯下面。
思旧事:思念往事。
断雁:失群之雁,这里指失群孤雁的鸣叫声。
警:惊醒。
远梦归: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更增烦愁。侵晓:破晓。
沧江:泛指江,一作“湘江”。
好烟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
门:门前。
17(1)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8.D。文中二、三段中没有借代和对比,故排除A、B、C三项。“便在窗外大声歌唱自己的爱情”等为拟人,“黑色缎子”“黑色的眼睛”等为比喻,“清新中有透明,纯粹中有高雅”等为对偶,“蚕豆花的香味……轻重适当”为通感。
19.①原句表意更准确、具体,“田埂边、坡地上、荒地上、房前屋后”等写出了蚕豆不择环境,生命顽强的特点。
②原句更生动形象,“安身”一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蚕豆适应性强的特点,“蓬蓬勃勃”用叠词展现出蚕豆旺盛的生长状态。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得分)
20.①常觉得句中的月份多余。②也是长在动物身上的。
21.②句将“来自”改为“是”,或去掉“结的果实”;⑥句
将“虽然”移至句首;⑨句
将“扩大”改为“增加”;⑩句
将“内地消费者”与“黑枸杞”对换顺序。(②句式杂糅;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⑨“产量……扩大”搭配不当。⑩主客体颠倒,不合逻辑)
22.(1)海上蟾生情共寄,天边鸟倦念当归。(2)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组对一副2分,组对两副5分)
23.
作文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级上学期期末考
语文试题
钟全卷满


利★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韧性城市”出现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齐和社会发展第14
年远景目标的
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
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
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
等维度。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
的不确定性和脆
近年
城市的新一轮
体规
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
韧性”等相
年突如其来的疫
让我们对“城市韧性”有了更感
城市
益增长且变幻莫测的风险和挑战
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一方
面,突发疫情的岀现,给当下城市空间的定义与使用带来巨大冲击与影
疫情等
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并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疫情期
城市服务与供给模式发生了全面线上化转变,城市居亻
通等空间的功能
态与使用
方面,新兴技术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城市空间的正常运维使用起关键性作用,实质
和城市的正
的管理
层面的适应性生
疫情的暴发,从某
对一系列泛智慧城市技术的检验
理者的
效精准治理、医疗工作者的药物研发和病情诊断
业的远程运维以及

极参与和反馈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
障,大幅减少了城市各方
的负
期末试卷·第1页
而在平灾结合下城市空间的弹性与健康
脆弱地区或人群的监测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
从多维度提升城
在当前技术塑
手段相比
典时期
着千差万
如,大数据不仅是对海量数据的应用,更是对应着
式或城
变。从疫情整个应对中,可以看到大数据
为居民生活、城市
要参
媒介。比女
能算法实现了医疗资源、社会资源与城市空间很
医疗工作的效率,自助咨询服务等则
其“科技向善”、人性化关
比如
移动

使得大量日常事务得以线
离大幅
疫情时期公众居家生
韧性城市下

研究视角必然导向不同的关注点和侧重点,不
就未来城市空间的
而言,大数
智能、移动互联网和
算、传感网与物
机器人与
术应得到更加广泛的
我们的
城市更有
我们在风险和挑战应对中更有信
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让泛
智慧城市技术趋利避害,让科技向善,也是每一个社会主体应该
摘编自《建
城市”,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
材料
新冠肺炎疫
越来越多的城市
性”的重要忆
风险,城市要披
上一件高强度、高韧性的现代化“金丝
又是个热门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最近,许多地方都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强调要重建城市“免疫系统
然让人欣
值得提醒
韧性城市
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注意从概念化走
实质化,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从应急化走向常态
被动、静态、单一的“冲击一反应
型风险应对走向建设
的城市韧
要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
系统
的风险防控理念
为城市披上现代化“金丝软
是一篇提升城市治理
现代化

缺乏风险意识,不注重城市韧性建设是任性的,把韧性城市建设“概念化”“口号化
主义化”,同样也是任性的。建设韧性城市,既不能搞“刻舟求剑”式的保守僵化,又要
免“叶公好龙”式的表面文章。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要注重显性
重隐性内
有真刀真枪、实抓实
期末试卷·第2页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