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竹节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竹节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4 13: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竹节人》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8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完成玩具说明书,感受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能根据阅读目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3.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完成玩具说明书,感受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难点:
能根据阅读目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
揭示主题 引入新课
(一)揭示单元主题
1.结合插图谈一谈对单元导语“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学习重点,聚焦“有目的地阅读”这一
话题。
(二)引入新课学习
1.对比发现《竹节人》一课与以往课文的不同之处。
2.读学习提示,对比分析三个阅读任务的异同。
3.结合自身经验,分享完成阅读任务的设想。
【设计意图】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聚焦单元教学重点。
二、
计时阅读
概括内容
计时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计时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借助下图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回忆了 的经历。

分享交流主要内容,补充并完善。
(二)反思阅读过程,分享阅读经验
【设计意图】统揽全文,概括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阅读速度。
三、
借助课文
写说明书
(一)确定细读范围
1.默读课文,勾画描写“怎样做”和“怎样玩”的段落。
2.结合学习伙伴的分享,交流阅读方法。
(二)编写玩具说明书
1.细读相关段落,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2.分享各自编写的玩具说明书,补充完善,并交流阅读经验。
3.结合大家的建议,修改自己编写的玩具说明书。
(三)总结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体验带着目的去阅读的过程,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
用已知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四、
回顾总结
分享方法
(一)回顾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分享交流阅读经验
(三)观看玩竹节人的视频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阅读中的收获,激发持续探索的兴趣。
五、
阅读探究
体会乐趣
(一)分析第二个阅读任务,说一说可以怎样完成
(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细读相关段落,圈画重点,简单批注。
2.分享交流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学生的体会及方法。
【设计意图】体验有目的地阅读,体验乐趣所在,分享阅读方法。
六、
阅读探究
讲述故事

梳理故事情节,把故事讲完整
细读重点描写老师的段落,借助情节曲线梳理故事情节。




梳理人物的心情变化,完善故事情节。
老师的心情:( ) ( ) ( )
我们的心情:( ) ( ) ( )
(二)借助已有经验,把故事讲生动
1.结合自身经验,交流如何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
2.再次细读文中写“我们”怎么玩的段落,完善老师的故事。
(三)讲述老师的故事
1.分享“老师的故事”。
2.同学互评,修改完善。
3.反思并分享阅读中使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体验有目的地阅读,讲述老师的故事,分享阅读方法。
七、
回顾对比
总结提炼
(一)回顾完成三个阅读任务的过程,对比异同
(二)提炼有目的阅读的方法,回扣单元主题
【设计意图】对比回顾三个阅读任务,总结提炼。
八、
布置作业
1.完善修改玩具说明书,教家人玩这个传统玩具。
2.按照说明书制作竹节人玩具。(选做)
3.和同学或者家人分享有目的地阅读过程中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