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能够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数学考虑的能力。
3、使同学在学习中感受到乐于助人和懂得谦让的优秀品质,促进同学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同学熟练的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请你拿出10根小棒,按一定顺序分成两堆,边分边说。
2. 拿出一个空的铅笔盒,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往笔盒里放1枝,问:笔盒里面已经有几枝?还可以放几枝?
(2)教师往笔盒里放2枝,问:笔盒里面已经有几枝?还可以放几枝?
(4)教师往笔盒里放10枝,问:笔盒里面已经有几枝?还可以放几枝?
二、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三、思考:
拿10只小棒,分成2堆,有几种方法?
四、引导学习
学生动手分小棒,把10只小棒,分成2堆,看看有几种分法: 可以分成1根和9根;可以分成2根和8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的意思:
1、盒子里有7支钢笔,盒子外有3支钢笔,一共有多少支钢笔?
2、一共有10支钢笔,盒子里有7支,盒子外有多少支钢笔?
学生们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并引导其说出分法:
10可以分成( 1 )和( 9 ),还可分成( 9 )和( 1 );
10可以分成( 2 )和( 8 ),还可分成( 8 )和( 2 );
10可以分成( 3 )和( 7 ),还可分成( 7 )和( 3 );
10可以分成( 4 )和( 6 ),还可分成( 6 )和( 4 );
10可以分成( 5 )和( 5 ),还可分成( 0 )和( 10 );
看书例1右图怎样填,并说算式意义。
说一说,填一填,算一算。看图,理解图的意义,让学生用10个圆,分成2组,动手摆一摆。
不同的分法:
9+1=10 1+9=10 2+8=10 8+2=10 3+7=10
7+3=10 4+6=10 6+4=10 5+5=10 0+10=10
五、巩固练习
7+3=10 3+7=10 4+6=10 6+4=10 10-7=3
10-3=7 10-4=6 10-6=4 1+9=10 10-8=2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10-1=9 10-9=1 2+8=10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