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870012357100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国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准确指出古代文明扩展的促进因素;结合地图,运用时空定位,概括各文明扩展的基本史实,并运用史料认识文明扩展对大帝国兴起的影响。
2.能够以地图为依托,介绍古代大帝国的兴衰发展情况;在史实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
3、能够从帝国兴衰存亡中,体会到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中,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永恒的追求和主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大帝国的兴衰发展及文明交流
难点:分析帝国战争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运用讲述法和史料分析法来进行教学;学生则是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全程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
课型、课时、教具
本课的课程类型为新课讲授,课时为四十分钟、教具主要是多谋体课件的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堂课程我们学习了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就会向外扩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明的扩张与帝国的产生。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为何会发动战争呢?发生战争的原因为何?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古代文明的扩展
人类的文明最初就像是大海中的孤岛一样,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这些文明联系到一起了呢?
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找出农耕文明扩展的条件与方式及其结果,然后再阅读教材。在这里,有一个特别说明的问题,希腊当时也进行了扩展,但是希腊与亚述、埃及这些农耕文明国家的扩展不同,它是属于海洋文明的扩展。展示出希腊的示意图,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得出希腊扩展的方式、条件和结果。通过了解不同文明扩张的条件和结果,才能更好的去了解后续大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过渡:无论是处于何种目的,不同的文明最终连接在一起,这样就成为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古代世界的帝国
波斯帝国:
展示波斯帝国的示意图。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周边地区,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而在波斯之前,埃及与亚述已经建立了一套官僚体制和实行君主专制,波斯在征服这些地区之后,继承并发展了原有的制度。在原有的官僚体制上,波斯还建立了一套系统地制度包括税收体系在内。此外,波斯帝国还发行了货币、广泛修建道路,加强了帝国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
展示课件的史料,带领同学分析这一则史料具体体现了什么?
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得出史料分析的结论:波斯当时是实行君主专制体制,以及君权神授的思想。
与课本的描述形成对应,加深学生的印象。
马其顿王国:
展示马其顿王国的示意图。公元前5世纪,兴起于希腊半岛北部地区的马其顿开始发展,到公元4世纪中叶时,其国王腓力二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增强了马其顿王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东征十年,大肆征战,之后又入侵波斯,最后将波斯的版图收归囊中。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兼及北非的大帝国。
在东方,则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但是在亚历山大逝世之后,印度出现了初步将南亚地区统一起来的孔雀帝国。
亚历山大去世之后,原先的大帝国分为了三个帝国,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小国,形成了“希腊化时代”。马其顿王国所实行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制度,并且利用希腊——马其顿人的力量来控制被征服的地区,推广希腊文化,使得希腊的文化深入影响到西亚和印度,甚至是中国部分地区,也受到了影响。
孔雀王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后,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孔雀王朝是印度奴隶制度的全胜时期,在之后,相继还出现了两个大帝国,但是都不如孔雀王朝的强盛。
罗马帝国:
在马其顿之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个较为重要的古代文明中心——罗马
罗马原先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在解决了内部的领导、军事等等矛盾之后,首先征服了意大利,然后又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周边地区,包括了马其顿解体后的一系列国家,将地中海变为了罗马的内海,建立了一个大帝国。在帝国建立之后,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被贩卖到各地,成为奴隶,罗马的奴隶制由此发展起来。
罗马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罗马较为强盛的时代是在公元1世纪到2世纪的帝国时代。
展示史料记载,带领学生感受当时罗马帝国的繁荣。
史料一: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
“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史料二:All roads lead to Rome.
介绍罗马帝国时期所产生的一些辉煌的成就:数学、建筑、法律和史学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在法律上,罗马法的产生及后期的万民法,是不可忽视的。罗马法的产生源于奴隶制度,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意志,维护了社会的统治秩序。
基督教的发展情况:
基督教大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勒斯坦,产生于下层犹太人中,其经典为《圣经》。基督教徒有自己的信仰、仪式,不崇奉罗马旧神,1世纪起,罗马当局开始镇压和残害基督徒。公元2世纪,基督徒开始遍及整个罗马帝国,4世纪上半叶,罗马对基督教的态度改为扶植利用,公元313年,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宽容敕令》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的国教。自此之后,基督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罗马的灭亡。罗马帝国由于后期奴隶制的过度发展,造成了奴隶起义,庞大的官僚体系和众多的军队使得人民被压迫的喘不过气来,上层集团的统治中矛盾不断,对宗教的过度崇拜以及晚期蛮族的入侵使得罗马帝国无法继续发展,最终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而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后期也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总结三大帝国的建立和所实行的政治措施,列出表格,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代帝国的扩张方式大多数以武力征服为主,那么武力征服对于文明的交往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史料的展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利用自身的知识基础与教师讲解的内容,分析武力扩张对文明的交流有何利弊。之后进行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最后进行补充。
史料四: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
史料五: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如:今天人们都熟知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数学和物理学。
史料六:叙利亚境内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希腊风格)
利:扩张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弊:扩张战争充满着暴力和灾难。
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是有多种方式和手段的,武力征服只是其中的一种,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学会用和平的方式来交流,共同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
3、文明的交流
“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请阅读课本第三目史实,加以提炼概括说明。
(1)农耕技术和冶铁技术的交流
(2)神话和雕刻的传播
(3)字母文字演化出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多种字母
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
展示示意图,让学生从中看到古代罗马所处的西方与汉朝所处的东方的文明交流。结合教材的描写,体会到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往是不容易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交往的桥梁,中国的丝绸传到了西方,而西方的文化和农作物、宗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结
以纲要式板书的形式进行课堂的总结,尽量达到一个简单明了、条理清晰,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和回顾。
作业的布置和学生视野的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和其他文明或者帝国之间交往的史实,这些交往对中国古代产生了哪些影响?
借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更好的理解本课的内容及教学的目标。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还有欠缺,情景式教学的内容还有待加强。
在内容连贯性的设计上也有一定的欠缺,还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