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国家说课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国家说课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4 08: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 古代奴隶制王国
说课
二、说教材
一、课程标准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一、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文明的扩张。
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二、教材分析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是《中国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因为上古时期的历史只有两课,所以知识跨度非常大,概括性非常强。再加上世界上古史离我们较远,学生平时接触不多,许多地理名词都很陌生,历史事实很遥远,所以需要老师梳理线索,引导学生抓重点,抓主干,在充分运用教科书资源的基础上相应的补充史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个时段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历史事实的分析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对于世界历史,学生的知识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因此基础性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利用基础性的知识串联起整个课程的讲解,再提升到文明的交往之上。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准确指出古代文明扩展的促进因素;结合地图,运用时空定位,概括各文明扩展的基本史实,并运用史料认识文明扩展对大帝国兴起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能够以地图为依托,介绍古代大帝国的兴衰发展情况;在史实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从帝国兴衰存亡中,体会到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中,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永恒的追求和主旋律。
重难点
重点:古代大帝国的兴衰发展及文明交流
难点:分析帝国战争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针对重难点的设计,本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为讲述法,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自我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对上一堂课程的回忆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将学生的目光集中到课堂上来,结合教材的开头图片引出亚历山大和大流士的战争原因,并提出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况的问题正式进入本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将上下文的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
第一模块
以图片分别介绍古代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
提出问题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扩张有何不同,阅读教材找出其扩张的方式、条件、结果,并交流自己的所得
教师进行总结: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扩张条件有三个(人口增多;向周边扩散、技术的传播;生产力提高、剩余粮食出现,将目光转向商业。)
从农耕转向海洋,以希腊为例,介绍希腊的扩张方式。将二者结合,得出文明扩张后的结果,三大帝国的建立
第二模块
1、展示波斯帝国的示意图,带领同学们认识波斯的建立过程及其所统治的范围,是第一次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2.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史料一、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特点 :君主专制集权和君权神授
口头讲述结合课件的展示,讲解波斯帝国的灭忙和马其顿王国的建立。波斯帝国于公元前4世纪被马其顿王国入侵,历经十年,灭了波斯帝国,建立起马其顿王国。
教师根据学生所需,适当补充亚历山大和马其顿王国所实行的制度。(依旧实行波斯王国的行省制度,任用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担任官职,传播希腊文化。)
马其顿王国的疆域到达了印度地区,此时的印度产生了另外一个奴隶制王朝——孔雀王朝。佛教此时在孔雀王朝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对比,使学生感受到罗马帝国的幅员辽阔
结合教材上罗马帝国的示意图,了解罗马帝国的疆域,并知道这个时期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史料二: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
“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史料三:All roads lead to Rome.
运用史料说明当时罗马帝国的繁荣
留下讨论:为何罗马帝国如此强盛,会在后期分崩离析?
学生根据课本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
展示出三大帝国建立的时间及简单的信息,得出武力征服是文明扩张的一种方式,以史料分析来评价一下武力征服的利与弊
史料四: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
史料五: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如:今天人们都熟知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数学和物理学。
史料六:叙利亚境内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希腊风格)
得出结论:扩张战争充满着暴力和灾难;扩张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三模块
“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
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请阅读课本第三目史实,加以提
炼概括说明。
(1)农耕技术和冶铁技术的交流
(2)神话和雕刻的传播
(3)字母文字演化出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多种字母
学生自主进行概括,培养其归纳总结的能力
展示出西汉与罗马交往的示意图,体现当时中西方文明的交往的桥梁
并根据探究与拓展一起讨论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交往的影响。
知道文明扩张的方式不是只有武力征服,还有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也会促进文明的扩张
使学生能够从帝国兴衰存亡中,体会到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中,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永恒的追求和主旋律。
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之,古代文明的扩张造就了大帝国,而帝国的发展与扩张使得不同地域之间的文明有了联系。
思考题: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和其他文明或者帝国之间交往的史实,这些交往对中国古代产生了哪些影响?
作业
完成相关配套的联系,复习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预习下节课程的内容
板书设计
以纲要式的板书呈现本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简化记忆,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收获很多新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鉴于本人从事教育事业时间还短,有些方面的设计经验尚且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增进自己的知识与教学技能,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恳请各位专家的批评和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