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例题
谈话:手工课上,小猴和小猫进行折星星比赛,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屏幕。 课件呈现例题:指名说结果。
(1)学生回答
小猫 小猴
38 34
问:看了这些图片,你知道了什么?同桌讨论。
问:谁赢啦?
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
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
(2)、你怎么看出多一些的?38和34比较接近,38比34多一点点。
所以,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
(板书“多一些”)
问:谁比谁多一些?指名说完整。
和同桌说。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少一些”)
谁来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也就是多少比多少多一些,多少比多少少一些?
生:38比34多一些,34比38少一些。
(3)小狗也来了,要和小猫一比高低。结果,小猫做了38个,小狗呢?做了10个.
问:小猫做的比小兔少一些?
因为38比10多得多,所以小猫做的比小狗多得多。
还可以怎样说?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和你同桌说。
指名说。
齐说。
(4)小结:
2、教学试一试。
讲述: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情不自禁地数起水果来。
小熊说:“苹果有4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
生:38比40少一些,先排除掉。43比40多一些,也排除掉。
该打哪个勾?
二、 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活动一:小裁判
课件展示:小明和小芳在拍球的情境及对话。
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少一些,你认为哪个答案最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活动二:猜金牌
课件展示,提问:英国货的多少枚金牌?中国呢?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
3、活动三:去春游
课件展示:38人去春游。
提问:坐哪辆车比较合适?
为什么不选30,为什么不选50?
4、猜数游戏。
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两堆本子,矮的一堆有20本,高的一堆有多少本?谁能猜到?
比数游戏
同学们拿着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说一说。
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