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26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26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4 20:37: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如人口增长、教育的普及以及城市化等问题。
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学习过程】
任务一:
1、阅读课本23页,说出工业国家带来的社会变化
通过自主阅读,学生能说出:
人口增长。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阅读课本24页,说出工业国家带来的社会变化
大众教育
点拨教育的相关知识点: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学生自主找出教育普及的作用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任务二:
1、阅读课本24.25页,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程。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任务三:
1.阅读课本26页,结合材料,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
材料:1952

12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材料: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
学生得出结论: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2、深入思考: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通过思考,学生能答出:
有益的变化: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有害的变化: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3、深入思考: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总结: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
1
、推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推广
3
、促进了
______________
4
、造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
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2、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和图片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框架图答案
1、推动了人口增长
2、大众教育得到推广
3、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4、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习题答案
1、B
2(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工业革命的推动
(2)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02
01
学习目标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如人口增长、教育的普及以及城市化等问题。
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双城记》
人口增长
代表国家(人口增长情况):
英国(19世纪前50年,人口从900万増加到1800万);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
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政局稳定。
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地位提高创造条件)
工业革命促使劳动力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后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妇女在
工厂里做工
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大众教育
(目的:为了工业化的需要)
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近代法国课堂
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
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城市化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资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个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
曼彻斯特
资料2: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
纽约
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问题
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
《英国社会史》
结合视频和材料研读,说说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三.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空气污染
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环境污染
1952

12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
思考: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
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
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敛形成。
思考:
这幅漫画作反映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社会矛盾激化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变化:
有害的变化:
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社会进步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
教育普及
城市化
社会矛盾激化
环境污染
课堂小结
1、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
2.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

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A
材料一: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材料二: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