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同步检测(word含答案和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同步检测(word含答案和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03 20: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6.1《亚洲及欧洲》同步检测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
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876558218587
亚洲纬度跨约 70°,经度跨约 150° B.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a、b、c 所处亚洲分区分别是西亚、南亚、东南亚D.亚洲只跨了热带和北温带
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
自西向东流入海洋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自北向南流入海洋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 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各地 的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亚洲的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所以亚洲中部的降水最多D.亚洲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
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B.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
C.长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D.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河
读“世界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图,在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全部属于亚洲的一组是
( )
印度、美国、日本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C.中国、巴西、尼日利亚
D.俄罗斯、印度、韩国
如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示意图”,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187655897718
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7.欧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全部位于北半球,东与亚洲相连B.全部位于西半球、西临大西洋 C.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与亚洲相连D.大部分位于西半球、西临大西洋
欧洲的地形特点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A.大陆性特征显著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海洋性特征显著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尼罗河 B.莱茵河
C.多瑙河
D.伏尔加河
关于欧洲西部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 A.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较稀疏的地区
B.在工业区,人口较稠密
C.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D.欧洲人大多数是美洲人的后裔
全球共划分成 24 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多少经度( ) A.12 B.15 C.24 D.36
为了避免出现日期上的混乱,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 )
A.0°经线 B.0°纬线 C.160°E 经线 D.180°经线
当我们(北京东八区)3 月 25 号下午四点半正在进行地理单元考时,伦敦 (中时
区)的小朋友可能正在( )
A.上课 B.放学回家的路上
C.吃午餐 D.看晚间新闻
民航资源网【精品】1 月 2 日消息:【精品】1 月 1 日美联航 UA890 航倒流班从上海出发,飞往旧金山.最后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居然是【精品】12 月 31 日,出现“时光倒 流”的原因是( )
自东 12 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自西 12 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自东 12 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自西 12 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A.波德平原

B.东欧平原
C.西欧平原 D.里海沿岸平原
欧洲南部重要的山脉是( ) A.安第斯山脉
B.阿尔泰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人喜欢喝咖啡,但这里并不产咖啡,说明欧洲缺失(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19.欧洲注入黑海的著名国际河流是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幼发拉底河 D.密西西比河
欧洲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这种景观主要分布在( ) A.挪威 B.瑞典
C.芬兰 D.冰岛
二、解答题
读图,回答问题
1909052191126
5181600235597600760823559768320922355977658100235597写出 A、B、C、D 所在的时区:A B C D
25648922444746934200244474向 每过一个 时区,时间要增加一个小时,向 每过一个时区,时间
60838082429503886200687958要减少一个小时.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 (加、减)一天.
5588508206882当中时区为上午 8 点时,北京时间为 点.
(加、减)一天;由西十二区
47884082399031876558812927世界上跨时区最多的大洲是 洲 . 22.仔细观察亚洲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从地球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处 带。
从海陆位置看,西与 A 洲接壤,西南以 C 运河与 B 洲为界;东临 E 洋,D 为 洲;南临 F 洋,北临 G 洋。
23.读上面“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码所代表气候类型名称:
2145792240157① 气候,
2145792384314② 气候,
2145792384061③ 气候,
2145792381266④ 气候,
2145792381012⑤ 气候,
2145792379742⑥ 气候.
在图中用字母填注下列气候类型分布的位置.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7784592208660河流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亚洲西部河流少水量小的原因是: . 24.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51694082252978267700225297(1)A 亚欧两大洲分界线上的山脉: B 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
38481002357126781800680720C 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
50032912353312488692680338(2)D 是河,它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南注入 湾。

海;E 是 河,它自西北向东
5181600217309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33909001918966972300191896亚洲河流呈 状分布,反映它的地势特点是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探究资料: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探究过程:
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是因为 。(2)结合图,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

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 (自然因素) 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探究结论: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1909052114671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品】5 月 15 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上午 10 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习近平敲下木槌,宣布圆桌峰会开幕.
34411916460484343400646048在纽约(西五区)留学的小明同学想观看开幕式直播,感受祖国如今的强大,他 应在【精品】5 月 日 时观看.
3721608203835某商船在经过 A 海峡时遇到了强烈的地震灾害,该区域地震强烈的原因主
34792912203564800600220356要是位亚欧板块、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频繁.
6984492210185下列不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所在大洲分界线的是
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山脉

土耳其海峡D.马六甲海峡
4126991206882某贸易船队在航行到 半球(填:“东”或“西”)B 海域时遭遇风浪袭击,
6489191684022船只受损,发出求救信号后原地待援,某国巡航舰队正好在C 海域执行巡逻任务,接到求救信号后以每小时 110 千米的速度前往救援,大约 小时后可到达B 海域.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亚洲的纬度范围约80°N-10°S,纬度跨约 90°,经度范围约是
30°E-180°-170°W,经度跨约 160°,所以 A 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160°E 穿过亚洲的东部,所以 B 错误;读图可知,a 是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b
是印度半岛属于南亚,c 是中南半岛属于东南亚,所以C 正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
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所以D 错误。考点:该题考查亚洲的位置。
2.D
【分析】
【详解】
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点,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故地势特点是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原因,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3.D
【解析】本题考查了亚洲的气候特征。亚洲的西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故 A 不正确;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分旱雨两季,且雨热同期,故B 不正确;亚洲中部远离内陆, 降水少,故 C 不正确;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故D 正确。故选D。
4.C
【解析】
亚洲地势中不高,四周低,河流众多,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河。所以根据题意选 C。
5.B
【解析】
本题考查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亚洲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美国位于北美洲,巴西位于南美洲,尼日利亚位于非洲,俄罗 斯属于欧洲国家。故选 B。
6.D
【详解】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故选 D.
【点睛】
7.A
【解析】
试题分析:欧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西临大西洋,东与亚洲相连。 考点:欧洲的位置
8.C
【分析】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 曲折的一个洲,多半岛、岛屿、港湾和内海。
【详解】
欧洲的平均海拔为 340 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和中部,平原有东欧平原、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故选项C 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形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9.D
【详解】
亚洲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海洋性特征显著,其气温年较差 小,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故选 D。
【点睛】
了解亚洲气候特点和欧洲的气候特点。10.C
【解析】
试题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多平缓,其中流经国家最多的 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河流的有关知识. 11.B
【解析】
试题分析:A.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B.欧洲西部的工业区人口较稠密.故符合题意.
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故不符合题意. D.美洲人大多数是欧洲人的后裔.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欧洲的人口与国家12.B
【解析】全球共划分成 24 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 15°,故答案选 B。13.D
【解析】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 分界线,并把这条经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故选:D。
14.A
【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即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 12 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所以,不同的地点往往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故选:A。
15.A
【解析】日界线的西侧为东经度,则为东十二区;日界线的东侧为西经度,则为西十二区, 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应加一天,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应减一天。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欧平原。波德平原面积约30 万平方公里,东欧平原近400 万平方公里,西欧平原是法国最大的平原。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气候、欧盟等知识。17.D
【解析】
试题分析:①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欧洲的平原西起大西洋岸, 东至乌拉尔山,形成横贯欧洲中部的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大的山脉.欧洲北部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②全洲平均海拔约 360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③欧洲地形受冰川影响较大.
解: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北部为斯堪的 纳维亚山脉.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的地形,属于基础性题目.学习时应联系地图. 18.B
【解析】
【详解】
欧洲西部多为经济发达国家,这里集中了很多工业大国如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它们 的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其余国家则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因地制 宜的发展有特色的工业部门,这一区域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侯,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牧业,所以他们通常以牛羊肉为食,欧洲人喜欢喝咖啡,但这里并不产 咖啡,说明欧洲缺失热带气候,故选 B
19.A
【解析】
欧洲河流受地形、气候和海陆轮廓的影响,河流密集短小,水流平缓,水量丰富,航运价值 高,故选 A。
20.A
【解析】
由题目可知,欧洲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这种景观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和 芬兰没有幽深的峡湾,冰岛没有曲折的海岸,故选A。
21.(1)西五区;西二区;东六区;东八区;(2)东;西;减;加;(3)16;(4)南极
【解析】(1)从图中看出,中时区所在的中央经线为 0°经线,从 0°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为中时区,由中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 12 个时区,因此 A 处为西五区,B 处为西二区,C 处为东六区,D 处为东八区。
每隔 1 个时区就是相差 1 个小时,由于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的时刻,因此向东每过一个时区,时间要增加一个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时间要减少一个小时;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中时区与东八区两地之间相差 8 个时区,也就是相差 8 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
当中时区为 8 点时,北京(东八区)应为 16 点。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因此南极洲是世界上跨时区最多的大洲。22.(1)东;(2)北;(3)北温;(4)欧;苏伊士;非;太平;北美;印度;北冰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的地理位置相关知识,需要识记的是亚洲的地理位置,包括亚洲的半球位 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相关知识。
【详解】
读图可知: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从地球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南北跨越了“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个温 度带,大部分地处北温带。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红海, 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所以 A 是欧洲,C 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B 是非洲,E 是亚洲东临的太平洋,D 为北美洲, F 是亚洲南临的印度洋,G 是亚洲北临的北冰洋。
23.(1)温带大陆性;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高山高原;热带沙漠;温带海洋性;
(2)
1677529129944
(3)亚洲西部降水少
【解析】(1)读图可得,①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温带季风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是高山高原气候,⑤是热带沙漠气候,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 半岛和中南半岛。
河流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亚洲西部河流少水量小的原因是亚洲西部降水少,该地区
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气候有关知识。24.(1)乌拉尔山脉;贝加尔湖;里海;
印度;阿拉伯;恒;孟加拉;
温带大陆性;
辐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解析】读图可知:A 是亚欧的分界山脉乌拉尔山脉,B 是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C 是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2)D 是印度河,它自东北向西南注入阿拉伯海;E 是恒河,它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从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看出,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气候,该气候特征 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地势的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反之河流的流向反映地势的高低,“亚洲的河流多发源 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分布”这反映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 低。
25.(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黄河大部分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流量小;长江大部分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多,流量大(意思正确即可)
河流 (4)地形
(5)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读图分析即可。
【详解】
读图可知,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为主。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是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流量小,长江流经地区降水多, 流量大。
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 作用。
青藏高原夏季气候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因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所以主要受地形因 素的影响。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 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6.(1)14;21;(2)马六甲;太平洋;印度洋;(3)D;(4)东; 5
【解析】
北京位于东八区,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相差13 个时区,就相差13 个小时,东边的时刻早, 东加西减,所以当北京5 月 15 日 10 时,就是纽约时间的5 月 14 日 21 时。
读图可知,A 是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从板块的分布看,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分界线,土耳其海峡和乌拉尔山是亚欧两洲分界线,马六甲海峡不是 大洲分界线。所以根据题意选D。
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由此可指,B 点位于东经65°位于东半球。一个经线圈的长度约等于赤道的长度,所以一条经线的长度约为2 万千米,一条经线共跨越了纬度 180°,救援船只航行的时间是(20000÷180×5)÷110=5.3小时。所以救援船只所需的时间约为5 小时。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一带一路经过地区的地理事物,读图分析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