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1
2
3
4
A
D
D
A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5
6
7
(1)北京的申奥标志由一个挥舞着彩带的运动员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2”组成汉字的“冬”字。图标下边写有拼音字样的“北京”,标注2022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为“北京”。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 (2)示例:把友谊传递,长长红丝牵万线
错别字
爆
承
挟
峰
改正
暴
成
携
锋
D
8
10
11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9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定(diàn) 目睹(dǔ) 姊妹(zǐ)
B.襁褓(qiǎng) 挚爱(chì) 束缚(fù)
C.萦绕(yíng) 枷锁(jiā) 召唤(zhāo)
D.拙劣(zhuó) 崭新(zhǎn) 歧途(qí)
?
A
?
?
?
?
?
?
?
?
?
?
?
zhì
zhào
zhuō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爆风骤雨 担惊受怕 相辅相承 朝气蓬勃
挟手并进 针峰相对 残败凋零 无所畏惧
错别字
改正
爆
暴
承
成
挟
携
峰
锋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________下举行的。
(2)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________。
(3)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________,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A.气氛 推荐 时期 B.氛围 推崇 时代
C.氛围 推荐 时期 D.气氛 推崇 时代
D
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
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
推荐,介绍。
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
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具有一定特征的、较长的时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王林同学首当其冲,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
B.在科幻迷看来,作者能否在小说中自圆其说,是小说成败的很大因素之一,而这,比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难。
?
?
?
?
?
?
?
?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望文生义。
C.流走的光阴,逝去的生命,破碎的镜子,行将就木的爱情……都是无法挽回的——道歉,不行;哭,更不行。
D.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任何企图使世界分崩离析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
?
?
?
?
?
?
?
【答案】A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B.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C.月亮湾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D.为了防止大灾之后大疫,驻地部队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前线。
C
A项语义重复
B项搭配不当
就
C项语序不当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B.本文是作者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C.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使人类平和自信,包括并超越了竞技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D.“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破晓的黎明”比喻奥林匹克即将迎来崭新的明天。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答案】D
7. 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下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你简要介绍该标识。
北京的申奥标志由一个挥舞着彩带的运动员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2”组成汉字的“冬”字。图标下边写有拼音字样的“北京”,标注2022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为“北京”。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
(2)有同学写了两句话,以此向世界各地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用那方块字,把盛情书写,片片雪花做请帖,请你来滑雪。
编个中国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来联欢。
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语意要连贯。
示例:把友谊传递,长长红丝牵万线
8.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60页第8-11题。
演讲者
演讲目的
演讲风格
闻一多
悼念李公朴
慷慨激昂
(1)
回到战斗岗位表心声
(2)
雨果
悼念巴尔扎克
(3)
在基于对题干所给材料的理解下进行分析,按照表格所给提示进行填写。
保尔
热情洋溢
崇敬肃穆
9. 概括梳理【材料三】的演讲思路。
①哀悼一位天才作家;②他的现实主义作品有着历史价值、革命锋芒;③总结全文,表达对巴尔扎克生命境界的敬仰。
本题考查文章阅读理解以及概括的能力。
10. 揣摩下面的演讲词,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借鉴【材料二】,从表情和动作角度设计这句话的演讲技巧。)
读这一句宜握紧拳头、挥动拳头,目光坚定、炯炯有神,神情严肃。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饱满”为何要重读?)
“饱满”重读,能突出巴尔扎克精力充沛、创作丰富,成就卓越、贡献巨大,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结合语句的内容进行分析。
11. 三则材料都谈到了生与死,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请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他们生死观的理解。
开放性问题,结合材料内容以及题干的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在民主斗争年代,为追求真理正义,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惜牺牲生命;在建设发展时期,即使身处困境,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用好生命,无私奉献;在革命进步的队列中,就要洞察生活,升华生命,创造价值。(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