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8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和差问题苏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8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和差问题苏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3 21: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和差问题 时间
学 习

标 1.通过直观演示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和差问题的特点及其解题思路,学会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2.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3.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解决问题的习惯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掌握和差问题的特点及其解题思路
资源引用 麻绳
学具准备 两根不同长短的麻绳 课时 第一课时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48页——4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小花有18元钱,小丽有60元钱,他们一共有多少元钱?小丽比小花多多少元钱?小丽给小花多少元钱她俩就一样多了?
2.学校举行课外活动时,我们班跳绳人数比拔河的人数多6人,跳绳和拔河的一共有40人。你知道咱们班跳绳和拔河的各有多少人吗?
3.妈妈买来巧克力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强,每人12块。如果小明比小强多分4块,小明和小强各分多少快?
4.说说你的收获。
导学流程 设计意图 预设的师生活动
一、才艺展示,激发兴趣 介绍麻绳
二、资源应用,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学校举行课外活动时,我们班跳绳人数比拔河的人数多6人,跳绳和拔河的一共有40人。你知道咱们班跳绳和拔河的各有多少人吗?
问题1 阅读题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2 要想求出跳绳和拔河的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做?
三、小组合作,概括方法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和主动寻觅知识,进而体会到增长知识的成功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和主动寻觅条件之间的联系。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搞清跳绳和拔河之间的人数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试着用线段图表示跳绳与拔河之间的人数关系。
导学流程 设计意图 预设的师生活动
问题3 你是怎样求出跳绳和拔河的各有多少人的?请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师生互动
问题4 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老师还带来了两根长短不同的麻绳,哪个组的同学能用这两根麻绳把你们讨论的情况直观演示一下呢?
通过小组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互补,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小组合作得出可以先求拔河的人数,也可以先求跳绳的人数。
学生汇报时说出自己的想法,明确解决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及时点拨。
导学流程 设计意图 预设的师生活动
五、拓展延伸 整理提高 问题5 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妈妈买来巧克力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强,每人12块。如果小明比小强多分4块,小明和小强各分多少快?
问题6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和差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总结反馈,学生及时梳理知识,交流心得,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给予指导。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互相评价鼓励,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板 书

计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和差问题
40-6=34(人) 40+6=46(人)
拔河:34÷2=17(人) 跳绳:46÷2=23(人)
跳绳:17+6=23(人) 拔河:23-6=17(人)
答:跳绳的有23人,拔河的有17人。
个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