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阳五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地理试题
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鼓励农户不仅种植特色农作物,而且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其内涵是指“1×2×3”,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
B.
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
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
D.
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下列我国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A.
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精准农业
B.
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
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杂交水稻种植
D.
以林、草、粮、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如图为20世纪不同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
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是50亿立方米时,湖泊的面积约为
A.1500平方千米
B.1800平方干米
C.2000平方千米
D.2500平方千米
5.
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
——容积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
②泥沙淤积
③围湖造田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下面左图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下右图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6.
如左图所示,在右图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
A.
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
B.
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
C.
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
D.
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
7.
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
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
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
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8.
壶源溪流域多个乡镇荣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下列措施和行为合理的是
A.
村民在河流中采砂取石,创收致富
B.
在河流周边建立规模化牲畜养殖场
C.
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和造纸厂
D.
适度开发漂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潜在蒸散量(
可能蒸发量)
是指在保持充分供给水汽的土壤或水面,经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而能够达到的最大蒸发量,可以用来表示大气环境促使地面蒸发的综合能力。如图示意青海湖流域年均潜在蒸散量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导致青海湖流域5月与7月潜在蒸散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植被
C.海拔高度
D.空气相对湿度
10.
据图判断,青海湖流域最干旱的时间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青海省比,青海湖流域实际蒸发量:
A.减小幅度更大
B.减小幅度更小
C.增大幅度更大
D.增大幅度更小
3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2分)
材料一 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
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 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澙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 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4分)
(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环岛沙堤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6分)
(4)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近年来,武汉成功举办了众多大型国际、国内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不仅促进了武汉的赛事场馆建设,也培养了大批竞赛组织管理人员和各项高水平运动保障工作团队。世界第七届军运会(设27个竞赛项目,其中既有足球、篮球、排球等奥运项目,还有军事五项、空军五项、海军五项、定向越野和跳伞5个军事体育项目)于2019年10月18日-
27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武汉成为世界首座承办军运会所有比赛项目的城市,世界为之瞩目。
材料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拥有我国光电子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目前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园区产业收入将突破2万亿元,产值达到3000亿元。武汉正从传统的“钢城”向“光城”转型升级。
材料三武汉天兴洲是长江众多江心洲之一,漂移速度较快,洲边距岸最近700米,形成至少800年。史料记载,同浩4年开始有人居住,1949年后围垦,洲上保留了建国以来历次农村变革的风貌。2003年12月9日天兴洲长江大桥工程奠基,天兴洲洲头守护工程动工建设。2004年天兴洲长江大桥动工兴建,2009年底建成通车。
材料四
图5示意长江黄金水遣通航区域及武汉周边地区
(1)说明武汉承办军运会的优势条件。(6分)
(2)简述促使武汉从“钢城”向“光城”转变的原因。(6分)
(3)分析天兴洲形成近千年,但岛上建筑多为近百年的原因。(6分)
(4)简述修建天兴洲洲头守护工程的意义。(6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湾里是南昌市重要风景区,主要景点集中在梅岭镇附近。为改善游览条件,政府投资兴建了连接梅岭镇的景观休闲绿道。该项工程总里程约为7.5公里,路面采用环保透水混凝土工艺,全程共设3个休闲观光亭。下图是该景观休闲绿道区位略图。
说明该景观休闲绿道建成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湖区有41个岛屿和7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数量达近百万只。随着人口的增长,围湖垦殖、过度捕捞、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造等开发活动使鄱阳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鸟类栖息地面临威胁。下图为鄱阳湖保护区候鸟栖息期示意图。
说出鄱阳湖冬、夏候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简析鄱阳湖在开发过程中对鸟类栖息地造成的主要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1.
B
由材料可知,“第六产业”的概念,是鼓励农户不仅种植特色农作物,而且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说明特色农作物为关键,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可以促进茶园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故选B。
2.
D
“第六产业”是在现有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并不一定要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A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信息,B错误;由材料中“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可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延长产业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振兴农村农业可以间接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D正确,C错误。故选D。
3.
B
“第六产业”的内涵核心是依托农业,发展农业加工、销售,拓宽农业类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强调的是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选项A、C强调农业科技,但农业形式较单一,排除AC;D选项的类型多元,但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不够,突出的是农业的因地制宜,排除D;B选项依托农业,结合第二、第三产业,突出农业的综合发展和产业链延伸,B最接近。故选B。
【答案】4.B
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主学习能力与读图析图能力
4.B
通过90年代水位——容积线,找出50亿立方米的水位点,再根据90年代水位——面积读出面积。
5.D
50-70-90年代水面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都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湖泊变浅;50-70-90年代水位相同的条件下,面积都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湖泊变小;故选D。
【答案】6.
D
7.
C
8.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及热力环流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难度较大。
6.
D
读图可知,在甲地等高线稀疏为平地,A错。甲地地势平坦,人类活动密集,B错。在乙地(为山脊部位)应借助山脊气流上升,C错。由于白天山脊地区气温较夜晚高,上升气流强烈,D对。故选D。
7.
C
读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起飞场位于山脊中,①错。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②对。起飞场海拔约410米,山麓海拔在0-50米之间,两地落差约370米,③对。而该地位于北纬30°附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④错。故选C。
8.
D
在河流中采砂取石,会产生环境问题,不利于持续发展,A错。在河边建设牲畜养殖场会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B错。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等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C错。可以适度开发漂流及农家乐等项目,既包含环境又可持续发展,D对。故选D。
【答案】9.D
10.B
1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个统计要素的相关性图像阅读与分析能力
9.D
采用排除法,图中显示5月的蒸发量大于7月,而5月的气温和植被都不如7月,故排除;海拔因素是固定的,故排除;故选D。
10.B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异看,四个4月的蒸发量减去降水量的值最大,故4月最干旱。
11.C
根据题干“潜在蒸散量(
可能蒸发量)
是指在保持充分供给水汽的土壤或水面,经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而能够达到的最大蒸发量”,当气候变暖,青海湖结冰的时间将变短,周边植被将更茂盛,保持充分供给水汽的土壤或水面,经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的条件更充分,故选C。
36.(22分)
【答案】
(1)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2)地壳挤压抬升(隆起)使甘泉岛周围海水较浅;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环形浅滩;海浪从深海区携带泥沙,在浅水滩上减速沉积。
(3)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中间低地接纳雨水(淡水)后下渗,成为井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井水含盐量小。
(4)完善通信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被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
【解析】
第(1)题,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可从温度带和季风两方面分析。
第(2)题,注意要解释“环岛”“沙堤”成因。环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沙堤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
第(3)题,海岛中井水(属于地下水)为淡水,从补给上看,应该是海水补给较少、雨水补给较多,这又与材料中提及的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环绕、中间为平地有关;另外,注意材料中提及“出露最晚”说明蒸发积累的盐分少。
第(4)题,该岛远离大陆,必须要有通信设施;位于热带海洋中,房屋建设要注意防台风与海潮;海岛生态脆弱,要注意保护环境。
37.(24分)
【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九省通衢”,交通方式齐全,通达度好;长江中游特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面积大,水域广,满足所有赛事对场地的需求;赛事组织经验丰富;(每点2分,任答对三点得共6分)
(2)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国家政策支持创新改革;高校研究机构众多,高素质人才集聚,科技快速发展;光电子产业经济效益好,大幅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每点2分,共6分)
(3)防止沙洲移动,确保主桥墩的地质安全;减缓下游河道抬升淤塞,有利于防洪、行洪;保护洲上历史文化遗迹(居住人的生命和房屋安全)。(每点2分,共6分)
(4)早期河岸用地能够满足人们使用,对沙洲开发的需求小,故开发较晚;四面环水,距岸较远,开发难度大;夏季多洪水,沙洲发育过程中常被淹没,建筑难以持续保存。(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1)举办国际赛事需要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场地、组织经验等条件支持。
(2)本题重点抓住“促使转变”,需要紧扣时代发展背景、自身发展条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优于传统工业的方面。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区,是我国三大智慧密集区之一。
(3)天兴洲近年来以年均110米以上的速度向下游漂移,且漂移速度正在加快,而天兴洲大桥众多桥墩建在沙洲上,需要确保桥墩安全;天兴洲下游是长江拐弯处,若一直向下流动,将会淤塞河道,阻碍流动;沙洲上保留众多历史遗迹,保护沙洲,对于保护农耕文明和中化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早期两岸土地面积能够满足人们使用,对开发沙洲的需求小,故开发较晚;沙洲早期较面积小,距河岸较目前的700米更远,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长江流域主要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淹没沙洲,冲毁建筑。
43.(10分)
【答案】
增加景区交通线路,缓解交通压力;人车分流,保障交通安全;增加游览通道,便于欣赏沿途风景;设立观光亭,改善观景条件;采用透水材料,防止路面湿滑(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解析】
为改善游览条件,政府投资兴建了连接梅岭镇的景观休闲绿道,增加景区交通线路,缓解交通压力;休闲绿道人车分流,保障交通安全;增加游览通道,便于欣赏沿途风景;全程共设3个休闲观光亭,改善观景条件;路面采用环保透水混凝土工艺,防止路面湿滑,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44.(10分)
【答案】
特征:夏候鸟栖息期集中在4~9月(与鄱阳湖汛期一致);冬候鸟栖息期集中在9月~次年4月(与湖泊枯水期一致)。
影响:围湖垦殖导致鸟类栖息地面积减少;涸泽而渔导致鸟类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造导致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水体污染加重。
【解析】
读图可知夏候鸟栖息期集中在4~9月(与鄱阳湖汛期一致);冬候鸟栖息期集中在9月~次年4月(与湖泊枯水期一致)。鄱阳湖在开发过程中围湖垦殖、涸泽而渔、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造破坏湿地,使鸟类栖息地面积减小;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