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
冰
水
水蒸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吗?
蜡
由
固
态
变
为
液
态
铁、钢由固态变为液态
滴水成冰
正在消融的冰凌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化
例如:
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蜡烛熔化为烛滴、钢铁熔化、冰熔化为水等。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
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先熔化再凝固
提出问题:熔化的条件?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
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
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不变也可能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
了解实验装置,如何使用酒精灯和温
度计。
2
明确步骤。
(1)实验装置:
铁架台
酒精灯
烧杯
试管
温度计
海波
水
石棉网
(1)实验装置:
石棉网的作用:
温度计的作用:
钟表的作用:
使烧杯受热均匀
观察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记录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3)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酒精灯使用!
(2)为什么要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
使海波受热均匀(水浴法)
(4)实验步骤
按照要求安装好实验器材。
待温度升至40oC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
在海波或者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
~
5次。
将所记录的温度填入表格中。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9
52
56
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40
42
45
47
52
58
64
70
78
石蜡熔化过程记录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海波与石蜡熔化图像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海波熔化图象
分析与论证
:
1
绘制图象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9
52
56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40
42
45
47
52
58
64
70
78
海波
石蜡
2
分析海波的熔化曲线:
AB:海波吸热温度升高
仍然是固态
B点开始熔化
C点熔化完成
BC:熔化过程,海波吸热温度不变(48℃),为固液共存态
CD:吸热,温度升高为液态
整个熔化过程中,蜡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明确的熔化过程和熔化温度。
分析石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3
结论:
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8℃)
。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常见的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食盐晶体
冰
松香
沥青
1.晶体熔化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2.晶体熔化特点:
(1)熔化时继续吸热;
(2)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
没有熔点
2
熔化特点: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
熔化条件:持续吸热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
410
银
962
冰
0
铁
1
535
铝
660
固态水银
-39
钢
1
515
铅
328
固态酒精
-117
灰铸铁
1
177
锡
232
固态氮
-210
铜
1
083
萘
80.5
固态氧
-218
金
1
064
海波
48
固态氢
-259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一些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钨
3410
铁
1535
钢
1515
灰铸铁
1177
铜
1083
金
1064
铝
660
铅
328
锡
232
萘
80.5
硫代硫酸钠
48
冰
0
固态水银
-39
固态甲苯
-95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氮
-210
固态氧
-218
固态氢
-259
(1)为什么用钨做灯丝?
(2)能否用铝锅炼铁?
(3)铁、铜、铝在常温下是
态,水银在-30℃时是
态
(4)酒精在-100℃时是
态,氢在
-260℃时是
态
(
5)
水在-2℃时是__________________
态.
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即熔点是晶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它来鉴别物质.
阅读思考
2.黑龙江北部的漠河镇
气温曾经达到过-52.3℃,
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温度计?
答: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的凝固点
是-39℃,水银早凝固了,测不出温度值。
从表中看出,应该使用甲苯或酒精做测温物质
的温度计。
四、凝固
(1)DE
段表示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选填“吸”或“放”),温度__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___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液
放
降低
固液共存
放
不变
固态
放
降低
分析海波的凝固曲线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4.
晶体凝固特点:
(1)继续放热;
(2)温度不变。
非晶体
没有凝固点
凝固条件:持续放热
3
凝固特点:持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中化雪冷有什么道理?
熔化吸热
2.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
可以防止菜被冻坏,为什么?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应用: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冷冻食品保鲜
1.晶体熔化过程特点: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特点:温度不断升高,继续吸热。
2.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同一种物质:熔点=凝固点。
4.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小结(共29张PPT)
第五节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2050年喜马拉雅冰川
珠峰冰川在退缩
这一切都起因于全球变暖……
什么是全球变暖?
NASA卫星测绘地图展示全球变暖趋势
在最近10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大约增长了0.8摄氏度。科学家使用电脑模型对将来的气候形势作出预测,与现在的气候状况相比,到21世纪末,平均气温会增长1.1-6.4摄氏度。
全球变暖是一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
全球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的加剧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
大气中温室气体(CO2、CH4、O3、CFC11)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大量长波热辐射线,温室气体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http://qingyuan_huanbao.blog./
1.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温室气体(以co2为主)
增多原因
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2.人口剧增因素
温室气体(以co2为主)
增多原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3.土地植被、海洋生态遭破坏
温室气体(以co2为主)
增多原因
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地表水域逐渐缩小,
降水量大大降低及海洋生态破坏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
全球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1、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
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12度,海平面上升66米,各大洲海岸线改变,全球许多大城市将淹没(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例如大洋洲岛国图瓦鲁已被水淹没。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2)
海岸被冲蚀,如果沙滩被海水淹没,人们会失去很多乐趣。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2.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3.
生物多样化丧失、生态系统破坏
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发现很多未知的新物种。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南极发现新生物
4.农作物方面
(1)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
(2)高纬度地区作物生长延期,产量增加。
(3)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洪灾或异常天气,导致农作物减
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5.威胁人体健康
(1)增加疾病发病率;
(2)增大疾病传播范围;
(3)夏季气温持续升高,人口死亡率
上升。
6.政治经济改变,冲突和战争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优质粮食、水源和土地的减少,会使威胁全球安全的隐患增多,从而引起冲突和战争。
7.新的冰川期来临
全球气候变暖危害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
面对如此局面,我们不禁思索:人类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每个地球人都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来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对化石燃料的限制
改善汽车燃料,鼓励使用天然瓦斯,鼓励使用太阳能,利用生物能源作为新的干净能源,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2.氯氟碳化合物限制使用,使用氯氟碳化合物可行代用品。
3.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4.设法挖掘海洋吸收碳的潜力。
5.适应气候变化(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新的农业生产结构)。
6.国际合作。
7.技术层面上的一些奇思妙想。
人造树
远离太阳,降低光照
太阳盾
技术层面上的一些奇思妙想
用水泵驯服飓风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http://qingyuan_huanbao.blog./
我们的低碳生活
http://qingyuan_huanbao.blog./
我们的低碳生活
NOT
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举例说说使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3.为了缓解全球变暖,人类可采取哪些对策?
4.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思
考(共17张PPT)
1、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要
热
凝固: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要
热。
2、晶体熔化的特点:
热,温度
。
熔化
凝固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固态
液态
气态
固
液
放
液
固
吸
吸
保持不变
温故知新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汽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回到液态的过程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沸
腾
蒸
发
怎么判断水是否沸腾了呢?
水沸腾的现象是怎样的?
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温度会如何变化?
实验目的:
(1)观察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
(2)测量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温度计、秒表、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纸板、铁架台
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点燃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沸腾后再记录三次,同时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数量和大小的变化情况。
(4)熄灭酒精灯后,观察水是否保持沸腾。
(5)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
温度/℃
85
?
?
?
?
?
?
交流与合作讨论
现象:
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上升过程,逐渐变小
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上升过程,逐渐变大
归类总结:
1.沸腾是在________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_______的汽化现象。
一定温度
内部和表面
剧烈
2.沸腾时不断吸热,但
不变
温度保持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评估交流
1.你在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时多少?大家都一样吗?为什么?
2.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是如何节省加热的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纸锅烧水
最后纸锅燃烧了吗?为什么?
蒸发: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蒸发是在__________在液体________进行的_____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要吸热
蒸发时要________,起__________作用。
任何温度
表面
缓慢
吸热
降温
分析以下现象,说说那些因素会影响蒸发的快慢?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______,在阴凉处晾晒干得__________
液体温度
现象2:衣服打开晾晒干得________,弄成一团就干得________
液体表面积
现象3:秋天有风的天气里衣服干得________,没风的时候干得________
空气流动速度
快
快
快
慢
慢
慢
课堂小结
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汽化的两种形式
3.沸腾的特点
4.沸点
5.沸腾的条件
6.蒸发的特点
7.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谢
谢(共22张PPT)
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漠车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奇怪的事发生了:他们发现......
他们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哪有雪的影子?
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夏训诚研究员也不能解释这种现象.雪到哪儿去了?气温一直在零下十四五度左右,天空阴沉,不见阳光,就是雪化了,沙土也至少应该是湿的,可抓一把土,手感依然干爽疏松.
12.4升华与凝华
探究实验
碘的升华、凝华
实验器材:烧杯、热水
1、猜想:把碘加热会
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给碘加热,你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3、停止加热,看到了什么现象?
4、实验中为什么要加热,不加热行吗?
冷却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观察现象并讨论、交流:
加热前:碘是
态的物质
加热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把你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固
气
吸
放
固
固
气
一、升华:
1、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条件:升华吸热---升华制冷。
结论
二、凝华:
2、条件:(遇冷)
凝华放热。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想一想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其它升华与凝华的现象呢?
冰花
思考: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冰花
雾凇
先分析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即升华的条件是要吸热,凝华的条件是放热。
物态变化的分析
其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
比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吸
热升华成水蒸气。
冰棍外表的“白粉”
1.“霜”是怎样形成的?
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3.硬梆梆的冰棒上沾着白花花的“粉”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霜,是凝华现象
衣服上的冰遇热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冰棒直接变成霜(白花花的粉),是凝华现象
三、干冰的应用
干冰是什么东西呢?
科学小知识
它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会变成无色液体,再降低温度,会变成雪花般的固体,经过压缩,就会成干冰,它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在-78℃时直接变成气体.
干冰灭火器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制造舞台的烟雾效果
利用干冰冷冻食品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
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雨
遇到暖空气后,冰晶溶化
舞台的烟雾效果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
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升华
液化
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婚庆、庆典、晚会效果等制作放烟
冷藏食物
当用火车运载鲜鱼时,它就守卫在鲜鱼的旁边,起制冷防腐的作用.干冰外表像冰,可作为防腐剂,它比冰优越得多.干冰熔化时不会像冰那样变成液体,它全部升华,四周干干净净.干冰冷却的温度比冰低得多,而且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谢
谢(共26张PPT)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复
习:
图示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__
现象的,这一现象是指物质从
__态变成
__态的过程。与之相反的物态变化叫做
___。
试管中的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这个温度叫做海波的___,我们把具有这种性质的固体叫做___,不具有这种性质的固体叫做___。
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明了熔化__热,北方冬天菜窖放几桶水,就可以利用水凝固
__热,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
熔化
固
液
凝固
熔点
晶体
非晶体
吸
放
【教学目标】
1.了解汽化的概念和方式
2.了解沸腾的条件和特征
3.了解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
【学习指导】
沸
腾
蒸
发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第16面~第17面,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和 。
(2)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3)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液体继续吸热,但它的温度却 (选填“升高”或“不变”)。
(4)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 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
液
气
沸腾
蒸发
表面
内部
不变
确定
沸点
水的沸腾特点
我们每天都要喝开水,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100
100
100
100
实验数据处理
时间/分
温度/°C
沸点
液态
气态
沸腾过程
A
B
C
沸腾前
观察现象:
沸腾时
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
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
观察水的沸腾
交流与合作
水在沸腾前,气泡
,
沸腾时
.
水的声音在沸腾前
,
沸腾时
.
在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
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
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停止对水加热后,水
沸腾,可见水
沸腾
吸热.
上升由大变小
上升由小变大,到达液面破裂
响声变大
响声较小
不断上升
保持不变
100℃
不能
需要
2.水在沸腾时 ,这个温度叫做 .
实验结论:
1.沸腾是在液体 同时进行
的 的 现象.
表面和内部
剧烈
汽化
温度不变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在标准气压下的沸点是100℃
液态铁
2750
液态铅
1740
水银
357
亚麻仁油
287
甲苯
111
水
100
酒精
78
液态氨
-33.4
液态氧
-183
液态氮
-196
液态氢
-253
液态氦
-268.9
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跟踪练习
1.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c
2.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c
洒水车淋湿的路面很快就变干了。
路面上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第60面、第61面,完成下列填空:
(1)在 (选填“任何”或“特定”)温度下、且在
(选填“液体内部和表面”或“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或“放”)热。
任何
液体表面
吸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实验:
蒸发致冷
哪些因素能够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
★湿衣服怎样晒最容易干?
你能总结出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吗?
①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高低有关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情况
蒸发快慢
温度高
蒸发快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表面积大
蒸发快
空气流动快
蒸发快
②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③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
1.提高液体的温度,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跟踪练习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不同点
蒸
发
沸
腾
发生温度
温度变化
发生部位
程度
相同点
任何温度
温度降低
液体表面
达到沸点
温度不变
液体表面和内部
缓慢
剧烈
1、都是汽化
2、都要吸热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共13张PPT)
第五节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什么是水资源?
从广义来说,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
的淡水量。
由于可用的淡水分布不均,所以就直接导致世界上将近32%的国家和地区面临水资源危机。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1.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急剧地增长,导致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2.水资源浪费已经明显消耗了全球许多的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3.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人类的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也是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惊现“牛奶河”,当地工矿业排放的尾矿水,直接注入这条河流中,污染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巢湖蓝藻爆发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我国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所以,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谢
谢(共32张PPT)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奇妙的水
云,形状各异。你是否知道云从哪里来?
雨,来自何处?又漂向何方?
天上纷飞的雪花来自哪里?
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水之旅
1、水是怎么变化的呢?
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勺子上又复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冰。
2、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
和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固态
液态
气态
3.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温度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温标
单位:摄氏度(℃
)
1、什么是温度?
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采用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
1、温度计上的字母
℃是什么含意?
0℃
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这是水的凝固点。
冰水混合物
0℃
100℃
10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这是水的沸点。
沸腾的水
0℃
100℃
908070605040302010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约36.5℃,,读作“36.5摄氏度”;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值
要准确地测量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二、常
用
温
度
计
热电偶温度计
红外测温计
其它温度计:
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外壳
毛细管
玻璃泡
刻度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最高温度值?
最低温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小分度值?
使用前应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1)选对: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注:根据实际测量需要
°
°
°
将温度计坚直放在被测液体中,让玻璃泡与测液体充份接触,不能与溶器壁和底部接触。
(2)放对:
偏大
偏小
正确
(3)读对:
视线要与温度内液面齐平。
待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且读数时
小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
和
。
温度计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待示数
后再读数。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
量程
分度值
全部浸入
容器壁
容器底
稳定
齐平
体温计
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用的医用温度计
缩口
?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水银
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
35?C到42?C
0.1?C
体温计
1.你会使用体温计测体温吗?
2.体温计读数时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
练习:
1.温度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度,它把1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0℃,把1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2.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______,读作______.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
物体冷热程度
液体热胀冷缩
摄氏
冰水混合物
沸水
37℃
37摄氏度
35℃~42℃
0.1℃
4.-20℃的正确读法是
[
]
A.负20摄氏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A
D
5.在4-1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为_____________
乙为_____________
丙为_____________
6.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D
11℃
16℃
9℃
7.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C
8、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可以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D
9.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C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C和40
?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6
?C和40
?C
B、40
?C和40
?C
C、39
?C和40
?C
D、39
?C和39
?C
C
谢
谢(共12张PPT)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冰与水
火山爆发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态
液态
熔
化
凝
固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一、熔化和凝固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如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情况如何
2
、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思考
1、酒精灯
2、铁架台
3、石棉网
4、熔化与凝固实验器
7、试
管
5、数字化温度计
6、搅拌器
8、火
柴
实验器材
9、电脑
10、冰
11、石蜡
思考:
本次实验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水浴法)?
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
注意①数字化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②会保存图像
二、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冰的熔化与凝固
2.实验探究:石蜡的熔化与凝固
3、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
③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冰加热?
④
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⑤
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石蜡熔化图像
温度/℃
时间/min
0
冰的熔化图像
A
B
C
D
相同点:
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
1、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2、石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液共存状态(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分析与论证
4.固体的分类
固体
晶
体:
非晶体:
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等。
实例: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等。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5.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350
金
1064
冰
0
钨
3410
银
962
固态水银
-39
纯铁
1535
铝
660
固态酒精
-117
各种
钢
1300
~1400
铅
327
固体氮
-210
各种
铸铁
1200左右
锡
232
固体氢
-259
铜
1083
海波
48
固体氦
-272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知识?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三、凝固
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3.晶体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5.凝固过程放热.
6.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1.固态
液体
熔化
凝固
4.同种晶体物质,熔点=凝固点。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四、课堂小结
5.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并能继续吸热.
6.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并能继续放热.(共17张PPT)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云,形状各异。你是否知道云从哪里来?
雨,来自何处?又漂向何方?
传说纷飞的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是否相信?
云、雨、雪
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照射使地面的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云是液体小水滴或固体小冰晶
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水是怎么变化的呢?
实验: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勺子上又复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冰。
水之旅
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固态
、
液态
和
气态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理学中,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由于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雹等千姿百态的奇观,这些都与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t)——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标(温度的测量标准):
1、摄氏温标(常
用);
2、热力学温标(国际单位制)。
T=273.15+t
实验室里常用液体温度计来测量
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
缩的性质制成。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常
用
温
度
计
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外壳
毛细管
玻璃泡
刻度
体温表的构造及使用
1.特殊构造:如图甲,在玻璃泡与细管之间有一个弯曲的毛细管,这样就可使上升到毛细管中的水银在体温表离开人体后不会自动缩回.
2.体温表的量程:35~42
℃,测量人的体温需要很精确的值,所以体温表的分度值较小,为0.1
℃.
3.使用
(1)体温表在测体温前要捏住上端甩动,使管内汞柱降至
35
℃以下;
(2)放在身体被测部位要停留5分钟左右再读数.
(3)体温表读数时,可从被测部位拿出,让其刻度面所对的棱正对眼睛读数,棱a起放大镜的作用,如图乙所示.
【典例】(2010·枣庄中考)2009
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
这种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温度和温标;
2、学习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
物体的温度;
3、了解体温计。
【物理兴趣小组】
1、如何给未标刻度的“温度计”标上刻度?
2、有一只刻度范围和分度值分别为0℃—100℃和1
℃的温度计,用来测量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读数为5
℃,用来测量沸腾的水的温度读数为95
℃。现用这只温度计测量祁门县城某天的气温为32
℃,试问该天真实气温是多少?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