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最高峰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 20 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目 标 导 学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1、清朝 时期,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
强君主专制,设立了 。
2、 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
久改名 ,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
组成。
3、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
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
进一步强化。
南书房
康熙
雍正
军机处
君主专制
1、清朝非常注重从文化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在 、
、 三朝。 的推行,造成了社会恐慌,
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的 ,严重阻碍了
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为了加强文化专制政策,清政府一方面,大力提倡
;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 ,把
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 ,收缴并进行销
毁、篡改。
康熙
乾隆
思想言论
全面检查
雍正
文字狱
禁书
尊孔读经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 。乾
隆后期,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
的趋势。
2、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 现象十分普遍,军备废
弛。
3、大官僚、 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
的农民纷纷破产。
结党营私
日益腐败
贪污兵饷
大地主
1、 时期,颁布“ ”,严厉限制对外贸易。
只开放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
许的“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
作用。但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 和
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顺治
禁海令
广州
生产技术
广州十三行
科学知识
自卫
课 程 探 究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1、背 景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由满族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目 的
加强君主专制。
3、设 立
设立南书房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立军机房
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达到最高峰。
1.文字狱
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1)原因
(2)含义
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3)典型
康熙“明史案”;雍正“清风不识字案”;乾隆“胡中藻案”等
1.文字狱
(4)影响
①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
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专制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1)目的
(2)内容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3)危害
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到清朝,我国的封建统治者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先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朝代
措施
影响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1、表 现
官吏腐败
军队腐败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
官僚机构臃肿,官吏结党营私,官场贪污腐败
军风军纪败坏,贪污兵饷现象普遍,军备废弛
皇帝花费无度,官吏贪污截留税款,财政出现危机,国力越来越虚弱
社会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2、影响
1、原 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 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3)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1、表 现
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片帆出海”。
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1757年,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3、影 响
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清政府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什么是“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是清朝封建政府实行对外交通、贸易的严格限制的外交政策。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社会矛盾加剧
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设立军机处
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
中西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追切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等地以后,更加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放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而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东西文明的冲撞中,此消彼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课 堂 练 习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1、《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A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2、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开始设立军机处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C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3、下列对“闭关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排斥外来的一切事物 D.断绝一切贸易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B
4、“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习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B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5、某班学生进行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国文化的发展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历史名人的对比 D.民族政策的演变
A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20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