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 17 课 明朝的灭亡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目 标 导 学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1、明朝 期,政治日益 。
2、皇帝多于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 ,争权夺利。
3、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中后期
土地兼并
腐败
结党营私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异常尖锐。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2、 发动起义,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 ”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1644年,李自成在 建立政权,国号 。同年4月,李自成率军攻入 ,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朝灭亡。
阶级矛盾
均田免赋
大顺
李自成
西安
北京
1、1616年,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国号 。
2、1635年, 继位,1635年,改族名为 ,1636年改国号为 。
3、明朝灭亡后,驻守 的明军将领 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兵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后,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大金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满族
山海关
清
吴三桂
课 程 探 究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明代中后期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
民众百般盘剥
(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导致
表现
影响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1)根本原因: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1. 起义原因
“均田免赋”
2.口号
3.过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提出口号
“均田免赋”
军纪严明
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迅速发展
广大农民热烈拥护,起义军势力扩展到10余省,队伍发展到100多万人
建立政权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4.结果
1644年4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
崇祯帝自缢处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1.满洲兴起
(1)建立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金明交战:后金军队接连取胜,使明朝北部受
到严重威胁
(3)建立大清: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国号为清
2.清兵入关
(1)概况:明朝灭亡以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兵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2)结果: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后,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政治腐败,宦官擅权。
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严重。
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爆发原因
爆发
明亡
结局
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再加旱灾
壮大
李自成农民军成为起义主力军
农民军1644年攻克北京
李自成农民军被吴军、清军击败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人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受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
务正业的人称作“八旗子弟”。
课 堂 练 习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旱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均田免赋”
D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3.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B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4、明太祖时,曾携铁牌于宫门:“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然而,正是明朝,宦官专政曾几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直接原因是( )
①皇帝昏庸,少问政事 ②宦官利欲熏心,权力膨胀
③朝臣阿谀奉承,治国无方 ④藩王势力太大,亟须监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5、下面是满洲贵族兴起和清朝建立过程中发生
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建立后金 ②改国号为清
③迁都北京 ④统一女真各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B
七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17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