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说课
目录
一、课标要求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六、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一、课标要求
通过历史地图和史料,梳理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笈帝帝国和德里苏丹国、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兴衰,分析影响国家兴衰的因素,并探究其规律。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出自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四课。
2、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亚洲分为三课讲解了中古时期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不同,利于学生在空间上直观感受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本课亚洲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区域之一,对体现文明多样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所以在讲解第一个阿拉伯帝国的时候先从现在的阿拉伯世界,我们身边的阿拉伯文明过渡到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师生合作学习西亚的伊斯兰文明。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地图和史料,梳理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笈帝帝国和德里苏丹国、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兴衰,分析影响国家兴衰的因素,并探究其规律。 (2)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几大帝国,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元化进程。了解不同地区的宗教社会变化。 (3)通过教学,学生可以认识日本、朝鲜与中国交流密切,影响深远,培养对中古时期的亚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性认识。
五、重点、难点
重点: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难点:日本幕府政治的兴起
六、教学方法
教法: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指导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归纳法、读写结合法。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将采取图片导入法,借助PPT采取图片导入,通过展示《一千零一夜》书影和其中的一个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入正课学习。
2、讲授新课
本课讲授的第一个子目内容是阿拉伯帝国,在讲解此子目,我会先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梳理阿拉伯帝国兴起的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
和我一起探究吧
归纳之后,我会设计一个探究题: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扩张的关系?先让同学独立完成,之后我再分析,总结。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阿拉伯政治统治示意图和学生一起分析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统治。
设计意图:示意图清晰明了,学生易掌握。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
用下面这张地图清晰地展示了阿拉伯人主要的商业路线,能够看到处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和欧洲的联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地图分析能力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
通过下面这三张代表图片,去探析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繁荣表现和原因。
设计意图:用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与统治
通过这张地图,以时间为线索描述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和扩张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阅读地图分析能力。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与影响
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总结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并且补充出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帝国的制度继承以及对东西方贸易的影响。
设计意图:构建整体的知识体系
南亚和东亚的国家
本课的第三个字目是南亚和东亚的国家,今天讲的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东亚的日本和朝鲜。
南亚的国家
我主要讲解笈多帝国的建立过程和代表宗教,德里苏丹国的兴起和统治措施。
设计意图:讲解简单,学生更好掌握
东亚的国家
我主要通过讲解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幕府政治,认识日本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其中幕府政治是难点,会着重讲解。
设计意图:突出难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朝鲜
对于这个部分,我会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朝鲜的发展演变,形成对朝鲜的整体性的认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朝鲜的时间顺序,构建历史体系。
八、教学反思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对教学节奏的掌控、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有所不足,需要更多的练习,在这方面更待加强。
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