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1
2
3
一
4
1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二
2
3
4
5
8
7
6
一、默写
1.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送友人》中写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古诗词的背诵情况。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荒凉之境衬托寂寞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二、诗词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描写了清晨破山寺后禅院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提到破山寺,就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面对美景,诗人流露的是远离尘世的快乐。
C.“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颈联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诗人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诗人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答案】A
2. 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颈联的内容。
本题考查对诗句大意的了解情况。
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一切烦恼。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颈联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无限伤感之情。
抒发的是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不舍之情,并没有强烈的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颈联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答案】B
4. 怎样理解诗中“孤蓬”这一意象?
答题时先将“孤蓬”一次进行解释,然后将其放在诗句中进行分析。
“孤蓬”比喻远行的友人,形象地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万里漂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2020?日照改编】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主要通过对缺月、疏桐、人声、孤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B.“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是虚写,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是实写。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
D.词作托物写怀,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答案】B
6.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作简要赏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这两句写孤鸿遭遇不幸,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20·南平质检改编】
7. 词的上片通过描写“驿外”“断桥”“黄昏”“风”
“雨”等意象,营造了____________的意境;下片则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
落寞凄清
高洁
坚贞
8. “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本诗考察诗歌的炼字,答题时要注意: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