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4章复习学案 第十一讲 食物与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4章复习学案 第十一讲 食物与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4 12:4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版 九年级上册科学学案
第十一讲 食物与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4-1食物与营养
食物与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素
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
(2) 人体能量的消耗情况
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体温和神经、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日常活动等。
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无机盐:细胞中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维持渗透压和调节pH。缺点易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唐磊氧化分解供能不足时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脂肪:体内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之一;保护内脏器官,维持正常体温等。
膳食纤维: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体健康作用极大。
平衡膳食
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些、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

牙的作用:牙是人体口腔内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消化道
①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舌和唾液腺等附属器官。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使其转化为麦芽糖。
②咽和食管:咽和食管基本上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③胃:胃壁上有胃腺,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胃壁上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够不断蠕动以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④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与消化和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a:小肠很长,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这些结构都增加了小肠与食物接触的表面积。
b: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C: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⑤大肠:大肠基本上无消化作用,可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素。
⑥肛门: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部位。
相关消化腺与消化液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胆汁
肠液
流入的部位
口腔

小肠
由胆囊流入小肠
小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的消化
消化: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消化的类型
消化的类型
a:物理消化: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大小,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如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块,胃肠蠕动等。
b: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此过程中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30861045720
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和一些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物质被吸收的部位
a: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很少,只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和无机盐。
b:小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可在小肠内得到充分的消化,分别形成葡萄糖、氨基酸及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营养物质。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大肠:主要是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消化系统的功能
包括三个方面: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将这些小分子物质吸收到血液中;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概括起来就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酶的催化作用
酶的本质及特点
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在参与化学法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消化酶的种类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酶的特点
酶具有高效性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催化作用易受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合外界条件往往有所不同。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酸碱度等。
练习题
1.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图中,探究种子能否进行呼吸作用时,用干燥的种子进行对照实验
B.?乙图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时,主要的实验变量设置为光照
C.?丙图中,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以此检查反射弧是否完整
D.?丁图中,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时,室温下将唾液与淀粉溶液混合后置于设定温度下水浴
2.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3.有关人体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消化系统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属于异化作用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人体内大多数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C.?蛋白质在胃内就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成氨基酸
D.?运动时,肌细胞分解有机物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属于无氧呼吸
4.下表中结构和功能相一致且表述正确的是(??? )
结构
功能
A
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
促进红细胞的运氧能力
B
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大量毛细血管
有利于滤过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C
小肠能分泌胰液、肠液、胆汁
能有效促进小肠的吸收功能
D
心脏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能有效降低体循环血压
A.?A???????????????????????????????????????????B.?B???????????????????????????????????????????C.?C???????????????????????????????????????????D.?D
5.如图中,A、B、C、D依次表示你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

A.?X????????????????????????????????????????B.?Y????????????????????????????????????????C.?Z????????????????????????????????????????D.?都可以
6.麻糍是我们武义的一道传统美食。如图,师傅手握大锤,高高举起,然后落下,使糯米团在不断的捶打下变得更有韧性,而后成为好吃的麻糍。

(1)糯米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2)捣糯米团时,师傅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7..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________,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并通过小肠管壁进入到血液中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
50196751238258.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请回答:

(1)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B过程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作用实现的。
(3)A、B、C等过程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________。
(4)经过D、E过程后,正常人血液中下列哪一种物质的含量会显著减少????????? 。(选填字母代号)
A.二氧化碳 B.葡萄糖 C.尿素 D.氨基酸
答案解析:
1.【解答】 A、甲图中,探究目的是“ 种子能否进行呼吸作用 ”,所以变量是活的种子和死亡的种子,应用煮熟的种子作对照,故A错误。
B、乙图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时,主要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通过一边塑料袋内放的是清水,一边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来实现,故B错误。
C、脊髓是人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如果脊髓受损,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都会丧失.膝跳反射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实验活动,其感受器是位于膝盖下方肌腱内;该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的产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至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至大腿上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产生小腿跳起的动作.如果脊髓受损,膝跳反射就不能发生.故C正确。
D、丁图中,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时,变量是温度,应在将唾液与淀粉溶液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水浴,再通过滴加碘液的方法检验,以防止由于在混合时候唾液已经与淀粉发生了反应,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解答】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是一种特殊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若甲处阻塞,则胆汁不能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因此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会下降。
故答案为:D
3.【解答】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消化系统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属于同化作用,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人体内大多数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B符合题意。
??C、胃里的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但是还未消化为氨基酸,C不符合题意。
??D、运动时,肌细胞分解有机物提供能量,可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细胞不可直接分解肌糖原以满足能量需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解答】A、红细胞富含大量血红蛋白,能够促进红细胞的运氧能力,A符合题意。
??B、肾小管并不是滤过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肾小管的作用是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肾小管的周围缠绕的毛细血管能把这些物质送回血液里,B不符合题意。
??C、小肠中有肠腺胰腺分泌的大量消化液,C不符合题意。
??D、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解答】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曲线X代表淀粉;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曲线Y代表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曲线Z代表脂肪,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解答】(1)?糯米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 捣糯米团时,此时师傅处于运动状态,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
故答案为:(1)葡萄糖;(2)骨骼肌
7.【解答】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 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 氨基酸;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为:(1)小肠绒毛;(2)氨基酸;(3)吸收
8.【解答】(1)A中箭头从消化道指向血管,这表示食物的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2)B是指肺泡处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其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A处食物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B处得到的血液也进入血液,通过循环系统输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 D、E过程是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经过该作用之后,血液中的尿素、尿酸等物质会明显减少,C正确。
故答案为:(1)小肠;(2)扩散;(3)能量;(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