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壶口瀑布 训练提升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壶口瀑布 训练提升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4 13: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壶口瀑布
1
2
3
4
B
C
B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5
6
A
A
8
10
11
12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3
14
综合实践·素养练
9
7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B
A.浸透(qìn) 推搡(sǎng) 振耳欲聋
B.驰骋(chěng) 寒噤(jìn) 怒不可遏
C.出轧(zhá) 汩汩(yù) 前呼后拥
D.霎时(shà) 漩涡(xuàn) 湿漉漉
?
?
?
?
?
?
?
jìn


xuán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光影交叠生辉是南京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开展的夜间对外开放活动的最大特色。
B.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因为促进了亚洲文明的交流,也为世界文明繁荣注入了新时代的力量。
B项关联词使用错误

C.巴黎圣母院突遭火灾,塞纳河畔的烈火映照着巴黎的上空,法国人众多都失声痛哭。
D.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说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摆渡人。
C项语序不当
D项主语混乱
贝聿铭
【答案】A
3.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比喻
拟人
C.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D.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比喻
比喻
【答案】B
4. 对下面句子的辨析和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民俗是民间流行,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
A.语序不当,应把“民众创造”和“世代传承”位置互换。
B.缺主语,应在句首加“我们的”。
C.缺宾语,应在“流行”后加“的习俗、风尚”。
D.搭配不当,应把“创造”和“传承”位置互换。
C
5. 【2020?杭州】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__________。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先通读文段,了解内容,梳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借助关键词语排序。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答案】C
6.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两次观赏雨季壶口瀑布的见闻和感受。
B.作者从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角度切入,写出了壶口瀑布水势浩大、令人震撼的气势。
作者第二次观赏壶口瀑布是在枯水季节。
C.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壮观之美。
D.文章最后,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升华主旨,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立意深远。
【答案】A
7.【训练点:侧面描写】课文在描写壶口瀑布时用了侧面描写,请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写在下面。
一、语文要素训练
示例:①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8. 【训练点:斟词酌句赏语言】“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句中加点字富有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一个“吸”字,生动传神地将壶口之水的气势、能量尽显无遗,表达出人们对此景象的震撼。
·
结合加点字的上下文分析该字在句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课文第3——6段,回答问题。
9.用原文说出“壶口”这个名字的由来。
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二、精段品读
结合题干要求找出相应的内容,答案在原文中。
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比喻
拟人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壶口瀑布在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特点展现了出来,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的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11.选文在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对壶口瀑布的赞美转向对黄河的赞颂,进而转向对中华民族博大宽厚、坚韧刚强的精神的歌颂。
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分析作者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
12. 文章第6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由景生情,借物喻人,赞美黄河,实则也是赞美中华民族博大宽厚、柔中有刚、勇往直前、无坚不摧、坚韧刚强、勇于反抗的精神。结构上总结全文。
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
13. 在世界所有的大江大河中,像黄河这样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而且至少持续了两千多年的长河是非常罕见的。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黄河”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的活动项目。(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黄河水资源现状
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走访黄河两岸居民
注意题干所给的提示
(2)【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黄河美景入眼帘。请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黄河的赞美之情。(60字以上)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等。
示例一:黄河——你是个充满志气与青春活力的男孩,踏着矫健的步伐,带着永不服输的精神,勇往直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曲唱出了你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示例二:奔涌吧,黄河!怒吼吧,中国龙!让我们在心中祈祷:中华大地上将重写一部崭新的黄河史,黄河儿女将歌唱一曲高昂的华夏歌!我心中的黄河永远是最伟大的母亲河!
(3)【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黄河水资源。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主题一致,字数不限)
示例:拒绝抛洒,净化黄河。
示例:让垃圾远离黄河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
答题时注意活动的主题,语言要简洁。
14. ★本文由黄河的个性联想到人的个性,以水喻人,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请你也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片段练笔
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
例文:梅花,在中国是特别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