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任务群1 任务3 概念理解题——找准命题角度,定位细微差别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任务群1 任务3 概念理解题——找准命题角度,定位细微差别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3 22: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考点在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中得到充分体现,成为本年度试卷的一大亮点。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注重把握文中涉及的概念,把握概念的本质以及涉及的对象,从词义、句意等多个角度来理解概念的含义。
[满分对策]
(1)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内涵”,主要指构成概念的要素的总和,即概念的本质特点;所谓“外延”,指概念涉及的对象的范围。内涵决定了外延即概念涉及的对象的范围及其体现的特点。
(2)概念含义题题干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现成的语言可以直接比对,要经过一定的推理后才能完成,这样的比对方式,叫推理比对。
(3)推理比对法,侧重对概念内涵的具体理解,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所以比对时考生需要对文本材料综合解读,对相关信息综合理解,才能推断题干的正误。
[典例剖析]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
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速读全文,迅速地圈点勾画出关键性词句。(见文中画线部分)
(2)梳理结构思路,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你的理解分析。
全文共两则材料,主要围绕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展开。
材料一共六自然段,侧重介绍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传统的沿革地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
第1段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禹贡》。
第2段指出《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已经具备历史地理学的雏形。
第3、4段着重分析中国沿革地理作为一门专门学问的开端、发展与作用。
第5段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第6段首先指出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依托于现代地理学,然后按照年代顺序依次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不断发展的过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材料二共两自然段,侧重介绍历史地理学。作者列举了大量数字,借以来说明“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更科学、客观和真实。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 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 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 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 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满分示范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要求考生对“沿革地理研究”这一概念进行解读,从中找出不属于本概念范畴的选项。解答这类题,要针对原文,弄清“沿革地理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步:读文本,定区间
对于“沿革地理研究”这一概念的解读主要集中于材料一的4、5段和材料二中的最后一段,要注意从中梳理关键信息,然后与四个选项进行比对。
第三步:遵原则,巧比对
依据材料一中的第4、5段内容可知,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概括材料二最后一段文字可知,历史地理学研究地理的演变过程,以探寻其中的规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据此可知,“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属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故选D。
[答案] D
    为文中重要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 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
[满分对策]
符合定义格式,抓住概念特征
1.符合下定义的格式要求
下定义时,语言必须符合“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包含被定义概念范围的上一级概念)的格式要求。根据这个格式,在试题指定的材料当中,分析并选取这三项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定义即可。
2.抓住定义项特征
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3.下定义,要用好“四条原则”
(1)定义必须相称:外延相等,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如“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般都可称为“知识分子”。
(2)定义不能循环:如“魔术是一种……魔术”。
(3)定义不能否定:如“浪漫主义不是唯美主义”。
(4)定义不能比喻: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典例剖析]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请结合材料(文本见本任务群“任务三 [命题角度一]”)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我来答题                                     
                                    
◎现场阅卷
考生答案 样卷分析
①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拥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的学科,②它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③具有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④可以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 得分:2分。
本答案要点①只是对“历史地理学”进行一般的解说,要点②揭示了概念的外延,要点③揭示了概念的内涵,要点④游离于概念之外,从给概念下定义的要求来看,只有②③可以得分。
◎满分示范
第一步:找到“历史地理学”的邻近属概念
根据材料一第5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历史地理学”的邻近属概念应该是“学科”。
第二步: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就是“种差”
(1)在材料一第5段中,有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即“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由此可以得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2)在材料二中,揭示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从中可以看出,历史地理学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研究的对象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变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其规律。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一般情况下,可以套用定义格式,即形成“历史地理学是……分支学科”的答案,但有时因圈定要点的需要,也可灵活掌握。
◎尝试写满分答案                                     
                                    
                                    
                                    
[答案]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材料一:
过去100年来,中国学者关于中国社会的组织方式与“民情”的探讨,一般都是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下进行的,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西方人重公德,中国人重私德;西方奉行普遍主义原则,中国奉行特殊主义原则,等等。梁漱溟对公德和私德做了如下界定:“对于社会的道德,就是公德,……这人对那人的道德,就是私德。”费孝通也是在中西文化对比的基础上指出,“差序格局”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组织方式,表现出若干相互矛盾的特点:①各种社会群体以成员间的情感、血缘或者地缘等所谓的“情感取向”,而非价值中立取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构筑起来,难以形成“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②虽然这些情感、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客观存在使得所有社会群体具有某种客观实在性,但同时又是高度主观的。他可以主观地为情感、血缘或者地缘设置边界,不同人在这个群体中的亲疏远近关系由他来确定。因此,以“自己人”和“他人”的区分为基础,人对人的依附是这种群体的基本构成逻辑。进入该群体的每一个人都附属于这个群体特别是处于圈子中心的人,没有作为独立个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性,其人生价值就是为这个群体甚至群体领袖奉献自己;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的盛行。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当他牺牲国家为他的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这样,费孝通先生就以“差序格局”构建了以个人为中心、公私不分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组织方式和变动模式。
(摘选自《探索与争鸣》,肖瑛著《差序格局与
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以差序格局作为对乡土中国社会格局的描述或概括,很难成立。因为差序化,是每个自然人,无论中外,应对和想象其生活世界的天然且基本的方式。尤其是在传统社会,由于血缘和地缘关系,人们自然甚至不得不以一种“爱有差等”的方式来理解并组织其主观世界,并据此同他人交往。
从生物学上看,一个人无论是富有爱心或是缺乏足够爱心,都天然更疼爱自家的孩子,更多关心自己的亲人。因为所谓爱,这种自然情感的意味,就一定是对人要有所区别。我们也可以将“一视同仁”定义为一种爱,一种更博大的爱,但那只是文字游戏。因为,老子早就尖锐地指出,就因为其一视同仁,因此天地对于万物,以及圣人对于百姓,就都是不仁的,就无所谓仁或不仁。对常人来说,爱如果不是爱一些人胜过爱其他人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
除了人们的生物本能外,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爱有差等”也有突出的地缘根据。在中国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但在古代社会,任何可能相遇的人都一定是地缘的。
由于交往、交流和互惠是关键,这也就隐含着,所谓地缘关系并不真的是地缘,其隐含的是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带来的各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互惠。地缘对这一点曾有决定性影响。但这种影响如今会有种种改变,突出表现在交通和通讯日益便利的当今,爱有差等的人的天性没变,但当年的地理空间距离如今变成了心理情感距离了。
也从来都有努力克服这种可以波纹做比的个人主观心理上的差序格局。在中国,春秋时期,与认定并坚持“爱有差等”的孔子同时,墨子就倡导“兼爱”“爱无差等”,前面也提及老子主张“一视同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即便孔子,固然看到了人性无法改变,却也主张“泛爱众而亲仁”,以及弟子子夏主张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因此,即便那些“团体格局”的社会或国家,也会甚至必须建立并实践某些必要的差序格局,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团体格局”的社会或国家即便规定对公民同等保护,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资源稀缺之际,只要必要且为当时社会和统治者接受为“合理”,不仅有对老人、妇女、儿童、残疾者的优待,也会坚持基于国籍、年龄、性别的某些区别对待(歧视)。对外,每个国家也都会,也有理由甚至必须,基于本国的意识形态或经贸或战略利益,选择同一些国家关系更近甚至结盟,疏离或敌视另一些国家,这同样是差序的格局。
如果理解了差序化的普遍、必要和命中注定,就可以断定,差序一定不是仅出现在乡土中国人生活中的现象,即便其中某些做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合理,是压迫性的,应予且必须废除,但这仍表明无法以差序来概括中国社会甚或乡土中国,至少不准确。
[摘编自朱苏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材料三: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即使在中国传统社会,也并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社会关系”仅仅局限在血缘关系的范围内,尤其是随着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包括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的丰富和深化,过分强调“差序格局”只会背离现实。
然而,许多学者仍然把“差序格局”视为解释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结构的核心观念,为了证明这一解释的有效性,这些学者除了在经验中寻找证据外,还常常做出一些非常强硬的却不现实的假定。然而,当这些假设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差序格局”有效性的匮乏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解释失灵。因为“差序格局”对人的预设是“血缘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缩减为血缘关系,所以该概念还存在很多无法回应和解决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差序格局”想象的要复杂、丰富得多,人不仅具有血缘关系还有情感、利益关系,同时还有可能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中。因此,这种浓描血缘而淡化人之社会性的“差序格局”,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长、建构和维系理解得不准确,而且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结构的变迁和发展趋势缺乏现实感、敏锐性、弹性和适用性。
(摘编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樊凡、刘娟《“差序格局”
抑或“关系情理化”: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反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以“情感取向”作为解释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组织方式的依据,就无法构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
B.差序格局中的成员个体可以主观地为情感、血缘或者地缘设置边界来确定这个群体中的亲疏远近关系。
C.材料二只是从理论上反驳材料一中的观点,并指出差序化地应对和想象世界是人的本能和必然。
D.材料三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这与材料中的部分观点有一致性。
C [材料二不只是从理论上反驳材料一的观点,也从历史和实践中寻求证据证明了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模式确定为差序格局的不合理性,例如在材料二第五段中就提到墨子就倡导“兼爱、爱无差等”,老子主张“一视同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论据。]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先生看重情感、血缘或者地缘等所谓的情感价值,但他也认识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构关系是可变的。
B.差序化的普遍、必要和命中注定,既有源自先天注定的血缘关系,还有因交通不便不得已而形成的地缘关系。
C.由于地缘对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带来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互惠一直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地缘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材料二认为“差序格局”一定不是仅出现在乡土中国人生活中的现象,即便那些“团体格局”的社会或国家也会建立和实践。
C [C项,“一直有决定性的影响”错。原文是“地缘对这一点曾有决定性影响”,是说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地缘是决定性因素,而交通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地缘已不再有决定性影响了。]
3.(理解概念含义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中,可以用“差序格局”来解释的一项是(  )
A.美国政府签署限制没有医疗保险的移民入境的法令。
B.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C.中国在世界上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当今社会商品交易中屡见不鲜的“杀熟”现象。
A [A项,美国的做法明显是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的体现。它把移民分为三六九等按差序对待处理,这种行为完全符合差序格局的概念要求。其他三项中,B项,“距离虽近,情感却远”这与情感和距离的差序分布明显违背。C项,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国家不分大小远近强弱一律平等的理念,所以不符合差序格局的要求。D项,当前社会上屡见不鲜的“杀熟”现象是六亲不认的表现,明显与差序格局背道而驰。]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答案] 材料二在论证手法上主要采用驳论论证法,开篇点出错误论点,接着给出自己的正面观点,然后作者围绕“每个自然人”、“无论中外”和“天然且基本的方式”等方面论证差序化的普遍性、必要性和先天性,对错误论点进行批驳;最后得出结论。
5.如何辩证看待现代生活中的差序格局,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①在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差序格局”想象的要复杂、丰富得多。②“差序格局”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长、建构和维系理解得不准确,而且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结构的变迁和发展趋势缺乏现实感、敏锐性、弹性和适用性。③差序化的普遍性、必要性和先天性,注定了这种格局并不会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
◎对点题加练
6.(下定义题)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差序格局下一个简要定义。
                                    
                                    
[答案] “差序格局”是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中的,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