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4 15: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13分)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余。”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上大怒,日:“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九江严望及望兄子元,字仲,能传云学,皆为博士。望至泰山太守。云年七十余,终于家。
(选自《汉书朱云传》有删改)
【注】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整修。⑨旌:表彰。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从博士白子友受《易》 ( ▲) (2)下亡以益民( ▲)
(3)使其言是( ▲) (4)勿易( ▲)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御 史 将 云 下 云 攀 殿 槛 槛 折
11.翻译句子。(4分)
(1)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朱云是个怎样的人。(3分)


江苏省溧阳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有甚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甚于死者,则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有之,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不若手足之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责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5分)
(1)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事莫贵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丧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杀子之身,子为之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段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2分)【 ·】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4.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闹大野林。
5.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345 B.123 C.245 D.125
10.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明观点。
B.甲段文字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生而取义”的观点。
C.甲段文字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不相同的。
D.乙段文字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以子妻之。表掌书记,除待御史。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绹(令狐楚之子),绹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绹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中州,辟为判官,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令狐楚奇其才_______________ (2)后随亚谪循州_______________
(3)绹恶其忘家恩_______________ (4)人或袖金以赠_______________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以子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概括选文中李商隐的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兴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唐雎说信陵君①》,完成7~11题。(16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②。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③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④谨受教。”
【注释】
①秦围赵国都城邯郸,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救赵。后信陵君使魏王宠爱的如姬窃得调兵虎符,杀晋鄙而夺其兵权,救赵胜秦。此举激怒魏王,信陵君被迫留在赵国。②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③卒然:同“猝”,突然。④无忌:即信陵君,魏公子无忌。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存赵国( ) ②唐雎谓信陵君曰( )
③人之有德于我也( ) ④愿君之忘之也 ( )
8.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人之憎我也
A.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C.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今 君 杀 晋 鄙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说说《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和这篇选文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
李广智退匈奴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①从广勒习②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貴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诺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③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①中贵人:宦官。②勒习:学习。③护:监护、管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吾去大军数十里 ( ▲ ) (2)胡兵终怪之 ( ▲ )
10.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匈 奴 必 以 我 为 大 军 之 诱
11.翻译句子。(4分)
(1)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答: ▲ 。
(2)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答: ▲ 。
12.请结合原文内容,说说李广和《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在指挥作战上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
答: ▲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张承业传(节选)
河东监军张承业既贵用事,其侄罐等五人自同州往依之,晋王以承业故,皆擢①用之。王连岁出征,凡军府政事一委监军张承业。王或须钱蒱博②及给赐伶人,而承业靳③之,钱不可得。王乃置酒钱库,令其子继岌为承业舞。承业以宝带及币马赠之。王指钱积呼继岌小名谓承业曰:“和哥乏钱七哥宜以钱积与之带马未为厚也。”承业曰:“郎君缠头④皆出承业俸禄,此钱,大王所以养战士也,承业不敢以公物为私礼。”王不悦,凭酒以语侵之,承业怒曰:“仆老敕使耳! 非为子孙计,借此库钱,所以佐王成霸业也,不然,王自取用之,何问仆为!不过财尽民散,一无所成耳。”王怒,顾李绍荣索剑。承业起,挽王衣泣曰:“仆受先王顾托之命,誓为国家诛汴贼,若以惜库物死于王手,仆下见先王无愧矣。今日就王请死!”曹太夫人闻之,遽令召王。王入宫,太夫人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特进,适已笞之矣。”明日,太夫人与王俱至承业第谢之。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
【注】①擢:提拔,提升。②蒱(pú)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后亦泛指赌博。③靳(jìn):吝惜。④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衣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l)一委监军张承业( ▲ ) (2)顾李绍荣索剑( ▲ )
(3)适已笞之矣( ▲ ) (4)太夫人使人谢承业( ▲ )
1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和 哥 乏 钱 七 哥 宜 以 钱 积 与 之 带 马 未 为 厚 也。
12.翻译句子。(4分)
(1)晋王以承业故,皆擢用之。

(2)此钱,大王所以养战士也。

13.选文中的张承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都劝谏成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他们两人的劝谏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11题。(16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晋毕阳之孙豫让①,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②,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知伯死于赵襄子③手,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
【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知伯的家臣。②知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③赵襄子:春秋末叶晋国卿,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谥号为“襄子”。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长跪而谢之曰( ) ②去而就知伯( )
③及三晋分知氏( ) ④执问涂者 ( )
8.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知伯死于赵襄子手
A.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B.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始 事 范 中 行 氏 而 不 说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⑵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译文:
11.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士”的精神。(4分)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13分)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余。”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上大怒,日:“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九江严望及望兄子元,字仲,能传云学,皆为博士。望至泰山太守。云年七十余,终于家。
(选自《汉书朱云传》有删改)
【注】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整修。⑨旌:表彰。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从博士白子友受《易》 ( ▲) (2)下亡以益民( ▲)
(3)使其言是( ▲) (4)勿易( ▲)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御 史 将 云 下 云 攀 殿 槛 槛 折
11.翻译句子。(4分)
(1)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朱云是个怎样的人。(3分)


9.(4分)(1)从:跟从 (2)亡:通“无”,没有 (3) 是:正确 (4)易:换
10.(2分。1处1分)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11.(4分)(1)你是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写出“讪”“廷”意思,各1分)
(2)看了自然景物所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答出句式“得无……乎?”,意思正确得2分)
12.(3分,人物特点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他为人不羁有气节、敢于直言、他敢于向皇帝谏言杀掉皇帝的师傅来警示天下官员;他学问高深,教学有方,他因学问高深受人尊敬,教育的弟子后来成为名家。
译文:
朱云,字游,是鲁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喜欢)结交游侠,借助宾客为自己报仇。身高八尺多,仪容伟岸,凭借勇力闻名。到四十岁时,他才改变行节跟从博士白子友学习《易经》,又师从前将军萧望之学习《论语》,(他)都能传承老师的学问。他洒脱不羁而能守大节,世人因此很崇敬他。
到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凭借是皇帝老师的身份位至特进,(皇上)极为尊敬推崇(他)。朱云上书求见(成帝),当时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朱云说:“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臣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御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龙逢(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得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得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这样)成帝的怒气才消解,然后才饶了朱云。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直臣。”
朱云从此后就不再做官,常居住在户县的颖村中,教授学生。有时带领着学生们乘牛车出来,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他教授学业,先在众多门生中选择,然后成为弟子。九江严望以及他的兄弟子元,字仲,能够传承朱云的学说,都做到了博士。严望做到了泰山太守。朱云七十多岁的时候,在家中去世。
江苏省溧阳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有甚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甚于死者,则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有之,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不若手足之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责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5分)
(1)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事莫贵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丧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杀子之身,子为之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段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2分)【 ·】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4.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闹大野林。
5.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345 B.123 C.245 D.125
10.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明观点。
B.甲段文字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生而取义”的观点。
C.甲段文字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不相同的。
D.乙段文字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一)(共14分)
7.(1)苟且取得 (2)“辟”同“避”,“躲避” (3)如果、假使
(4)比 (5)不如,比不上 (共5分。对1个得1分,得满5分为止)
8.(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思想(本性),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3分)
(2)给你天下但要杀死你,你干这件事吗?(2分)
(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9.C(2分)
10.C(“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不相同的”错,应该是相同的。)(2分)
【乙段参考译文】墨子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如果现在对别人说:‘给你帽子和鞋,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又说:‘给你天下,但要杀死你,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所以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以子妻之。表掌书记,除待御史。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绹(令狐楚之子),绹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绹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中州,辟为判官,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令狐楚奇其才_______________ (2)后随亚谪循州_______________
(3)绹恶其忘家恩_______________ (4)人或袖金以赠_______________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以子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概括选文中李商隐的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
9.(4分)(1)认为….特别(出众)(2)被贬官,降职责(3)厌恶、痛恨 (4)有时
10.(3分)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
11.(4分)(1)王茂元镇守兴元,他一向喜爱李商隐的文才,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2)我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不是怕此事被人发觉。
2.(4分)李商隐是一位才华横溢、为官清廉,因不谙世事陷入党争,一生颠沛流离的人。
附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是怀州人。令狐楚认为他才能出众,让他跟随在自己的门下学习,教给他作文的方法,给他优厚的待遇。开成二年,高锴主持贡举考试,令狐楚与高锴交好,他在高锴面前极力夸赞李商隐,于是李商隐被选拔为进士。又中了书判拔萃科。令狐楚又奏请让李商隐任集贤校理。令狐楚罢相出朝期间,王茂元镇守兴元,他一向喜爱李商隐的文才,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上表推荐他做掌书记,李商隐被授子侍御史的官职。因王茂元是李德裕党人,文士们就嘲笑谴责李商隐,认为他欺诈无德,品行低劣,一起排斥他。李商隐来到京城,很久没有调任。他就又投靠桂林总管郑亚,在他的幕府中任判官,后来又随着郑亚被贬官到了循州,三年后才回京,李商隐归朝后,受到宰相令狐绹的追究,令狐绹恨他忘了令狐家的恩情,见利忘义,苟且迎合,接受小人征辟,就拒绝与他见面,一点也不留余地。重阳节那天,李商隐就来到令狐绹的衙厅拜见,留下题诗:“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题道:“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令孤绹见到诗后动了恻隐之心,就补授他为太学博士,柳仲郢指挥中州,征召李商隐担任判官,李商隐刚直廉洁令人敬畏,他出任广州都督,有人袖藏黄金来贿赂他,李商隐拒绝他说:“我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不是怕此事被人发觉,”不久,入朝授予检极吏部员外邮的官职。后解除官职,客居荣阳、去世。
江苏省兴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唐雎说信陵君①》,完成7~11题。(16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②。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③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④谨受教。”
【注释】
①秦围赵国都城邯郸,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救赵。后信陵君使魏王宠爱的如姬窃得调兵虎符,杀晋鄙而夺其兵权,救赵胜秦。此举激怒魏王,信陵君被迫留在赵国。②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③卒然:同“猝”,突然。④无忌:即信陵君,魏公子无忌。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存赵国( ) ②唐雎谓信陵君曰( )
③人之有德于我也( ) ④愿君之忘之也 ( )
8.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人之憎我也
A.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C.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今 君 杀 晋 鄙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说说《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和这篇选文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使……幸存,保存 ②告诉,对……说
③恩惠,恩德,别人对自己好的方面 ④希望,恳请 (4分)
8.D(2分)(例句和D项的“之”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助词,的;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代词。)
9.今 / 君 / 杀 晋 鄙 (2分)
10.①现在赵王要亲自到郊外迎接您,你很快就要见到赵王(在会见赵王的仓促之间),希望您忘掉自己对赵国的恩德(或救赵国这件事)。(2分,关注“卒然”,第二个“之”)
②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全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2分,关注“或”“一”“千里”)
11.《唐雎不辱使命》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2分,如答到“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这类意思给1分)。
选文通过唐雎对信陵君的忠告,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有德于人而居功自傲,而应该更为谦虚谨慎。(或:选文通过唐雎对信陵君的忠告,侧面表现了唐雎谦虚为人的做人准则。)(2分)
【参考译文】
信陵君杀死晋鄙,夺得军权,领兵解救邯郸,击败秦军,保存了赵国。赵王亲自到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也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恨别人,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我不可以忘掉;我对别人有恩德,我不可以不忘掉。如今您杀死晋鄙,解救邯郸,击败秦军,保存了赵国,这是大恩大德的事啊。现在赵王要亲自到郊外迎接您,你很快就要见到赵王(在会见赵王的仓促之间),希望您千万忘掉自己对赵国的恩德。”信陵君说:“无忌我由衷地领受教诲。”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
李广智退匈奴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①从广勒习②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貴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诺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③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①中贵人:宦官。②勒习:学习。③护:监护、管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吾去大军数十里 ( ▲ ) (2)胡兵终怪之 ( ▲ )
10.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匈 奴 必 以 我 为 大 军 之 诱
11.翻译句子。(4分)
(1)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答: ▲ 。
(2)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答: ▲ 。
12.请结合原文内容,说说李广和《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在指挥作战上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
答: ▲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张承业传(节选)
河东监军张承业既贵用事,其侄罐等五人自同州往依之,晋王以承业故,皆擢①用之。王连岁出征,凡军府政事一委监军张承业。王或须钱蒱博②及给赐伶人,而承业靳③之,钱不可得。王乃置酒钱库,令其子继岌为承业舞。承业以宝带及币马赠之。王指钱积呼继岌小名谓承业曰:“和哥乏钱七哥宜以钱积与之带马未为厚也。”承业曰:“郎君缠头④皆出承业俸禄,此钱,大王所以养战士也,承业不敢以公物为私礼。”王不悦,凭酒以语侵之,承业怒曰:“仆老敕使耳! 非为子孙计,借此库钱,所以佐王成霸业也,不然,王自取用之,何问仆为!不过财尽民散,一无所成耳。”王怒,顾李绍荣索剑。承业起,挽王衣泣曰:“仆受先王顾托之命,誓为国家诛汴贼,若以惜库物死于王手,仆下见先王无愧矣。今日就王请死!”曹太夫人闻之,遽令召王。王入宫,太夫人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特进,适已笞之矣。”明日,太夫人与王俱至承业第谢之。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
【注】①擢:提拔,提升。②蒱(pú)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后亦泛指赌博。③靳(jìn):吝惜。④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衣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l)一委监军张承业( ▲ ) (2)顾李绍荣索剑( ▲ )
(3)适已笞之矣( ▲ ) (4)太夫人使人谢承业( ▲ )
1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和 哥 乏 钱 七 哥 宜 以 钱 积 与 之 带 马 未 为 厚 也。
12.翻译句子。(4分)
(1)晋王以承业故,皆擢用之。

(2)此钱,大王所以养战士也。

13.选文中的张承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都劝谏成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他们两人的劝谏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11题。(16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晋毕阳之孙豫让①,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②,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知伯死于赵襄子③手,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
【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知伯的家臣。②知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③赵襄子:春秋末叶晋国卿,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谥号为“襄子”。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长跪而谢之曰( ) ②去而就知伯( )
③及三晋分知氏( ) ④执问涂者 ( )
8.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知伯死于赵襄子手
A.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B.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始 事 范 中 行 氏 而 不 说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⑵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译文:
11.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士”的精神。(4分)

7. ①道歉 ②靠近,投靠 ③到,等到 ④拿,捉拿
8. C
9. 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
10. ⑴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而、以、徒、以,各0.5分)
⑵那(他)是一位义士,我(以后)只要小心躲开他就罢了。(彼、谨、之、耳,各0.5分)
11. 甲: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1分),有勇有谋、大义凛然、不卑不亢、不辱使命(1分)。
乙:豫让知恩图报(1分)、忠诚守节、舍生取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