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5DBCAC
分
历史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
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每点1分,3分)
《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
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每点1分
答2点)2分
《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
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宣战、媾和、缔结
条约权;制定官制、官规权;拥有官员任免权;设立中央临时审判所权。(每点
分,任答2点)2分
体变
统制到责任内阁制。(2分
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三权分立(2分)
体现
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
基础(2分)
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
范例。(2分
史贡献: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美国的独立;主
定了联邦宪法,建立了美国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4
)原因:清政府
朝上国”自居,拒绝与马戛尔尼使团平等谈判;清政府
关锁国”政策:自给
然经济(任答2点,每点
共2分)
(2)变
成为华东地区
易总额猛增2分
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
南京条约
海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鸦片战争后
倾销商
任答2点,每点1分)2分
史学科答案第
资本主义角度:工业革命,列强需要开拓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以武力方
式叩开落后国家大
国被迫卷入资本
界市场;以列强为主导的资本
界市场初步形成;(答到3点给6分)6分
国民族角度: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或答资本主义);产生了资产阶级,壮
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改变了经济结构;给中国
会带来了新的气息;(答到
分)6分
因素:政府决策,民族独
国资本
开埠通商。(任
每点
分)3分
变革动荡的形势指春秋战
新社会秩序巩固指汉武帝时期2分
原因:(儒
维新,复古而又开明;具有二重性的立场;有利于维护
礼教伦常,思想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统一(每点1分)4分
(2)主张:务实、重民生、批判君主专制、变革社会、君臣平等(每
其
观点亦可
超过5分)5分
(3)态度:全盘否定儒学;趋势:尊儒-批判-全盘否定4分
史学科答案第2页共2页2020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本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据此可以判断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为此,唐朝A.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
B.“罢相,设五府、六部……等署,分理天下庶务”
C.(于)“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D.(令)“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一大型古墓中挖掘出了孩儿枕、绒线毯、新式纺车,可以判断该古墓不早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4.下表是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
项目
参战舰艇
(艘)
火炮(门)
兵力(人)
舰艇损失
伤亡人数
中方
10
191
2
052
5
艘沉没
1
200
日方
12
272
3
566
5
艘重伤
300
A.日军大获全胜
B.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李鸿章“避战保船”
5.1935
年,为分离和蚕食华北,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此中国共产党
A.提出以民族战争的方式抵抗侵略
B.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6.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下列关于中共一大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为领导工人运动
B.成立中国共产党,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规定了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于
1873
年,创始人陈启源是一位
A.地主
B.工匠
C.商人
D.买办
《海国图志》一书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下列选项对该思想理解错误的是A.起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作用
B.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D.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此番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1971
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B.1972
年尼克松访华
C.1978
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D.1979
年中美建交
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上述现象得以扭转开始于
A.1978
年
B.1980
年
C.1982
年
D.1997
年
新中国成立后,某种生产方式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种生产方式是
A.农业合作社
B.人民公社化
C.分田单干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1984
年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年,以下不属于在这一年的是
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通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法不断完善,以实现帝国长治久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公民法只注重形式
B.万民法更灵活有效
C.罗马法能与时俱进
D.罗马法已高度成熟
以下城市在
15、16
世纪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有
①里斯本
②塞维利亚
③安特卫普
④威尼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浪漫主义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关于浪漫主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
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疏远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D.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下列关于该思想诞生条件表述错误的是
A.经济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阶级实践: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个人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7.读下表,下列代表德国的序号是
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A.①
B.②
C.③
D.④
战争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据此判断此次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法国大革命
D.英法百年战争19.下列军事武器在二战中研发的是
A.坦克
B.航空母舰
C.毛瑟枪
D.AK-47
自动步枪
二战历时长,战争形势复杂。小明最近在整理二战相关知识,发现以下几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有点混乱,请你帮他梳理正确
①美国通过《租借法》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
④《大西洋宪章》发表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1.右图是二战时德国对英国的轰炸,根据“每城市投弹吨
位”可以推测
A.德国闪电战破产
B.英国夜袭柏林成功
C.英国军事防御设施崩溃
D.德国第一次侵略未能得逞
22.1946
年
4
月,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美国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说辞中首次提出了“冷战”一词,以下不属于冷战内容的是
铁
幕
演
说
B.
杜
鲁
门
主
义
C.马歇尔计划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该工程设计并建造了
20
座具有防洪、发电功能的大型水坝,改造了
5
座水坝,消除了该流域的洪水灾害并使该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生产者。该工程
①体现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②使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
③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直接救济了美国贫困人群,缓解经济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沿着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
济奇迹般恢复发展,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此模式的特点是
A.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政府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5.2015
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清理出一件较为完整的弓弩,其中弓弦清晰可见(见右图)。史书中曾记载秦军使用过许多种弓弩,但据专家介绍,很多记载的弩型在实际的考古中还没有发现过。这是秦
俑考古中首次发现的比较清楚的弓弦。据此,可以得出的恰当认识是
考古发现必须经过历史的记载来印证
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
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
D.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最有效的手段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50
分,第
26
小题
10
分,第
27
小题
10
分,第
28
小题
15
分,
第
29
小题
15
分)
南京临时政府匆匆成立后,相继颁布了《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以下简称《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临时政府的政治体制迅速树立。
材料一
《临时约法》共分
7
章、56
条,在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和人民应该享有的诸种权利后,明确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肯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张岂之、陈振江、江沛《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指出其在当时的实质意义,结合所学分析《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4
分)
材料二
《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统帅海陆军”之权;经参议院同意,
“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
“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任免国务委员及外交专使”、“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等权力。显然,临时大总统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元首……建立这样的政府体制,固然有孙中山对于美国政府体制心仪已久的原故,在当时也确实有必要。
——张岂之、陈振江、江
沛《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比较以上两个文件关于总统权力的规定,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民国政体发生的变化。(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想保障自由,从国家政治角度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只有从政制上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才能使政治自由在法律上不至于落空。……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由人民自己选出的议会机关来行使;行政权主要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以及其他法律的执行权;司法权是依照法律惩罚罪犯和裁判私人争讼的权力,具有独立性。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84
年)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德斯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政治自由”?结合所学谈谈孟德斯鸠的核心观点有何影响?(4
分)
材料二
杰斐逊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时,两党都要求他连任第三届。杰斐逊表示:“华盛顿将军在任总统八年后自愿放弃竞选,树立了榜样,我要仿效他。在多几个这样的先例,就会对任何
一个想要极力延长总统任期的后继者排除惯例的企图增加障碍”
。
——《大国崛起.美国》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将军在任总统八年后树立了怎样的榜样?并概述华盛顿的主要历史贡献?(6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
世纪以来,英国等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想方设法,最终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也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生。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提出如下要求:英国派员常驻北京照管商务,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天津等地贸易,在北京建商馆贮货发卖,中国在舟山附近割一小岛供英商居住、贮货,在广州附近拨一处地方供英商居住并允许其自由出入,减免英商在广州、澳门的内河运输税等……乾隆皇帝以上谕的形式告知英国:“天朝物产丰盈,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拒绝马戛尔尼使团所提要求的原因?(2
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快成为华东广大地区对外贸易的中心。1851
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
14702
千元。到
1860
年,更猛增到
80545
千元,其中进口贸易额为
36679
千元,10
年间增长了
5。5
倍。
——《伦敦公报》1864
年
9
月
20
日
根据材料二,指出上海对外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对外贸易变化的原因。
(4
分)
材料三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对西方资本主义来说,上述变化正是他们按照自己的形象改造中国的结果;对中国民族来说,这种变化则是在唯恐灭亡的忧惧之下被迫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结合所学知识,请从“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中选择一个角度,解释鸦片战争后“中国解决结构变迁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些?(9
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一中变革动荡的形势和新社会秩序巩固分别指的是什么时期?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学在当时
为什么能成为“显学”?(6
分)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思想家们的政治主张。(5
分)
材料三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新文化运动史料集》指出材料三中对待儒学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学地位演变的趋势。(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