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 历史
(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6
页。请在规定的答题卡上做答,否则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准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上)
1.西周庠、序是服务王室和诸侯的高等学府,其“师”、“儒”教授贵族子弟学习,大夫以下官员在“乡校”学习。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原为官吏的“师”、“儒”相继从官府教育领域中流人民间,“乡校”脱离官府,成为民间私塾。这种状况
A. 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B.有利于提高大众文化
C. 使得中国文化世界领先D. 有利于诸子百家兴起
2.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其学术体系庞大,门人众多。孔子对其众多弟子这样评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反映出儒学
A. 弟子才有高低B. 成为名门显学C.内部出现流派D. 融合其他学派
3.先秦时期,人们拜巫求神,以傩驱鬼而治疫,神农尝百草以辨识草药治疫,中医典籍《素问》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疾疫)”。据此可知当时
A. 人们主要靠迷信治疫B. 对疾疫认知渐趋理性
C.已知晓药物预防疾疫D. 神农尝百草建立中医
42576755581654.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29年)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孙权)南郊即皇帝位。改年(黄龙)·····.”孙吴政权类似年号还有“嘉禾”、“赤乌”、“神凤”、“宝鼎”等。这是因为
A. 江南文化落后B.践行“天人合一”C. 宣扬皇权独尊D.“天人感应”影响
5.1977年甘肃酒泉市肃州城区西北部的戈壁滩上发现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君李暠陵墓,下图是其陵墓壁画之一。此壁画
A. 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B. 可证边疆生产力发展
C.填补了国内壁画空白D. 可知民族交融政局稳
6.南宋朱熹作《家礼》,全书是为日常生活和冠、婚、丧、祭等重大事件设定的礼仪规范,为士庶所接受。明朝王守仁制《南赣乡约》,规定了乡约的基本生活规范、乡约集会的礼仪流程,并被明朝推广全国。此二人意在
A. 宣扬“格物致知”B. 不断发展新儒学C. 强调“知行合一”D.使礼制有操作性
7.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浙东农村生活,作诗曰:“村店买荞面,人家烧豆秸。”“荞饼新油香,黍酒瓮面浓”。陆游的这些诗反映出南宋时期浙东
A.社会安定农民富足B.小麦已大面积种植C.农村商品经济发达D. 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8.战国孟子主张“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 对于君主态度B. 是否以民为本C. 儒学有无发展D. 是否赞成统一
9.明清时期纸的产量质量空前提高。明朝万历年间,2000张“抬连纸”的价格,只相当于一匹麻
布,五十张上好“大呈文纸”价格,也不过能换一斤香油。据此可知这种情况的出现
A.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 推动了私塾教育普及
C.有利于世俗文学传播D.有利于近代科学创新
10. 李鸿章向清廷上奏:“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是以西方各国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船,陆路则有火轮车,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由此可知当时清政府
A. 侧重于洋务运动“自强”口号B. 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
C.关注着世界前沿的科学研究D. 实践了洋务运动“求富”思想
11.1861年冯桂芳在《校邠序抗议》说:美国总统“传贤不能传子,······视(百姓)所推最多者立······国以富强”。1896年梁启超在介绍西学、大受好评的《西学目录表》中将此书列入书目中。据此可知
A. 改良思想早已经萌发B. 梁启超赞同冯桂芳思想
C.冯桂芳认可美国政体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兴起
12.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这说明当时
A. 革命已经取得胜利B.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强大
C.孙中山偏理想主义D. 革命获得了国内外支持
13.1919年6月,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文学副刊取名“觉悟”,梁启超所办的《北京晨报》和《国民公报》增设专栏,都是为了延揽各大学的师生投稿。这是因为当时
A.国民大革命正在进行B.青年师生政治热情高涨
C.梁启超转变政治主张D.北洋政府无力控制舆论
14.1925年,李大钊在《土地与农民》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未来农村的美好前景:“苟能按耕地农有的方针,使小农场渐相联结而为大农场,使经营方法渐由粗放的以向集约的,则耕地自敷而效率益增,历史上久久待决的农民问题,当能谋一解决”。这说明李大钊
A. 认为农民是革命主力B. 赞同学习苏联集体农庄
C.主张要进行土地革命D. 注意到了中国革命特点
15.毛泽东为自己的某著作英文版作序,称:“(这次持久的民族战争)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希望英、美民众积极起来,督责其政府采取反对侵略战争的新的政策,为了中国也为了英、美自身。”该著作指导的战争
A.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B.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
C.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D.动摇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如下表
由此可知,这些科技发展规划
A. 有利于追赶世界科技前沿B. 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势
C.重点在全民普及科学常识D. 保证了科技长期领先地位
17.中国作家路遥所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下列作品与之风格相似的是
A.《巴黎圣母院》B.《百年孤独》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
18.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等重要理论。这些理论是
A. 根据国情做出的科学分析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完善
C. 对国内脱贫致富的重要指示D. 对国际关系变化的正确论断
19.2006年9月经重大修改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 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B. 有利于我国文盲快速消除
C. 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 有利于我国经济集约发展
20.近日,战争题材电影《金刚川》、《最可爱的人》同期上映。此外,《最冷的枪》、《冰雪长津湖》、《上甘岭之四十三天》等相同题材电影正在紧张筹备拍摄中。这反映
A. 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B.战争题材电影大受欢迎
C.“双百方针”得到了贯彻D. 历史题材具有现实意义
21.普罗塔戈拉向法庭起诉自己的一名学生久欠学费。该生为自己辩护说:如果他胜诉了,根据法庭判决他当然不用再付学费;如果他败诉了,那么根据先前双方拟定的合同规定,学生直到第一次出庭胜诉才用付学费。这反映了当时
A.雅典人以法律维护权益B. 民主制度得到实践
C.智者学派的道德局限性D.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22. 基督教长期规定任何人不能进行人体解剖。1319年,博洛尼亚医学院学生从坟墓偷来一具尸体交给老师做解剖和教学之用,这些学生后来被告但被宣判无罪。为了解人体骨骼便于肖像
绘画,1481-1511年的30年间,达·芬奇曾解剖过30具尸体。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律松弛肆意妄为B.人文主义影响了医学
C. 宗教影响不复存在D.文艺复兴解放了观念
23.1525年马丁·路德第一次用非拉丁语的德语出版《圣经》并广泛传播于西欧。此后,瑞典、丹麦、斯洛文尼亚、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瑞士等国在16世纪先后出现了用自己民族语言书写的《圣经》译本。据此可知当时
A. 各国民族意识渐趋觉醒B.德国率先完成国家统一
C. 各国先后完成宗教改革D.罗马教廷统治最终瓦解
24.17世纪法国的音乐活动不再单一集中于贵族的府邸、剧院,戏剧开始描绘的不全是贵族和国王,而开始将平民生活搬上舞台;一些音乐家们也终于摆脱了被贵族、教会所奴役的命运。这是因为当时
A. 人文主义的复兴B. 理性主义渐占主流C. 民主制度的建立D. 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25. 1682年,一颗明亮的彗星出现在天空。哈雷应用一个理论算出了这颗彗星的轨道和周期,周期约为75年,从而证实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大彗星是同一颗。于是,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所应用的理论
A.有利于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成为了反宗教神权的武器
C. 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开展D. 推动了相对时空观的萌发
26.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现今英国公立学校必须教授学生进化论,但是也开设了宗教课,允许父母为孩子选课。这说明今天英国
A. 仍然是宗教神权国家B. 法律保障了学生权益
C. 宗教与科学斗争激烈D. 多元思想观念并存
27.下表是1775年世界主要棉纺织地区工人日平均工资对比表(货币:白银,单位:克)。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工人的生活待遇改善B. 技术革新动力最大
C. 棉纺织技术世界第一D. 价格革命还在继续
2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呈现出“民主化”趋势,表现为:袖珍化(篇幅短小,结构精致)、炫技性(技术高超,可欣赏性强)、标题化(解释音乐主题)。据此可知浪漫主义音乐“民主化”趋势是
A. 因为欧洲代议制普遍建立B. 适应中产阶层文化的需求
C.与浪漫主义音乐初衷相悖D. 欧洲人内心迷茫苦闷表现
29.库尔贝是法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其代表作包括《石工》、《筛麦妇女》、《奥尔南的葬礼》等。1855年巴黎举办万国博画展,库尔贝的作品被拒之门外。这是因为库尔贝作品
A.宣传了马克思主义B.违反浪漫主义风格
C.反映了民众的苦难D. 没有绘画艺术价值
30. 近几年,纸质文刊因销量大减,或裁员,或倒闭。与此同时,自媒体大量涌现,遍布网络,以撰写文章赢得点击率而获取较高收入。这说明
A. 纸质文刊渐趋消亡B.事务繁多少人阅读C. 网络影视改变生活D. 传播方式正在变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22分,第32小题18分,共40分)
31.钟表已经深刻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钟表的产生、演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
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092年,北宋政治家、天文学家苏颂为太史局研制了一台水运仪象台,可用于观
测天体运行、演示天象变化、随天象推移而有木人自动敲钟、击鼓、摇铃、准确报时。李约瑟在深入研究水运仪象台之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我们以前关于'钟表装置······完全是14世纪早期欧洲的发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在中国许多世纪之前,就已有了装有另一种擒纵器的水力传动机械时钟。”
——李丹《苏颂和水运仪象台》
材料二钟表初入欧洲的十三世纪,它完全成了当时拥有绝对强权的宗教“御用物”。。····悠悠
钟声代表着上帝的声音,是(对农耕社会人们)作息和祈祷的指示。在黑暗的中世纪,钟,也成为教会进一步加强神权精神统治的工具。为了垄断钟表的制作技术,把人们留在黑暗和愚昧中,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天文钟铸造完成后,大主教甚至下令将热铅灌入进钟表师的双眼。
——陈茫《走下神坛的钟表-从神本到人本的钟表发展史》
材料三 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从最初仰望教堂塔顶(大钟),到平视厅堂的座钟,再到俯首端详手心里的怀表,人与钟表相对位置的变化,再生动不过地映照出人们意识形态之变。······19世纪末,瑞士路易制表家族进行了产业改革,钟表零件的规格化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分工装配。随着产量的大幅增加,钟表在“平民化”之后,再一次完成了它的“普及化”。
——陈茫《走下神坛的钟表--从神本到人本的钟表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颂开展水运仪象台研制活动的特点,并指出其特点形
成的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中世纪钟表业发展不同于中国的特点,并指出这种特点对欧洲社会
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钟表“平民化”、“普及化”的原因。(6分)
32.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的两次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获准进入北京······尽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传教的正式
文件,但却得到了事实上的默认。据统计,“在200年时间里,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共有456人······出版了成百上千部中文著作”,“其输之科学,有天文、历算、地舆、炮铳、水利及格物致知之学。”
——杨志文《耶稣会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罗马教皇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比如“祖先崇拜”、“儒学崇拜”等。
康熙帝对此批示:“今见来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1700年,康熙帝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乾嘉禁教之后,清政府闭关锁国已成定局。“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
——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评述》
材料三(清末民初)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各路人才在这里汇聚,不仅有众多兼通近代
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教士,而且还有一批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从西译著作中,由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使当时处于惆怅的中国多了一份思考和选择。如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论自由》、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使梁启超、康有为等力主改革和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激动不已,似乎从中悟出了中国的某种道路。鲁迅知有新书《天演论》出版,便花了500文钱买了一本,读后顿觉眼界大开。鲁迅想以科学救国和他从事文学的唤醒民族的思想底蕴是完全一致的。
——陈敬全、朱新轩《上海在西学东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并指出此时“*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较之材料一、二中“西学东渐”的新变化,并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这种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8分)
桂林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上)
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22分,第32小题18分,共40分)
31.(1)特点:研制时间早;得到朝廷(政府)支持;仪器技术先进;功能多样。(任意两点4分)
原因:政局稳定;统治需要;苏颂个人勤奋努力;历代天文地理知识基础。(任意两点
4分)
(2)不同:教会垄断;服务宗教。(4分)
影响:禁钢了人们思想;妨碍了科技发展;干涉了世俗生活;实行了残暴统治。(任意两点
4分)
(3)原因:宗教改革发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自然科学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开
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任意三点6分)
32.(1)特点:持续时间长;带有宗教色彩西学传播以西人为主;以实用科学为主;受政治影响
大;干涉中国内部事务。(任意三点6分)
原因: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基督教具有极端排他性(放弃对中华文化认同);中国传统
文化中华尊夷卑观念。(任意两点4分)
(2)新变化:中国人主动传播西学;传播西学由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思想层面。(4分)
影响: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影响了政治变革;影响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任意两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