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中考真题汇编5.1.4生物进化的原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中考真题汇编5.1.4生物进化的原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05 07: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自然选择学说
角度1
自然选择学说提出者
1.[2020·广西贵港,1.3分]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是( 
 )
A.达尔文
B.林奈
C.米勒
D.法布尔
2.[2020?成都,14.2分]自然选择学说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米勒
B.林奈
C.达尔文
D.巴斯德
3.[2020·牡丹江、鸡西,22.2分]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是( 
 )
A.施莱登
B.法布尔
C.达尔文
D.孟德尔
4.[2020?龙东,26.2分]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
(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巴斯德
D.袁隆平
5.[2020·湖南湘西,20.2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用进废退
B.大量繁殖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角度2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6.[2020?广州,33.2分]下列观点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B.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繁殖能力普遍较弱
C.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无限的
D.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于自身生存7.[2020·辽宁阜新,20.1分]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其生存
B.生物为适应环境产生变异
C.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有利变异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2020?辽阳,21.0.5分]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D.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
9.[2020·巴中,3.1分]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正确的组合是( 
 )
①物种不变
②过渡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竞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10.[2020·郴州,24.2分]下列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相符的是(
)
A.生物普遍存在过度繁殖的现象
B.资源有限,生物需要进行生存
C.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
D.生物的变异一定有利于适应环境
11.[2020·云南,35.1.5分]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常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2.[2020·铁岭,16.2分]如果某一物种缺乏适应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则它可能(

A.进化为另一新物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物种
D.灭绝消失
13.[2020·河北邢台,21.2分]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
B.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的变异都能得到积累和加强
14.[2020·日照1,28.2分]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C.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5.[2020·威海,36.5分]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命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早在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
。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2)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_

(3)致命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一种更容易生存?哪一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命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命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4)由上述分析可以做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
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
趋势。
16.[2020?重庆巴结业,24.8分]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
17.
[2020·湖南娄底,48.10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制成了另外一些有机物。
资料2:1969年陨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1)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化学演变而来,也可能来自    。
(2)从简单的原始生命演变到今天这样丰富多样的生物界,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    学说。
(3)达尔文发现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很多的后代,称之为过度繁殖。这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类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    。
(4)各种生物都能很巧妙地适应各自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通过    实现的。
(5)有人认为过度繁殖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18.[2020·巴中,64.10分]观察如图的图片,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并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①古代鹿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脖子比较长,有的脖子比较短,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且一般是可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②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 
 。
③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
④现在的长颈鹿的形态是通过长期的 
 和 
 不断积累形成。
角度2
自然选择学说的应用
(1)拟态、保护色的形成
19.[2020·长沙市,23.2分]一种生活在浅海的章鱼,能根据周围环境不断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形状。关于章鱼的这种伪装能力,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B.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有利于章鱼躲避敌害
D.有利于章鱼获取食物
20.[2020?德州,22.2分]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
右下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的结果
21.
[2020?济宁市,18.2分]滇叶?是种珍惜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
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
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
的正确解释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22.[2020·云南昆明,36.1.5分]蝗灾肆虐东非多国,不同环境中的蝗虫体色不同,分析错误的是( 
 )
A.是一种保护色
B.是有利变异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3.[2020?贵州遵义,26.1分]桦树皮颜色呈浅灰色,生活在桦树林内的桦尺娥,其体色大多与桦树皮颜色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只繁殖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
B.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不易被天敌发现
C.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味道不好,食娥鸟不喜欢吃
D.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运动能力强,不易被捕捉
(2)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昆虫(或细菌、病毒)的耐药性的产生
24.
[2020?海南,29.2分]用达尔文进化论解释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正确的是(

A.细菌产生的变异不利于适应环境
B.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C.青霉素选择后耐药细菌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之间没有生存斗争
25.
[2020?宜昌,48.2分]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正确的是(
)
A.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B.杀虫剂的使用对苍蝇进行了定向选择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26.[2020?开封结业,13.1分]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A.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
B.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
27.[2020·南通,21.2分]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因感染细菌引起的疾病。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疗效。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C.不适应环境
D.药物使细菌发生变异
28.[2020?衡阳市,22.8分]请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为什么我市禁止在居民区和大型公共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__。
(3)“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当不良情绪出现,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调节?

(4)抗生素的使用,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9.[2020·长沙市,29.5分]中草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某些药物能消炎杀菌。中学生张可家里喂养了几十只鸡,他想尝试用中草药替代家里以往用的抗生素添加剂。他与有中医知识的父亲一起,用板蓝根、鱼腥草等配制成中草药添加剂,探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鸡存活率的影响。
(1)他选择了同一品种,且生长、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的鸡苗60只,
分成三组,并做好标记。
(2)在每天早上放出笼之前,A组的鸡苗喂适量的含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B组喂等量的含
的同种饲料,C组喂等量的不作处理的饲料。其他饲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3)每天观察和记录三组鸡的
。若A、B、C三组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异,能否说明中草药添加剂可替代抗生素?

(4)抗生素能有效杀死细菌,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家禽的健康,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系列问题。请你写出一条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3)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30.[2020·河北邢台,18.2分]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31.[2020·铁岭,19.2分]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来的克尔格伦岛上,昆虫的翅要么强大,要么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食物获得多少的结果
C.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32.[2020·内蒙古呼市,13.2分]某小岛风景秀丽、风大浪急,岛上生活着正常翅、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适应风大浪急的环境,昆虫出现了无翅和残翅的变异
B.在遗传学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对于生活在岛上的昆虫来说,无翅或残翅都是有利变异
D.大风对不同翅形的昆虫所起的作用叫自然选择
33.[2020·张家界,17.1分]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少数昆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B.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
C.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
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
34.[2020?达州,7.1分]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对昆虫来说是不利变异
B.无翅或残翅昆虫其繁殖能力比有翅的昆虫强
C.无翅或残翅昆虫容易存活,并将该变异遗传给后代
D.昆虫为了适应大风环境,产生了无翅或者残翅的变异
35.[2020·日照,13.1分]克格伦岛上经常刮大风,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某种昆虫呈现出两种翅型分化;多数个体无翅或残翅(不能飞),而少数个体翅异常发达(能飞)。达尔文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A.大风环境导致昆虫的翅型发生定向变异
B.昆虫的翅型分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能飞的比不能飞的昆虫更能适应岛上环境
D.少数昆虫的翅发达是在大风中长期锻炼的结果
(4)利用自然选择学说应用综合
36.[2020·临沂,24.2分]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C.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37.
[2020·安徽,10.2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陈述,属于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科学家在我国发现孔子鸟化石
B.科学家在陨石中发现有机小分子
C.米勒在模拟实验中得到氨基酸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38.[2020?开封结业,14.1分]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的长颈是为了摄食高处的树叶,长期不断伸长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9.[2020?佛山禅城结业,13.2分]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
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40.[2020·湘潭,16.2分]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 
 )
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B.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D.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
41.[2020·青岛市,30.1分]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42.[2020?陕西,30.1分]
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统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种类、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深色桦尺蛾
65
70
69
58
130
222
323
440
浅色桦尺蛾
451
462
445
450
303
212
128
70
A.1920
~
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螅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3.[2020·内蒙古包头,11.2分]如图表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表示变异,决定了长颈鹿原种后代性状的改变
B.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了长颈鹿进化的方向
C.长颈鹿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性状是否有利
D.不同性状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44.[2020?内江,5.3分]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的生命形式最可能类似于现在的真菌
B.农民长期使用杀虫剂会对害虫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C.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D.米勒实验的结果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
45.[2020·湖南永州,10.2分]用关键词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是学好生物学的有效方法。下列是某同学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相关关键词的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关键词
知识梳理
A
原始大气
含有甲烷、氧气、氨和水蒸气等
B
化石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C
进化规律
由复杂进化为简单
D
生物进化
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无关
A.A
B.B
C.C
D.D
46.[2020·北京学业,20.1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由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47.[2020·淄博,20.1分]下列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雷鸟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体色,这对它躲避敌害十分有利
B.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这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由于缺乏青草,长颈鹿需要经常伸长颈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了长颈
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翅能飞的昆虫很少,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组别
亲代的基因组成

tt×tt

tt×Tt

Tt×TT

Tt×Tt
48.[2020·莱芜,3.2分]某种昆虫的体色有深色与浅色之分,深色(T)为显性性状,浅色(t)为隐性性状。现有四组昆虫进行繁殖,环境改变使深色昆虫更易被天敌捕食,表格中哪组亲代所繁殖的子代被捕食的数量最多(  )
A.甲
B.乙
C.丙
D.丁
49.[2020?衢州,31.6分]2020年2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由沙漠蝗虫引起的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
(1)某地区的所有沙漠蝗虫属于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如图,蝗虫具有以绿色和褐色为主的保护色,咀嚼式口器,活动、繁殖能力强等特征。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是长期 
 的结果。
(3)资料显示: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繁衍;②鸟类、螳螂、蛙等生物是蝗虫的天敌。根据以上两项资料分别提出一条防治蝗灾的措施 
 。
50.[2020·山西太原,19.11分]2020年2月以来,东非地区蝗灾肆虐,一路向东蔓延,波及到了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来罕见,对多国农业造成严重危害,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起了筹款呼吁,用以控制蝗虫的扩散。印度在这次灭蝗行动中下了很大力气,主要采用了人工、农业机械和飞机喷洒灭虫农药的方法,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大量使用灭虫农药,这些农药有的喷到了蝗虫的身上,使蝗虫直接死亡,有的喷到了农作物上。蝗虫吃了之后也会死亡。治蝗成效卓著。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蝗虫能够迅速扩大分布范围,并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发育阶段是 
 。
A.卵期
B.若虫期
C.成虫期
D.整个发育过程
(2)蝗虫的发育方式与家蚕有区别,蝗虫的发育是 
 发育,而家蚕则属于 
 发育。
(3)使用农药治理蝗灾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可能会导致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下面是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蝗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作出的解释,请你补充完整。
蝗虫繁殖能力很强,由于 
 的原因,少数个体会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农药,蝗虫与环境进行 
 的过程中,多数蝗虫被杀死。而那些具有抗药性的蝗虫个体却幸运地生存下来,并有机会繁殖自己的后代。经过多代繁殖,蝗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也逐渐增多。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 
 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
(4)农药治蝗除了可能造成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以外,还有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不良后果,你能列举一种吗? 
 。除了农药治蝗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答出一种即可) 
 。
二、人工选择
1.[2020?辽宁营口,14.1分]灰林鸮有灰色和棕色两种体色,灰色个体占多数。近30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积雪变得稀薄,灰色个体易被天敌发现,棕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生殖发育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适应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2.
[2020?苏州,55.1分]水稻对浅水环境的适应和海水稻的选育分别属于(

A.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人工选择
C.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3.[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19.1分]下列对生物进化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蝗虫长期接触农药,逐渐适应药性不易被毒死
D.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4.
[2020?内蒙通辽,28.12分]“进化树”可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原始生命,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进化成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

(2)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在6亿年前出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大约在5.
3亿年前出现最早的鱼类,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
](填图中字母)
该种生物类群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的原因是

(3)根据
可将图中的脊椎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鱼类、B和C,另一类是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哺乳类是最高等的一类脊椎动物,这类动物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同的识别特征有:①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
;②
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兔子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大,内部都含有
,这体现了生物体
的生物学观点。
(5)请写出图中E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6)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主要是因为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
组织。
(7)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_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在不断进化。
参考答案: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自然选择学说
1-5.ACCAD
6-10.ACABD
11-14.CDDA
15.(1)差异(性)
(2)生存斗争(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适者生存)(4)下降
上升
16.(1)变异
选择材料(2)生存
淘汰(3)选择(4)自然选择
17.(1)其他星球(2)自然选择(3)原始材料
(4)生存斗争(5)不同意,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的前提
18.①变异
②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③选择
④自然选择
有利变异
19-20.AA
21-25.ACBCB
26-27.CD
28.(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3)转移注意力;宣泄;自我安慰
(4)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细菌大多是能抵抗生素的细菌,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抗生素影响,并且代代积累。
29.(1)随机平均
(2)抗生素添加剂
(3)存活率
(4)不能
(5)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30.D
31-35.CACCB
36-40.CDDDB
41-45.DCDAB
46-48.DCC
49.(1)种群(2)自然选择(3)多植树造林,加大植被覆盖率,禁止滥砍滥伐;可用引进天敌的方法将蝗虫大量杀死。
50.(1)C(2)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3)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
自然选择(4)污染环境
生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等
二、人工选择
1-3.BDC
4.(1)界(2)
B
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3)体温是否恒定
后代成活率
牙齿分化
(4)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被子植物
(6)输导
(7)生存斗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