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角度1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1.
[2020?海南,18.2分]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竹节虫与竹枝相似
C.蚯蚓改良土壤
D.企鹅皮下脂肪很厚2.[2020?陕西,6.1分]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B.千里之堤,贵于蚁穴
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
D.大树底下好乘凉
3.[2020?新疆,3.2分]下列动物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是(
)
A.芦花鸡的红鸡冠
B.孔雀漂亮的羽毛
C.北极熊白色的体色
D.大熊猫黑白相间的体色
4.[2020·牡丹江、鸡西,3.2分]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改变生物
5.[2020?重庆巴结业,2.3分]下列哪项不是动物保护色的含义(
)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
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
C.能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
6.[2020·岳阳,1.2分]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雨有所增加,导致植被面积扩大,食草昆虫增多,对这一现象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合成总量增加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
7.[2020?苏州,52.1分]水稻茎内的气腔,是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下列植物最可能存在气腔的是(
)
A.桑树
B.睡莲
C.广玉兰
D.桂树
8.[2020·甘肃天水,9.1分]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B.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D.枯叶蝶的外形像一片枯叶
9.[2020·淄博,2.1分]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植被丰富的树林中空气清新
B.人类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造成酸雨
C.深山阴湿的岩石上长有苔藓
D.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10.[2020·日照,11.1]仙人掌经常浇水反而生长不好,甚至还会死亡,这说明仙人掌(
)
A.需要强光
B.不需要水分
C.不适应湿润的环境
D.叶子变成了刺状
11.[2020·日照,23.1分]叶子虫具有3对足,体色多为绿色,身体形态和体色与所栖息环
境中的植物叶片相似,其个体发育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子虫形似树叶的现象叫保护色
B.叶子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C.叶子虫个体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
D.叶子虫栖息在树叶上可完全避免天敌捕食
12.[2020·泰安,18.7分]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依据一定的特征,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类群。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不同类群的生物形成了与各自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请分析回答:
(1)植物多样性的进化中,蕨类植物比藻类、昔藓植物高等,主要表现在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的
,植株高大得多。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等主要表现在被子植物一般都能
,种子外面有起保护作用的果皮。
(2)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中,与环节动物相比,节肢动物身体各部分有进一步的分工,运动能力增强,主要原因是节肢动物的
分节。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主要原因是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在陆上产卵,
。哺乳动物是动物中的高等类群,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主要原因是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
。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通过自然选择,
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环境,不断出现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角度2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13.[2020?潍坊,1.2分]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叶形,这体现了生物基本特征的(
)
A.能够生长和发育
B.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C.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D.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020·沈阳,1.2分]下列选项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C.沙漠里的植物种类稀少
D.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
2.[2020?南允,1.4分]南充某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利用周末游玩或烧烤。由于部分游客乱扔垃圾、踩踏草坪、破坏植被,导致该景区被迫临时关闭整顿。以上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3.[2020?四川资阳,4.2分]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春分麦起身,肥水要跟紧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2020·临沂,2.2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春江水暖鸭先知
5.[2020?连云港,6.1分]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6.[2020·巴中,16.1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鹰和狐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是(
)
A.多种多样的
B.相互制约的
C.谁也离不开谁
D.不断进化的
7.[2020·江西,7.1分]“海岸卫士”一红树袜
能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又能保护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8.[2020?佛山顺德结业,2.2分]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B.蚯蚓的活动疏松土壤
C.鸟类在不同地域的迁徙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9.[2020?内蒙古赤峰,6.1分]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0.[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1.1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城市绿化改善了空气质量
B.北方多种树木入冬前会落叶
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上表皮
D.荒漠中生长的仙人掌的茎具有储水功能
11.[2020·湖南永州,1.2]“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一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12.[2020?宁波,25.6分]鲸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科学家研究深海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依据。2020年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深海处首次发现一个长约3米的鲸落(如图)。从鲸死亡,尸体开始下沉到鲸落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移动清道夫阶段: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鲨鱼等生物以鲸尸中的上皮组织、 组织、部分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为食。
(2)机会主义者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以海底的鲸尸作为栖居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同时这些栖居者也在啃食残余鲸尸,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
(3)化能自养阶段: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利用硫化氢中的化学能进行生长繁殖,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补充。
(4)礁岩阶段:当残余鲸骨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会化为礁岩,居于其上的所有生物和
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13.[2020?荆门,8.4分]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下列事例,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中,草与豆苗的关系是
。
(4)荒漠中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的十多倍,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和荷叶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5.
CACBC
6-10.DBCCC
11.B
12.(1)输导组织
开花结果(2)身体和附肢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3)基因的多样性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13.D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5.AABAC
6-10.BDBCA
11.A
12.(1)肌肉(2)影响环境(3)非生物
13.(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影响环境
(3)竞争
(4)生物适应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