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P73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的学习过程,感受、体会、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枚举、图形或表格等方法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做出简单判断。
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救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受随机现象的规律,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骰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掷出一个骰子,朝上面的点数1——6六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相同的,今天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可能性的大小。
师:如果同时掷出两个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之和可能是几呢?(生:2—12)
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2、3、4、5、6、7、8、9、10、11、12
师:这11个点数不能平均分成两组,我们把2,3,4,10,11,12这六个数称为甲组,5,6,7,8,9这五个点数作为乙组,比赛掷骰子,以出现总次数多的为胜。猜想一下,哪组赢的可能性大?
生发言,说一说支持甲组或乙组的理由。
二、数学实验
1、分组实验
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①以小队为单位,队长记录,每人掷5次,每次报出点数和。
②记录方法:和是几,就在统计表几的下面画“正”字统计,最后分别统计出各数出现的次数。
③统计结束,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2、展示台展示各小组试验学生结果。
学生谈谈自己的对结果的看法。
3、根据小助手收集来的各组的统计数据,师制成统计图。
师:看全班掷出的点数和情况制成的统计图,你又看出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整体来看:中间怎样?两边呢?(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高说明了什么?两边低又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为什么出现出现5,6,7,8,9的可能性大,而2,3,4,10,11,12可能性小?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数学秘密?
三、探究原理
1、展示学生分析图。
学生根据自己的图解释说明。
2、师:从数学角度分析,同时掷两个骰子,共有36种等可能,点数和5,6,7,8,9出现的可能有24种,而2,3,4,10,11,12的出现的可能有12种。24和12PK,所以5,6,7,8,9出现的可能性大。
3、回顾,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析出可能性的大小的?
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通过有序思考,枚举出所有的可能,再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四、解释应用
1、掷两个骰子,掷出的两个点数之积是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
2、盒子里有 3个红球,2个白球,摇匀后,摸出两个。摸出同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异色球的可能性大?
五、总结感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是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概率统计,也是学生感悟客观世界随机性与规律性的开端。本节教材旨在通过掷两个骰子判断朝上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这一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本节课我采用了“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验工具,使学生经历提出数学问题,制定试验步骤,搜集试验数据,讨论试验结论的完整数学试验过程;突破了以往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经历了数据分析,体验随机观念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我创设认知冲突,引出数学试验。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多数学生能理解一个骰子出现的六个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进而认为掷两个骰子得到点数和的可能性也是相同的。因此在课开始让学生猜测点数和的11种情况分两组,甲组选6个数,乙组选5个数,问谁赢的可能性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有猜测甲组可能性大的,有猜测乙组可能大的,原因是多数学生认为点数多赢得可能性大。
其次,为了验证猜测,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进行了数学试验环节。利用数学试验,突破“等可能性偏见”的错误观念。课中学生通过亲自掷一掷活动感受可能性的大小。由于试验次数较少,结果具有较大的偶然性,为此搜集全班的试验数据汇总起来,生成直观的条形统计图,这样规律性就比较明显。学生体验到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不仅发现不同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还发现越是中间的数出现的可能性越大,越往两边可能性越小。
最后,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掌握分析方法,做出合理判断。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数据,意识到不同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图示法和列表法展开研究。对于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分析的方法:判断一件事情可能性的大小,先要枚举出所有的可能情况,然后数出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情况个数,出现情况的个数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这节课是“可能性”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学生通过本节数学实验教学,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