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情况的个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P74-P75。
学情剖析:
“可能情况的个数”是对“可能性”的一个延续,在认识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抽拖鞋的活动,借助树状图或表格等辅助工具,有条理地剖析、无遗漏、无重复地枚举出简略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果(有序地,无重复、不遗漏列举出两种情况)。
教学目的:
1、 通过有趣情景、借助树状图或表格等辅助工具,有序地、无重复、不遗漏地枚举出简略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果。
2、 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料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利用。
3、 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念和利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有序地、无重复地、不遗漏枚举出简略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放暑假了,王老伯家的杂货铺要为即将来到的暑假做准备,他在清点库存,找出了6只拖鞋,均码的,三只左脚三只右脚,把这些鞋子都放进一只看不见的盒子里,两只手申进去,抽出一只,会是什么结果?
(一左一右,两左,两右)
二 、探究新知
1、解决题1(树状图)
师:那么到底是能组成一双的可能性大,还是不能组成一双的可能性大,或者是两者的可能性一样大?
(1)让学生先尝试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初步见解。(举手表决)
(2)学生操作,在纸上罗列出所有的可能性。
(3)汇报成果,引导学生在三左三右上标上1~6。
学生汇报交流,能拼出哪些不同的组合方法。(树状图)
注意:先确定抽出的第一只可能是1号,那么抽出的第2只有可能是2号、有可能是3号、有可能是4.5.6。当抽出第一只是2号的时候,第二只就不能是1号了,因为这种情况在上面已经出现,所以第二只可能是3.4.5,以此类推。
(4)把能组成一双的可能性性勾出来,分别数出可以组成一双和不能组成一双可能性的个数。
(5)小结: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有序地,无重复,不遗漏)
2、小胖的方法
师:聪明的小胖还有一种方法?他是用什么什么方法?(列表法)
画出表格。
解释横行和数列的1~6的区别。
完成表格,用/来划去不可能存在和重复出现的情况。
把能组成一双的勾出来
小结:不管是树状图还是列表法,他们都可以有序地,无重复,不遗漏地表示出所有的可能情况。
揭题:可能情况的个数
三、练习比较
解决题2:
师:王老伯年级大了,有5个志愿者去帮他,5个人中选2名同学作为组长和副组长,总共有几种不同的选法。
(1)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用数状图或表格剖析问题。
(3)比较剖析
小结:遇到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重复的
2、解决题3:
师:还是5个人,选2人打扫卫生,看谁做得快?
师:选2人打扫卫生和选正队长和副队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两次操作的目的不一样,但推测的方法都一样。在无重复、不遗漏地排出所有可能情况后,再根据要求去掉相同的情况的个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用什么方法找出事情发生有几种成果?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