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自然生态系统
角度1
生态系统类型的判断、特点
1.[2020?齐齐哈尔、黑河、大兴安岭,]下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2020·鸡西结业,34.1分]素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3.[2020?龙东,34.2分]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4.[2020·巴中,30.1分]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5.[2020·广东,8.2分]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与此生态功能相关的有(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增加降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角度2
综合考查各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6.
[2020·自贡,2.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蝉属于生产者
B.
南湖公园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落叶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
D.
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7.[2020·福建,23.2分]海洋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海洋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海洋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
二、人工生态系统
角度1
人工生态系统类型的判断、特点
1.[2020·巴中,12.1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2.[2020·巴中,26.1分]某生物小组运用“建设生态家园”的知识,分析下列几种生态模式,其中不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
A.林下养鸡的果林场
B.稻鸭共生的水稻田
C.多施化肥的麦子田
D.蚕沙养鱼的桑基鱼塘
3.[2020·巴中,22.1分]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①在稻田中放养益虫
②利用剧毒农药治虫
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大量捕杀蛇
⑤大面积种植单一植物
⑥严禁捕捉青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4.[2020·甘肃天水,12.1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C.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5.[2020?嘉兴、舟山,32.8分]近年来,我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突破口,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如图是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简图。
(1)在庭院生态系统中,方框内A代表的是
。
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提高经济效益,是由于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发酵,能把一些废弃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加以利用。
(2)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做好垃圾分类。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
垃圾可
以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3)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以通过
条食物链流入鱼中。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角度2
以图示为依托,结合人工生态系统,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6.[2020?潍坊,28.10分]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生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请结合下图回答:
(1)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_
_;与豆科植物相比,根瘤菌细胞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是
。
(2)图中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需经
的分解作用完成,这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
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3)图中的牲畜处于第
营养级;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多食用
(肉类/粮食)制品能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4)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造成富集现象,就上图而言,对
的危害最大。近年来,人们更多地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是
(答一条)。
(5)上述做法为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供了借鉴。请列举两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实例
。
参考答案: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自然生态系统
1-5.BAABD
6-7.
CB
二、人工生态系统
1-4.ACCD
5.(1)人
(2)厨余垃圾
(3)4
分解者
6.(1)(互利)共生
(根瘤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
(2)分解者
碳、氮、水(只答碳也对)
(3)二
粮食
(4)人
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不污染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害虫的天敌(保障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禁止焚烧秸秆、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生产沼气、垃圾发电、秸秆生产酒精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