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食品贮存
一、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角度1直接考查食品腐败的原因
1.[2020·山西太原,12.2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中有机物的自行分解
B.食物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
C.食物中水分的不断蒸发
D.食物中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
角度2
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选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其解释、注意事项等方面)
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角度1食品保存的方法
2.[2020·鸡西结业,20.1分]方便面的蔬菜包采取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
A.脱水法
B.盐渍法
C.真空包装法
D.巴氏消毒法
3.[2020·辽宁阜新,13.1分]下列食品的保存,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原理的是(
)
A.冷冻牛肉
B.袋装牛奶
C.晒干蘑菇
D.真空包装香肠
4.[2020?龙东,25.2分]袋装牛奶所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
A.添加防腐剂
B.巴氏消毒法
C.冷冻法
D.脱水法
5.[2020?贵州遵义,27.1分]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用防腐剂保存牛奶
B.真空保存肉肠
C.脱水保存香菇
D.冷藏保存牛肉
6.[2020?重庆涪陵结业,24.2分]下列有关食品的制作和保存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火腿肠的保存大多是用真空包装法
B.用醋酸菌制作酸奶
C.用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
D.用霉菌制酱
7.[2020·沈阳,10.2分]下列各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将蔬菜放在低温环境中
B.将熟牛肉真空包装保存
C.将剩饭直接放在桌面上
D.将新鲜猪肉用盐腌制
8.[2020·岳阳,15.2分]关于生物技术利用,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利用酒曲制作米酒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C.培养细菌生产抗生素
D.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
9.
[2020?内蒙通辽,20.2分]下列有关食品保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现代食品的保存方法是添加防腐剂
B.牛奶常用的保存方法是冷冻法
C.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
D.腌制食品口感丰富,不含有害物质,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10.
[2020?青海,18.3分]为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大小规格相同的洁净试管,标为甲、乙。分别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肉汤;
②将甲、乙两支试管按如图所示组装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5分钟,冷却至室温,并放在室温环境中静置;
③一周后,该兴趣小组发现甲试管中的肉汤变混浊,乙试管中的肉汤仍然澄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两支试管都加热至肉汤沸腾的目的是
。
(2)一周后,乙试管中的肉汤仍然澄清的原因是
。
(3)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初步得出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是
。
11.[2020?陕西,36.5分]生活中,食品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胃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灌胃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表: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_作为对照。
组别
小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A
10
灌胃未霉变甘蔗汁0.2
mL
0
B
10
灌胃50%霉变甘蔗汁0.2
mL
3
C
10
灌胃75%霉变甘蔗汁0.2
mL
5
D
10
灌胃100%霉变甘蔗汁0.2
mL
8
(2)实验中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_
。
(3)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_
(填“会”或“不会”)产生危害。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_
_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角度2食品保存的原理分析
12.[2020·平凉市、定西,8.2分]陇西腊肉肥而不腻,色美味鲜,风味独特。陇西腊肉能够长时间保存的根本原因是(
)
A.腊肉中含有大量人工合成防腐剂
B.腊肉中的毒素能够杀死微生物
C.腊肉不含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D.腊肉中的盐分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3.[2020·巴中,32.1分]咸鱼能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
)
A.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分、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B.咸鱼肉已煮熟营养很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C.细菌、真菌不喜欢分解有腥味的鱼肉
D.鱼肉内入了除盐以外的防腐剂
14.
[2020?海南,13.2分]冷冻食品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冰箱冷冻室无氧气
B.低温杀死了食品中的微生物
C.冰箱冷冻室无微生物
D.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5.
[2020?苏州,29.2分]梅雨季温度高,湿度大,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使食物腐败变质。若要抑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下列处理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盐腌制
B.冷冻冷藏
C.烘干处理
D.常温保存
16.[2020?内蒙古赤峰,23.1分]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无土栽培技术主要用来培养无病毒植株
B.科研上常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培养病毒
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无法生存
D.黑枣与柿树嫁接和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无性生殖
17.[2020?滨州,24.2分]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发酵的原理是乳酸菌能够利用牛奶中的蛋白质生成乳酸
B.白酒酿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依靠酵母菌分解谷物中的淀粉
C.真空包装食品涨袋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
D.保存新鲜果蔬时适当控制氧气浓度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18.[2020?乐山,32.3分]乐山不仅风景名胜众多,美食也全国闻名。食物的制作和保存非常讲究,如:峨边腊肉、香肠的制作采用烟熏腌制法,沐川甩菜、犍为大头菜则用盐渍法,峨眉雪魔芋用到了脱水、冻干的方法等。下列方法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生物学原理
A
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杀死生活在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B
巴氏消毒法
通过防腐剂的添加和使用,杀灭细菌和真菌
C
冷藏冷冻法
低温杀死生长在食物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D
冷藏冷冻法
低温杀死存在于食物表面的芽孢和孢子
19.[2020·济南、莱芜,13.2分]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食品名称
保存方法
生物学原理
A
新鲜鸡蛋
低温冷藏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
新鲜牛奶
加热处理
加热灭菌并隔离微生物
C
新鲜鱼类
盐渍法
高浓度盐环境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D
新鲜大米
真空包装
杀死并隔离微生物
A.A
B.B
C.C
D.D
20.[2020·广东,33.10分]实验探究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味美多汁,荔桂果皮易变褐色,保鲜难度大,造成远销困难,损关大。某研究小组以果皮褐变指数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探究温度和袋装两个因素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褐变指数分为1-5级,数值越大,代表褐变程度越高。结果如题33图。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分组及变量设计:甲组(常温裸露)、乙组(常温袋装)、丙组(低温裸露)、丁组(低温袋装);常温(26~28℃)、低温(6~8℃)
②选择品种、大小和成熟度
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400颗,将其分成
组,每组
颗,对荔枝进行冰水预冷15分钟,晾干后进行实验。
③每12小时统计各组褐变指数,若其中一组褐变指数达到5,该组即停止试验。
(2)根据题33图,
组的荔枝褐变速度最快;从处理条件比较甲组和丙组、乙组和丁组曲线,荔枝无论袋装还是裸露,保鲜效果
优于
。
(3)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请分析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
(4)新鲜的荔枝味美多汁,这种汁液主要储存于细胞的
中。制成荔枝干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因为除去水分使
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21.[2020·佛山南海结业,31.8分]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取了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编号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锥形瓶中的肉汤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方法中的
,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相当于
。
(2)甲瓶与乙瓶可以形成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乙瓶与丙瓶不可以形成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
(3)根据甲瓶与丙瓶对照实验的结果,你分析原因是
。
(4)细菌无处不在,是因为细菌个体微小:且靠
进行生殖,繁殖速度快;细菌还能产生休眠体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5)细菌和真菌常常对人类有害,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列举细菌或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
。
参考答案:
二节
食品贮存
一、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1-5.DACBA
6-9.BCCC
10.(1)杀死肉汤中的细菌(2)微生物不能进入(3)巴氏消毒法
11.(1)作为对照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合理即可)
(3)会
(4)细菌和真菌(或“微生物”
)(只答“细菌”或“真菌”不给分)
(5)C
12-15.DADD
16-19.DCAD
20.(1)相同
四
100
(2)
甲
低温
常温
(3)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实验结果受无关因素的影响
(4)液泡
细菌和真菌
21.(1)营养基 灭菌 (2)温度 不是单一变量 (3)肉汤变质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微生物来自空气 (4)分裂 芽孢
(5)放线菌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治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