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7
壶口瀑布
梁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万马奔腾任嘶吼,千里黄河一壶收。
壶口瀑布
课时目标:
1.感知文本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视听领略,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
3.借助文本学习,了解游记文体。
一、作者简介
梁衡,著名学者,1946年出生,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
《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
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
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二、壶口瀑布简介
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由300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
告诫(
)
雾罩(
)
推搡(
)
驰骋(
)
漩涡(
)
寒噤(
)
雾霭(
)
出轧(
)
乘隙(
)
迂回(
)
汩汩(
)
潺潺(
)
震耳欲聋(
)
怒不可遏(
)
ǎi
zhào
jìn
jiè??
tuī
sǎnɡ?
wō
chěnɡ?
ɡǔ
三、字词积累
zhá
xì
yū
chán
zhèn
è
四、词语解释
推搡:使劲推;推抢。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利用空子,趁机会。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个人爱好
五、感知文本,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受文字语言带来的想象冲击.
要求:听读时,圈点勾画出壶口瀑布景象的语句.
……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望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
江西庐山瀑布
(仰视)
壶口瀑布(俯视)
观赏角度
2.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试说喜欢该段的理由
要求:理由尽可能有文字依据
以“从……………的描写中,让我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形式作答。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六、试听欣赏,感受磅礴气势
1.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有哪些感想呢?
七、依托文本,了解文体—游记
1.作者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壶口,看瀑布)
2.作者描写了什么?
(壶口瀑布不同时期的景象)
3.作者想到了什么?
(壶口气魄——黄河性格——中华民族精神)
游记:是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
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三要素:所至(游踪)
所见(风貌)
所感(感想)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观赏了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色,感受到了黄河壶口瀑布的湍急汹涌、雄伟壮丽,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透过黄河的性格联想到的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受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九、作业布置
1.勾画文中景色描写的句子,多读多积累;
2.勾画作者抒发感想的句子,多读多体会。
(为下节课预习)
黄果树瀑布
中国三大瀑布
壶口瀑布
吊水楼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