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4 15:40: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岑参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反映边界战争和征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从南朝开始逐渐为世人所瞩目。
边塞诗
到了盛唐,由于边塞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再加上盛唐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奇情壮彩的“边塞诗” 便大大发展起来,成为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
岑参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一、结识岑参
岑参(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岑参曾祖、伯祖、伯父都曾官至宰相。父岑植,两任州刺史。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他从兄属学,遍读经史,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
岑参两次从军边塞,天宝八载
(749年)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安史之乱后,肃宗即位,岑参又从西域回到长安。大历元年做嘉州刺史,世称 “岑嘉州” 。不久罢官,五十五岁时,客死成都旅舍。
盛唐时代,边塞诗空前繁荣,出现了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当时西北边塞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在大漠军旅中生活了六年。
他的边塞诗,描写了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体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二、走进边塞
我们跟随视频走进盛唐边塞,领略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岑参的诗歌创作风格-国语流畅.qsv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已是万千离愁;岑参出塞逢入京使,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边塞气息。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令人神往。
平沙万里,大漠月圆,又牵动岑参怎样的情怀?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
⑵走马:骑马。
⑶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见月两回圆: 表示两个月。
⑷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绝:没有。人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对待出塞,诗人自己说: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王之涣
久在边塞,看惯了大漠黄沙的岑参,被凉州早春景象深深陶醉。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
⑴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⑵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⑶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春光里,岑参美好的心情,像涓涓溪流,在字里行间流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安史之乱,历时八载,唐由盛而衰。
战乱中,杜甫眼里的长安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重阳节,岑参心中的故园,又是怎样景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诗中表达的不仅是惜花、思乡之情;更有对百姓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日积月累
不积跬( kuǐ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默写、评比
三、告别边塞
这节课,我们结识了盛唐边塞诗人岑参,欣赏了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领略了盛唐边塞气象。
最后,我们一起朗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告别诗人,告别边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