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5 08: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
1.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在这里,他们把“义”看作
A.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 个人的道德修养标准
C. 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D. 现实问题的解决途径
2. 自元代始,对妇女“节烈”表彰形成正式制度口明朝以后,对妇女“贞节”的提倡发展到登峰造极之地步。这一现象
A. 反映家庭矛盾日趋尖锐 B. 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C. 是主流思想发展的结果 D. 表明妇女地位不断提高
3. 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独具个性,说自己年轻时就像狗一样,因为“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其用意是
A. 反对摹古文风 B. 抨击理学“去人欲”
C. 反对礼教虚伪 D. 强调个人思想独立
4. 《世说巧艺》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这个里头。材料表明,顾恺之作画追求
A. 以形写神 B. 抒情写意 C. 画面构图 D. 意境深远
5. 1956年.关于“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周恩来提出“必须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所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据此可知,这个规划的方针是
A 自力更生,迎头赶上 B. 以任务带科学
C. “打基础,抓两头” D. 侧重理论研究
6. 据美索不达米亚人对事物起源的解释,人类是主神特地创造出来、为诸神建造庙宇和奉献祭品的。而希腊人认为他们的神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神也是生出来的,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在此基础上,古希腊产生了
A. 民主思想 B. 理性主义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
7. “他们相信自己的创造力,不相信神赐的力量;他们强调人生不应该消极遁世,而应该积极进取;他们主张人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去从事创造,人的高贵不决定于家世门第,而决定于自己的‘业绩’”。这一思潮开始出现于
A. 古代希腊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8. “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斯特拉斯堡的市民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教堂大门卜。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推动各阶层团结一致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国家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9. 卢梭认为,“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以下思想中,为人民打破“桎梏”作出理论准备的是
A. 天赋人权 B. 分权制衡 C. 人民主权 D. 个人自由
10. 当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在微观世界失灵时,一位科学家的发现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极大地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他是
A. 伽利略 B. 莱布尼茨 C. 普朗克 D. 爱因斯坦
11.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提到,“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他极其有力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因为他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植物和动物.因而也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万年的发展过程的产物。”在这里,恩格斯赞扬的是
A. 林耐 B. 拉马克 C. 达尔文 D. 赫胥黎
12. 《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材料中“这个时期”应该是
A. 18世纪前期 B. 19世纪前期
C. 19世纪后期 D. 20世纪前期
13.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其中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一描写可以帮助理解
A. 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 B.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C. “理性王国”的彻底破灭 D. 现实主义文学的缘起
14. 某一画派“绘画最突出视觉革命就是抛弃了学院派绘画最为重视的固有色观念,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场色彩的革命”。这一画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政治的完善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自然科学的进步 D. 自由主义思潮盛行
15.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与这一创作精神一致的作品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6. 下表是中国近代5个历史时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流行词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流行词汇
年代1
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年代2
“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年代3
夷之长技、轮船、采矿、火器、立国之道
年代4
井冈山、土地、农村、“星星之火”
年代5
革命、共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分别提取有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以收藏丰富的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每天观众络绎不绝。以下是部分藏品。
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一份观后感。(要求主题突出,史实明确)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科学革命,通常指欧洲17世纪初期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其中尤其以天文学和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中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发展,为科学革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动力,如新大陆的发现就证明托勒密的地理学是错误的,远洋航行也需要更精确的航海测绘以及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和空气泵等新工具,这些需求成为科学研究的动力。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成立,专注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一些城市出现科学研究协会,形成了关注科技进展和实用发明的氛围。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牛顿的经典力学,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国度中一步步解放出来,也使人们从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维更加科学化。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据王顺义的《西方科技十二讲》及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欧洲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认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影响”的理由。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长篇写实小说。该作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小说梗概如下: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一名失去母亲的初生婴儿被教会收留,取名奥利弗。九岁时,奥利弗被先后送去工厂及棺材店做学徒,最终不堪忍受折磨.逃到伦敦。在饥寒交迫之时,奥利弗遇到了以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被迫成为一名扒手。期间被富有的布朗罗先生收留,但让小扒手发现又被带回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弗,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朗罗报信,后来,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弗才得以与亲人团聚。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史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解析版)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
1.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在这里,他们把“义”看作
A.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 个人的道德修养标准
C. 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D. 现实问题的解决途径
【答案】D
【解析】
【详解】诸子百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各种主张。题目中,孟子和韩非子所认为的“义”都体现“上下”等级上,是面对战国动荡局面,建立新政治秩序的主张,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D项正确;其他选项角度错误,排除。故选D。
2. 自元代始,对妇女“节烈”表彰形成正式制度口明朝以后,对妇女“贞节”的提倡发展到登峰造极之地步。这一现象
A. 反映家庭矛盾日趋尖锐 B. 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C. 是主流思想发展的结果 D. 表明妇女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代以来,宋明理学被确立为官方哲学,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3. 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独具个性,说自己年轻时就像狗一样,因为“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其用意是
A. 反对摹古文风 B. 抨击理学“去人欲”
C. 反对礼教虚伪 D. 强调个人思想独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李贽反对盲从孔子,主张思想独立,每个人对外界事物要有自己判断,不能人云亦云,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4. 《世说巧艺》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这个里头。材料表明,顾恺之作画追求
A. 以形写神 B. 抒情写意 C. 画面构图 D. 意境深远
【答案】A
【解析】
【详解】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据材料中“传神”等信息,可得出A项正确;文人画强调人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B项错误;山水画讲究布局构图、意境深远,CD两项错误。
5. 1956年.关于“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周恩来提出“必须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所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据此可知,这个规划的方针是
A 自力更生,迎头赶上 B. 以任务带科学
C. “打基础,抓两头” D. 侧重理论研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按照可能和需要”等信息得知,“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是把现实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带动各学科自身发展,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6. 据美索不达米亚人对事物起源的解释,人类是主神特地创造出来、为诸神建造庙宇和奉献祭品的。而希腊人认为他们的神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神也是生出来的,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在此基础上,古希腊产生了
A. 民主思想 B. 理性主义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因此材料“希腊人认为他们的神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体现的是人文主义,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D。
7. “他们相信自己的创造力,不相信神赐的力量;他们强调人生不应该消极遁世,而应该积极进取;他们主张人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去从事创造,人的高贵不决定于家世门第,而决定于自己的‘业绩’”。这一思潮开始出现于
A. 古代希腊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他们强调人生不应该消极遁世,而应该积极进取”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主张追求美好的现世生活,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B正确;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处于萌芽时期,与材料无关,A排除;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的权威,C排除;启蒙运动构想的是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D排除。故选B。
8. “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斯特拉斯堡的市民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教堂大门卜。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推动各阶层团结一致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国家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响应改革、反对教会的有“农民”“平民”“市民”“人文主义者”“贵族”,体现了社会基础的广泛性,答案为D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9. 卢梭认为,“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以下思想中,为人民打破“桎梏”作出理论准备的是
A. 天赋人权 B. 分权制衡 C. 人民主权 D. 个人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政府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于暴力推翻它,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0. 当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在微观世界失灵时,一位科学家的发现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极大地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他是
A. 伽利略 B. 莱布尼茨 C. 普朗克 D. 爱因斯坦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朗克的量子论使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深入到微观领域,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1.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提到,“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他极其有力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因为他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植物和动物.因而也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万年的发展过程的产物。”在这里,恩格斯赞扬的是
A. 林耐 B. 拉马克 C. 达尔文 D. 赫胥黎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生物进化论》,论证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的物种四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C正确;林耐将动物、植物分为的通用层次确定为纲、目、属、种四级,A排除;拉马克肯定的是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B排除;赫胥黎使“人猿同祖”的理论得到确立,D排除。故选C。
12. 《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材料中“这个时期”应该是
A. 18世纪前期 B. 19世纪前期
C. 19世纪后期 D. 20世纪前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19世纪后期,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材料反映是正是这一特点,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3.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其中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一描写可以帮助理解
A. 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 B.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C. “理性王国”的彻底破灭 D. 现实主义文学的缘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浪漫主义背景之一是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世界处于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产生剧烈反差,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4. 某一画派“绘画最突出视觉革命就是抛弃了学院派绘画最为重视的固有色观念,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场色彩的革命”。这一画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政治的完善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自然科学的进步 D. 自由主义思潮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是对印象画派的描述,这一画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光和色有了新的认识,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5.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与这一创作精神一致的作品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怀疑”“离奇别致”等信息,可知描述的是现代主义。A项属于古典主义,B项属于现实主义,C项属于印象派,D项是现代主义中的立体派。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6. 下表是中国近代5个历史时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流行词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流行词汇
年代1
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年代2
“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年代3
夷之长技、轮船、采矿、火器、立国之道
年代4
井冈山、土地、农村、“星星之火”
年代5
革命、共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分别提取有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答案】年代1:十七世纪九十年代,维新思想走向成熟,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年代2:第二个十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年代3: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科技,推动洋务运动。年代4: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率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总结经验,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年代5:第一个十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革命思潮,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成立同盟会,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中“年代1”、“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兴民权,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政体,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中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第一人,打着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故年代1为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根据表格“年代2”,“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宣传“德先生”即民主,“赛先生”即科学,新文化运动中还批判了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儒家思想,即“打倒孔家店”,故年代2为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根据表格“年代3”、“夷之长技”、“轮船”、“采矿”、“火器”、“立国之道”,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了近代轮船、采矿业,故年代3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根据表格中“年代4”、“井冈山”、“土地”、“农村”、“星星之火”,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点燃了“星星之火”,故年代4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根据表格中“年代5”、“革命”、“共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目标,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年代5为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以收藏丰富的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每天观众络绎不绝。以下是部分藏品。
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一份观后感。(要求主题突出,史实明确)
【答案】主题: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史实:结合图片简要叙述3个阶段人文主义的表现,写出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总结:人文精神的三次演进,也是西方思想史的三次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从材料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分别反映的是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关于阐释需要结合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表现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科学革命,通常指欧洲17世纪初期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其中尤其以天文学和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中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发展,为科学革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动力,如新大陆的发现就证明托勒密的地理学是错误的,远洋航行也需要更精确的航海测绘以及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和空气泵等新工具,这些需求成为科学研究的动力。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成立,专注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一些城市出现科学研究协会,形成了关注科技进展和实用发明的氛围。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牛顿的经典力学,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国度中一步步解放出来,也使人们从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维更加科学化。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据王顺义的《西方科技十二讲》及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欧洲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认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影响”的理由。
【答案】(1)原因:人文主义兴起和发展;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国家的重视;教育的发展;浓厚的学术氛围。
(2)理由: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理性思维的传播,促成了启蒙运动的发生;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中世纪欧洲大学教育发展,为科学革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可归纳出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文艺复兴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可归纳出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根据材料“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动力”可归纳出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成立,专注于自然科学”可归纳出国家的重视;根据材料“形成了关注科技进展和实用发明的氛围”可归纳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2)理由:根据材料“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国度中一步步解放出来,也使人们从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维更加科学化”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理性思维的传播,促成了启蒙运动的发生;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长篇写实小说。该作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小说梗概如下: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一名失去母亲的初生婴儿被教会收留,取名奥利弗。九岁时,奥利弗被先后送去工厂及棺材店做学徒,最终不堪忍受折磨.逃到伦敦。在饥寒交迫之时,奥利弗遇到了以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被迫成为一名扒手。期间被富有的布朗罗先生收留,但让小扒手发现又被带回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弗,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朗罗报信,后来,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弗才得以与亲人团聚。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史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
情节:奥利弗9岁时作学徒;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
历史现象:工业革命。
概述和评价: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社会矛盾尖锐,如童工现象、城市环境污染,下层人民生活困难,甚至以偷盗为职业。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和批判,剖析社会问题本质。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第一小问情节,依据材料“九岁时,奥利弗被先后送去工厂及棺材店做学徒,最终不堪忍受折磨,逃到伦敦”可归纳出奥利弗9岁时作学徒;“奥利弗遇到了以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被迫成为一名扒手”可归纳出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第二小问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第三小问的概述和评价,需要从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