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历史(文科)
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28分)
(错别字不得分,2分
西周的统治秩序(或者: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2分)
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错别字不得分,6分)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挑战教皇权威、理性主义。(错别字不得分,6分)
争:维新变法运动
错别字不得分,4分)
(4)主要思想:天赋人权;民主、科
权分立思想;社会契约论;人民
权说:法律面前
答对4个,即可得满分
分)
22.(12分)示例
题:春秋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阐述:春秋战国
国
主要
有政治内涵的地理名词:春秋战国时期
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推动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周的文化和礼仪随之拓展:在这一过程
儒家积极
德教化,突出政
子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克已复
主张“天下定
并实施仁政等,都
素的以文化为核
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具有非
文化内涵
绕论点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论证
要求史论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的“中国
天子居住之地,后来扩大到黄河
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范围扩大:汉唐时期涵盖范
又有所伸张,包括东
大
达大漠的广阔领域;元明清时期,文化意义上的
在华夏大地流传开来
近代为国际礻
从而能得
点,即不同时期的
具有
含义
限。提岀论点后根据分析联系所学,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论
做到史
论结
(参照开放性试题评分:5分,9分,12分2020一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7.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C.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企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业.如: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
B.清朝官员经营管迎
意事项
A.采用机器生产
D.资金雄厚发展迅速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C.政府投资兴办
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
9.19世纪末,在学习西方的历程中,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要求改革封建专制
干净后,再远涂。
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其代表人物是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0.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案涧里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
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A.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
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
1.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
11.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新中国下列
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外交原则、方针及政策最能体现该理念的是
A.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家国一体
A.“一边倒”方针
B.“另起炉灶”方针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王位世袭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政策
2.汉朝以前,端午节习俗主题为祈福禳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
1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讲:“邓小平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改革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
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
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
A.元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
无相似之处。材料表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是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C.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3.“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13.与儒学化的大一-统的汉朝相比,同期罗马行省自洽权大,民族形态多样,然面其不断成
据此可知,当时
熟的罗马法却通行于全国,推动罗马帝国的形成。这种对比说明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已开始传入中国
A.两国的治埋方式存在差异
B.罗马法是帝国形成的关键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C.罗马的统一程度低于汉朝
D.国家洽理方式有优劣之分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4.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于使用。唐代以
14.与希腊诸城邦不同,罗马公民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安东尼努斯
来耕牛和牛耕具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该变化受益于唐代
颁行了著名的“卡拉卡拉敕令”,规定凡是居住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的自由人全部享有
A.耦犁普及到长江流域
B.筒车用于农业灌溉
罗马公民权。这一敕令旨在
C.耕犁技术进一步发展
D.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A.扩张罗马帝国的统治范闱
B适应民主制度的发展需要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
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D.使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
歌的风格是
15.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6.如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喷冰人清。曾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将移人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溥
趣。该画属于
16.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者引用孔子的一句格言来宣扬“白中是属丁听有的人做一切不损
A.风俗画
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这句格言应该是
B.文人画
A.道不同不相为谋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山水画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物画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全卷共4页